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微博截图
18岁的桐桐(化名)趁着国庆放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邻近的城市旅了个游!
国庆节凌晨,一家人来到了中央广场等待着早晨的升旗仪式。
等到仪式即将开始的时候,大片人群突然涌进了广场中间,一家人突然被人群冲散了。
一夜没眠的桐桐迷迷糊糊的站在原地,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找不到爸爸妈妈了!
突然间,一阵莫名的恐惧涌上心头,很快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脑子一片空白,全身冒着冷汗,耳朵里一阵“嗡——”的声音,好像立刻要倒下。
虽然,潜意识里一直对自己说“冷静,冷静,可以打电话给爸爸妈妈”,但是紧握手机的手像被控制住了一样动弹不得。
过程持续了十几分钟,直到听见了爸爸妈妈大声地呼喊,才缓过神来,像做了一场梦!
回来后,桐桐便立刻找到了赵业华主任。
桐桐和赵主任说,那一刻脑海里闪现的是5岁那年和爸爸妈妈在广场走丢的场面。
之前也会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在商场里突然和失忆一样,会莫名其妙的恍惚,感觉自己被朋友丢在了商场;在空旷的车站赶车,会有种奇怪的念头:赶不上车,“被车抛弃在这个地方”。
自己在公共场合也会习惯性的牵着别人一起,很少会自己一个人出门...
听完桐桐的表述,赵主任诊断桐桐患上了『广场恐惧症』。
广场恐惧症是一种常见场所恐惧症,指对公开场所或拥挤环境产生强烈恐惧,害怕自己无法逃离或在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帮助。
桐桐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其实,广场恐惧症早在19世纪末就被西方心理学家提出。
1871 年由德国心理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奥托·韦斯特法尔在他的文章中用德语创造了“广场恐惧症”一词。
广场恐惧症并不是只会在广场上感到恐惧,患有这种障碍的孩子,他们可能会在拥挤的人群中,或者剧院、商场、车站等公共场合感到恐慌,被困,无助...
这种恐惧障碍可起病于儿童期,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发病率达到顶峰。
每一年大约1.7%的青少年和成人诊断为广场恐惧障碍,并且女性患病概率是男性的2倍!
现代行为学理论认为场所恐惧症常起源于自发的惊恐发作并与相应的环境偶联,并形成条件反射,产生期待性焦虑和回避行为,症状的持续和泛化导致孩子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产生焦虑。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在小时候受到过心理创伤,在成长过程中与一些环境产生联想,从而出现了害怕的心理,并且越紧张这种害怕发生,就越焦虑,随之造成了明显的躯体化症状!
虽然时间回不去了,已经无法阻止过去事情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克服这种障碍!
1 认知行为疗法(CBT)
认知行为疗法是广场恐惧症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主要是帮助自己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反应,从而减轻恐惧和焦虑。
我们可以求助家长,让家长尝试引导自己面对和接受恐惧情境,比如和自己讲讲广场的周边有些什么我们熟悉的东西,让我们逐渐减少对恐惧的回避,增强我们对情境的适应能力和自信心。
2暴露疗法
不妨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我们害怕的场所,自己尝试慢慢的走进场所中央,并告诉自己,爸爸妈妈会一直陪着我,不会走远,让我们可以安心的熟悉环境。
当然,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从想象恐惧情境开始,逐渐过渡到实际面对恐惧情境。
△图源|内部图片,请勿转载
3支持性心理治疗
如果我们出现的症状较为严重,应该及时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医院,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专业人士会通过心理教育、倾听、支持等方式,并配合药物治疗,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性质,减少焦虑和回避行为。
4生活方式的调整
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担忧和恐惧,也不要“自己吓自己”!感到恐惧的时候,深呼吸、冥想,这都可以缓解焦虑情绪。
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避免自己在精神上受到创伤或过大的压力,以免加重症状。
和父母多聊一聊,告诉自己,父母会一直陪在我们身边,这可以增强我们内心对于恐惧的应对能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