“黄河宁,天下平”。2024年9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时,他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
相传共工氏之后代能平九土,鲧治洪水九载绩用弗成,禹平水土十三载乃成……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面对堪称治理难度之首的黄河,诚如明代吴山、刘隅合编之《治河通考》所言,“自汉以来,知议之,能行之,勇力之,腐舌刮齿,焦心锁骨”。
治黄与治国的关系重大,黄河治理充满着技术智慧、工程智慧、经济智慧、哲学智慧乃至政治智慧,集中国智慧之大成。
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黄河问题最能考验中国治水的大成智慧。黄河治理大成智慧,是历朝历代在黄河治理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基本经验、基本共识及其文化精神的光辉结晶,核心就是按照黄河自然本性来寻找最合理的治理方略、举措和途径,实现治理者、操作者、工程、技术对象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整体和谐。黄河治理大成智慧弥足珍贵,值得再挖掘、再认识、再彰显、再弘扬。
治河、治人、治国融通共振
世界上大江大河的治理状况最能反映一个当事国家治理能力高低和综合国力强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治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治国先治水”“黄河宁,天下平”“国运盛则河运兴”的思想贯穿其中;中华民族与黄河结缘深厚,逐步构建形成了治河与治国融通共振的治理体系。
尧舜禹时期,黄河治理是最高决策层的头等要务。大禹治水,以安天下、利天下为己任,“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大禹治水在解黎民于水火的同时促进了民族的统一和国家的形成。凡属有作为的朝代,治水与治国的融通联动,逐渐呈现出一种政治自觉和理性自知。
从治国之道的政治高度讲治水,从治水之道的理论深度讲治国,管仲在与齐桓公谈论治理国家原则和路径时首先立论:“故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桓公问何为五害?管仲对曰:“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一害也;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五害已除,人乃可治。”五害为水、旱、风雾雹霜、瘟疫、虫,其中以水害为最大。除五害则国家可治。管仲这一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自秦汉起水利成为公共事业,上自朝廷,下至州县地方政府,水利都是主要政务。
历代有作为的君王、决策上层和民族精英,对于黄河安危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众祸福均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并把黄河治理视为头等大事。汉武帝曾亲临瓠子口治河现场,率群臣参与黄河治理,以安邦济民。古往今来,黄河治理在国家层面、流域层面和地方层面,反复做出制度性安排与政策调整。
治黄是浩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治水”的自然科学与技术,也离不开“治人”的社会科学与管理。
纵观历史,成功的治黄案例无一不是“ 治水”与“治人” 两手发力的结果。但因个别执政者的错误认知、行为或一己之私导致治黄失败的情况,在历史上亦时有发生。
汉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改道南流,十六郡遭严重水灾,时任丞相田蚡因封邑鄃(今山东平原)在旧河道以北,没有受到水灾,就力阻治理,使治黄工作停止二十年之久,遗害甚重。
又比如,有明一代,治黄保运却不能惊扰皇帝祖陵,致使治河通运变得十分棘手。当时治黄多使用分流的方法来减轻洪水的威胁,同时为了保护皇帝祖陵,只修筑加固皇帝祖陵所在一岸的大堤,任凭河水向别处泛滥,导致河患愈演愈烈。
新中国成立后,对黄河治理史无前例地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毛主席视察黄河,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伟大号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主持召开了三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出“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的时代强音。
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治理已经由此跨入了一个“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崭新阶段,人水关系已经由此发生了里程碑式的深刻改变。
系统规划与把握重点的行动方略
中国先民认为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是按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系统,因此在一个整体协同的范围内考虑和规划问题,可以达到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效能的持续发挥。
中国古代的治水规划中也有大量系统思维的理念。我们的先民在大量直观观察的基础上,注意到了江河与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治水过程从规划到施工大多极为重视整体性、综合性的考虑,既系统规划又把握重点,从而实现治水效益的最大化。
明清时期,黄河和淮河二渎归一,东流入海,而明清两代的运河在徐州段附近由于缺水,不得已借用黄河作为运道部分,所以此段黄、淮、运问题重叠、错综复杂。在处理安流、保运与民生的关系时,本时期的治水者没有就事论事,而是系统规划,力图既兼顾全面,又把握重点。
明代万历时期潘季驯治水时,首先把黄、淮、运联系在一起综合考虑,他提出“治水之法,当观其全”之说。清代康熙年间的河道总督靳辅也有“治河之道,必当审其全局”的思想。他们反对以前单纯消极分流、抑淮保运的错误做法,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着重于清口和高家堰的整治,力求以此带动和促进其他矛盾的解决。
正如靳辅的高级幕僚陈潢所言:“有全体之势,有一节之势。论全体之势贯彻始终,见责周远近。宁损小以图大,毋拯一方而误全局;寒忍暂而谋之,毋利一时遗虑于他年。”
他们对黄、淮、运这个庞大的动态系统的规划、施工都体现了传统哲学系统思维中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把握住“淮清河浊,淮弱河强”的特点,实施“蓄清刷黄、束水攻沙”之法,一方面修筑清浦以东至柳浦湾堤防、归仁堤等不使黄水南侵;另一方面,大筑高家堰,蓄全淮之水于洪泽湖内,抬高水位,使淮水全出清口,以敌黄强。从而实现诸问题的全面解决,达到“使黄淮力全,涓滴悉趋于海,则力强且专,下流之积沙自去,海不浚而辟,河不挑而深,所谓固堤即以导河,导河即以浚海也”。
“尊古不卑今”“竞今不疏古”的科学精神
“尊古卑今”和“竞今疏古”,最早出自庄子批评“尊古卑今”和刘勰批评“竞今疏古”两种不良风气时的用语。这两种不良风气是在古今关系问题上两种极端的倾向,前者只要继承不要创新,而后者一味追新,忽略了继承。
人们常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黄河治理大成智慧的重要体现。大禹治水汲取前人治水的成败教训,在“疏”与“堵”之中选择了“疏”,并使之上升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明代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更是把新科学新技术应用到了黄河的治理之中。
其实,真正的科学精神应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尊古不卑今,竞今不疏古”。在黄河治理发展史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处理好古今的关系。这里的“古”指的是前人的治黄理论、实践经验、历史文献等。“今”指的是注重实践,正视当下的事实与旧有理论的矛盾,敢于突破旧有理论的框架,将科学推向前进。
明代大臣邵宝在《治河论》中,就提出过“万世言治水者必曰禹治水,而不法禹,可乎?”的问题,“如此今之治水也,其去禹也远矣。而所空之地,乃狭于禹所处之势,乃难于禹所求之效,乃大于禹欲其成功,不亦难乎?”
他认为,治理黄河“譬之医者”,无论是在态度上抑或方法上都必须根据实际变化情况来对待。因为“今河之为患如一人之身而具百病者也,朝轻而夕重,表减而里加,虽有卢扁不能使之全愈也。故必得良医师坐守其侧,切脉观色,听其声音,察其寒热,究其病之所由起,尽心力救之”。此其一。其二,还应该“取古之方随其缓急先后而用之……故如漕渠急则张秋等坝所当先筑,而疏故道塞新决分流诸派次焉。然故道若高则不必于必疏,新流若下则不必于必塞。其间泛出傍溢,或用疏法,或用塞法,以水治水吾无容心”。
清代陈文述在其《治水一篇夜坐澹园池上作》一诗中反映了他的治水策略,所谓“治水如治病,症必探其源。治水如治兵,局必筹其全。虑患在事后,决策在事前……”他认为治水当重预防,有的放矢,须宏观统筹,依据天时、地利灵活治理,而非照搬古方抑或凭恃权位独断专行。这首诗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治水的大思路,今天看来依然很有见地。
古代有谚语称:“圣人出,黄河清。”纵观历史,所谓“黄河清”并不是指总长五千四百多公里的黄河都变清澈。其实平时黄河也仅有中下游是浑浊的。故而某段原本浑浊的河水变清,就被古人算作“黄河清”。
然而,历史的现实却证明,这样的俗谚只是古代劳苦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想象。比如,北宋靖康之难发生的年份就出现过“黄河清”;隋末王世充称帝,还曾伪称黄河水清。在这些时期,百姓看不到什么“圣人出”,相反却灾祸连连。
除了有“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还有一些古人认为,“黄河清”预示着大变局的到来。东汉桓帝时期,统治昏庸、社会动荡。桓帝延熹年间,黄河在丰水期出现了水清的情况。方士襄楷借此现象上疏警示道,黄河天生就是浑浊的,突然变清是反常现象,表明将会天下大乱,诸侯们要自立为王。此后,朝纲祸乱,民怨沸腾,揭开了汉末大乱的序幕。
很长时间里,黄河和人的关系、治黄陷入在这些唯心主义之中。事实上,事物自有客观规律。从马克思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历史上发生的“黄河清”有时出现在和平安稳时期,有时伴随王朝更替,有时伴随灾害,根本不足以预示某些征兆。
相反,一代代治黄人奋斗在第一线,最终凝结出朴素的科学精神,薪火相传。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代代相继,不断探索治河之道,不断地改变着黄河乃至改变着中国,孕育形成了一束束治黄治国治世的“智慧之光”。当然,对此,我们完全可以从不同视角予以总结概括,如“以事治水”与“以道治水”的递进升华、“治源”与“治流”的统筹并治等等。鉴古才能知今,继往方可开来,我们应当从源远流长的治黄理论与实践中汲取丰富的“中国大成智慧”。
(本文作者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黄河文化研究会会长)
视觉 I 曾丽
编辑 I 曾那迦
审核 I 王巧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