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城西20多公里的金陵寺古老而神秘,其境内的熊耳晚霞为世人称道,清代就被列入商州“八景十观”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值得记忆和传颂。
熊耳晚霞美名扬
熊耳山,自秦岭分支东迤,曰漆子岭,又东曰馒头山,一名鸡头山。至金陵寺北,曰熊耳山,高一七六九公尺,为“商州八景”之一。
康熙四年(1665)商州知州王廷伊在《续修商志》中这样描写熊耳晚霞,熊耳山,州西五十里。两峰对峙,插汉凌霄,每羲驭西沉,见霞光高映,如洪炉方炽,万壑皆明;又如蜀锦初张,千岩俱丽。骚人韵士临风远眺,有天际真人之想。随文附有官至江南按察使,时任抚治商洛道许宸抒发对熊耳晚霞感怀的诗句:
羲落虞渊度晚风,
遥岑西望刺长空。
苍崖炫出千条紫,
翠壁拖来万缕红。
锦幂佛头光烂漫,
绣含仙掌色昭融。
应知薄暮金天冷,
故敞洪炉煅赤熊。
如今更是成为市民关注地、游人观光地、摄影必到地、网红打卡地。走在商州城区丹江立交桥以东的商鞅大道、江滨大道,彩虹桥、刘湾大桥及以东城区均能领略熊耳晚霞的风采。环城北路与香菊路交汇点、金凤山公园是观赏熊耳晚霞最佳之地。
宋代开始采掘的煤矿
历代史志资料中记载,熊耳山煤系,地层直覆于五台系灰绿片岩与大理岩之上,由火成岩侵入而成。熊耳山之主峰山势峻峭,隔煤层为南北两部,成零乱之窠状矿床。煤质为烟煤,燃烧经验较构峪佳。煤层厚为一公尺,宽三百公尺,长约一千公尺。商州西南诸山皆产煤,而煤质极佳、产量最多即显神寨、熊耳山附近一带之煤可以铸铁。居民取之,多用以燃料。显神寨产煤颇丰,西窑炭厂即在其麓。
宋绍圣四年(1097),在熊耳山发现煤炭并采掘利用。明清开采甚旺,至民国初年为水所淹,炭不能出。民国20年(1931),实业部批准李明义等开采上秦川、熊耳山、寨坡等地的烟煤。1955年建成商县熊耳山煤矿,现已废弃。
明朝那些事儿之金陵寺
元末战乱,民不聊生,至正(1341—1368)年间,安徽淮河一带旱蝗连年,百姓饿死倒毙者十之五六。凤阳农家子弟朱元璋的父母兄长半月内相继死去,家破人亡,只好投靠皇觉寺的叔父。然而乱世大灾,皇觉寺被灾民吃得水断粮绝,寺僧随之云流星散,叔侄二人云游乞讨。三年之后,叔父把侄儿又送到皇觉寺栖身,自己到了商州上秦川,见一古庙没于荒草,虽久经旷废,却场地俨然,遂披荆斩棘,除茅结寺,焚香洁戒,修举废坠。这个苦僧就是朱元璋的叔父定慧禅 师。定慧禅师崇尚俭朴,热衷民间公益,修官道,筑河堤,插风柳,栽柏树,挖水井。十七年后,投奔郭子兴的朱元璋做了皇帝,遂号令天下人寻找叔父,让其到金 陵(南京)享荣华富贵,但叔父不允,只得同意仍在上秦川做主持,朱元璋亲题“金陵古刹”匾额,撰一对联“长空天镜佛陀自在大乘车,高台白云香露永存密宗盘”,并题一牌位“如朕亲临”,字迹端庄古拙,赫然耀目,州官县令遇见均磕头参拜;御赐很多土地为庙产,兼理农耕,一时香火复兴,金陵寺声名远播。
明崇祯十一年(1638),李自成义军于潼关南原与明三边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作战失利,率刘宗敏等十八骑突围退居商洛山中,在商州的熊耳山、马蓝峪一带招兵买马,重整军队,先后驻扎在熊耳山北侧的“显神寨”和麻街岭东段“鼎龙寨”(后人称“闯王寨”),明朝廷闻讯调重兵围剿。一次官军将李自成重重围困于“显神寨”数十日,久攻不破,便采取困而歼之之术。义军在万分危急,即将弹尽粮绝的困境下,军师向李自成献计,用白米饭和北瓜菜将军营一狗喂饱杀死,从悬岩掀下山坡,狗被摔得皮开胃烂,饭菜撒了一地,官军一看,好家伙!李营给狗都吃的这么好,说明粮菜是充足的,感到困歼无望,认为他们人少,也闹不起大事,于是退兵还朝。李自成趁机撤离“显神寨”,转战于商州军岭川、州城和商南富水金钟山等地,并取富水王家楼王氏女为妻,后生一子,遂将“金钟山”改名“生龙寨”。转战期间,李自成于清油河巧收了民间武艺高强、行侠丈义的李三蛮(三思、三靠、三让)为部将,如虎添翼,操戈秣马、养精蓄锐,于崇祯十三年(1640)东出河南,转战中原,最后消灭了明王朝。
手工业繁荣景象
煤是工业的粮食,煤矿的发现采掘为金陵寺历史上的手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了产业链。先后办起了石灰窑、制陶窑,因生产有石灰,又发展起了造纸和印染等。
石灰用途甚广。石灰窑的兴办,生产出的石灰为纸厂、染房打靛及建筑提供了必需之品。史料记载,石灰窑南、北山俱有,上秦乡之正创沟等处所产质量最佳。上秦川房家店有草纸厂,原料即稻草,以石灰水浸透,碾绒晒干,再入水槽用纸簾捞取,粗细两种出品。但产无多,不敷本县各处需用,运销他处者盖鲜。同时,石灰的生产为全区造纸业提供了原料,南秦川、构峪、红门河等地相继办起了造纸厂或手工作坊。
清乾隆年间,南秦川苏、罗两户人家开始用构穰加石灰水的方法制造抄纸出售。道光年间,南秦川张超造纸作坊以构树皮做原料造纸,色白质细,韧性极强,做包装、定账薄或用于裱糊都以结实耐用受宠。由于吸水性能好,习字练画更为得心应手,因质量高、用途广,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销路也越来越广,远销西安、临潼、甘肃等地。一度南秦川的纸坊户由原来的16家的16个瀚发展到房湾、张湾、王塬、柏朵山等地300多个瀚。当时流传着两个民谣:“南秦川,十里窎,房屋修的像爷庙,石灰搪墙实在漂。”“有女嫁给南秦川,不愁吃来不愁穿,纸坊就是钱串串。”抗日战争时期,西安一些报社要求南秦川设法尽快生产出适应印报的纸张,以满足急需。改良后,制出具有抗水性能,可写钢笔字,适应铅印的印报纸张,还制出与宣纸相似,宜书宜画的“厚褙纸”。纸张品种不断增多,质量大大提高,销路更为广阔,南秦川纸坊随之发展到400多个。
清代开始有印染业,具有代表性的是“万年青”,上秦川杨口村杨建成为创始人。先是用土靛加石灰水入布成色,后来改良为石灰、豆粉和水调浆印染。
瓷窑,普通称“瓮窑”。清康熙年间,州西南显神庙有东西二窑,烧制缸、瓮、盆、罐、盏等,统名“商瓷”。于浸坡上顺势掘壕,由上而下节节装瓮,依次烧火,不若他窑之一火门也。县境仅熊耳山及资峪沟两处。所造有瓮、缸、盆、罐等类。夏季做坯,冬季始烧,其釉以锡为要素。……熊耳山下所造品质稍逊,而轻薄易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