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张怀江老师题写刊名
【作家名片】
胡贤丽,湖北省枣阳市人,原枣阳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现枣阳市财政局退休干部,《首都文学》签约作家/诗人。生活中低调慈善,阳光包容,爱读书、爱声乐、爱摄影、爱优雅等,闲暇之余与文字为伴,偶有文章发表在相关媒介。
江西婺源行
(二)篁岭晒秋美
【 散记 】
【编者按】
《江西婺源行(二)篁岭晒秋美》宛如一幅细腻的长卷,徐徐展开了篁岭在深秋初冬时节的绝美风姿。作者以细腻的文笔,引领我们踏入这隐匿于尘世之外的世外桃源。从晨曦薄雾中篁岭初现,到索道上俯瞰的壮丽全景;从村口广场的古朴牌坊与忙碌村民,到天街晒秋的五彩斑斓,每一处景致皆饱含深情与诗意。那老柿子树传递着美好祈愿,晒工坊展现晒秋智慧与变迁,观景台上的震撼全景与心灵触动,还有花溪水街的清新灵动,以及古街茶馆的悠然韵味,共同勾勒出篁岭独特的魅力轮廓。篁岭晒秋不仅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视觉盛宴,更是农耕文化传承的生动见证,它承载着村民的情感与期许,让每一位读者仿若置身其中,感受那宁静美好与心灵洗礼,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实乃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带我们领略了篁岭那穿越时光的无尽韵致。
深秋与初冬交替之际,大地仿若被大自然用最绚丽的色彩精心描绘,呈现出最为迷人的景致。就在这样的季节里,我怀揣着对婺源那片土地的无限憧憬,开启了期待已久的旅程。婺源,那片被赞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地方~篁岭,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尤其是它独特的晒秋——这一非遗物质文化景观,像一块磁石般深深吸引着我,让我对此次出行充满了无尽的遐想与期待。
晨曦初露,当那第一缕阳光宛如金色的丝线,轻轻穿透笼罩在篁岭上空的薄雾,这座隐匿于尘世之外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悬崖上古老村落,便缓缓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踏入这片土地,仿佛瞬间踏入了一幅经岁月之手细细雕琢、韵味无穷的山水画卷。这里的山峦,虽没有雄伟险峻的气势,却以其秀雅的姿态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溪流也并不深邃浩渺,清澈见底的水流潺潺而过,似在低吟着古老的歌谣。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顺着山势巧妙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那洁白的墙壁与青黛色的屋瓦相互映衬,于无声中散发着一种淡雅宁静的气息,让人的心也随之沉静下来。深秋的清晨,凉风习习,轻轻拂过面庞,带来丝丝凉意。山间缭绕的雾气,如一层薄如蝉翼的轻纱,温柔地披在这个古老村落的肩头,赋予它一种神秘而迷人的风姿,宛如仙境中的琼楼玉宇,让人不禁沉醉其中,如痴如醉。在这般陶醉的心境里,不知不觉间,我们已踱步至篁岭索道站的入口。
踏入缓缓上升的索道缆车,从空中俯瞰,又是另一番别具一格的美景映入眼帘。脚下,层层叠叠的梯田如同一级级通往天际的金色阶梯,与那高低错落、布局精巧的徽派建筑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巧夺天工的田园盛景图。远处,山峦在云雾的缭绕中若隐若现,恰似一幅水墨画卷中那淡墨晕染的朦胧背景,如梦如幻,恍若仙境一般。清晨山间独有的清新空气与宁静氛围,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心田,令人心旷神怡,所有的烦恼与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随着缆车高度的逐渐攀升,眼前的视野愈发开阔,景色也变得愈加壮丽恢宏,仿佛一幅巨大的、流动着的山水画卷,正徐徐在眼前铺展开来,那无尽的美景让人为之惊叹,深深折服。
缆车落地,我们来到篁岭村口广场。广场中央,一座古老而庄重的牌坊静静矗立,它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长者,默默诉说着篁岭数百年来那悠久的历史变迁与深厚凝重的文化底蕴。广场上,几位村民正忙碌而有序地整理着刚刚从田间辛勤采摘回来的各类农作物,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自豪的笑容,那笑容如同秋日里最灿烂的阳光,质朴而真挚,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这片土地、对当下生活那份最纯粹、最炽热的热爱。
篁岭的晒秋景观可从天街和花溪水街这两条各具风情的风景街区尽情领略。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踏上那条通往古村天街的青石板路。天街,作为篁岭古村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晒秋这一独特景观最为集中、最为精彩的展示地。脚下,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蜿蜒曲折,仿佛一条历史的丝带,串联起往昔与今朝。街道两旁,徽派建筑错落林立,白墙黛瓦在岁月的洗礼下更显古朴厚重,那高高耸立的马头墙,似在昂首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荣耀,于古朴之中又隐隐透露出几分典雅与精致。沿着天街缓缓上行,最让人眼前一亮、移不开目光的,当属那无处不在、满是生活气息与艺术美感的晒秋场景。它不同于春日里繁花似锦的娇艳绚烂,也有别于夏日时绿意盎然的生机勃勃,篁岭的深秋,是大自然用最浓烈、最饱满的色彩精心绘制而成的丰收画卷,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依相偎的美好见证。瞧,天街两旁家家户户的古老屋顶上、阳台边、晒架间,甚至是那小小的窗台角落,都摇身一变,成了展示丰收成果的天然大舞台。辣椒那热烈的红、南瓜温暖的黄、玉米灿烂的金、花生质朴的褐、绿豆清新的绿、黄豆明亮的黄、芝麻小巧的黑、红薯沉稳的红、柿子诱人的橙……这些承载着农家一年辛勤汗水与殷切期盼的丰收果实,被一双双巧手精心挑选、悉心排列,组合成一幅幅形态各异、精美绝伦的图案,恰似一幅幅绚丽多彩、生动鲜活的油画,肆意地铺展在蓝天白云之下。红的似火般热烈奔放,黄的像金般耀眼夺目,绿的如翠玉般清新润泽,各种色彩相互交织、彼此辉映,这些果实于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共同构成了眼前这一幅幅美轮美奂、如梦如幻的晒秋画卷。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果实散发的清香,那是大地母亲馈赠的芬芳,是秋天独有的韵味,更是家的温馨与亲切的味道。村民们或悠然站立,或闲适而坐,手中轻轻握着竹篾,不时地翻动着晾晒的农作物,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微笑,那笑容里,有对生活的感恩与热爱,有对大自然慷慨馈赠的敬畏与敬重,更有世代传承、历久弥新的勤劳质朴与生活智慧。篁岭的秋天,仿佛一半沉浸在这充满烟火气息的尘世生活里,一半升腾于那如梦似幻的仙境云雾中。漫步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里,自己的心仿佛也被这斑斓的色彩所浸染,变得五彩斑斓起来。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仿佛在这一刻,能真切地听到每一颗果实那轻微而有力的心跳声,能细腻地感受到每一缕阳光洒落在身上的温暖与柔情。那些晾晒在阳光下的作物啊,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食物,更是村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许。他们用这种最质朴、最本真的方式,讲述着篁岭古老而动人的故事,传递着这片土地上那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生命力量与文化传承。
我们一行人继续沿着天街前行,一路上,最吸引眼球的当属那一棵棵苍劲古朴的老柿子树。它们宛如岁月的守望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满树金黄灿烂、饱满圆润的柿子,如同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篁岭秋天特意派遣而来的使者,用它们那沉甸甸的果实,向世人尽情展示着秋天的丰饶与美好,无声地传递着“柿柿如意”的美好祝福与祈愿。柿子树下,几位村民正悠闲地围坐在一起,愉快地聊着天,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他们的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回荡,与周围的美景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我不禁停下匆匆的脚步,静静地站在那里,用心欣赏着眼前这温馨动人的画面,深深地感受着篁岭人民那份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它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心田,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与惬意。
晒工坊,作为篁岭晒秋的标志性打卡观景点,无疑是深入了解篁岭晒秋文化精髓的绝佳之地。走进晒工坊,里面全方位展示了晒秋从采摘、挑选、晾晒直至储存的全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独具匠心的工具。每一个环节、每一件工具,都凝聚着篁岭人民世世代代的生活智慧与勤劳质朴的精神品质。从晒工坊的观景窗向外眺望,一幅平行展开的晒秋景象瞬间让人眼前一亮。金黄色的玉米、火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橙色的柿子……五彩斑斓的农作物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精心排列,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每家每户的屋顶、晒架之上,与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古朴典雅的徽派古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壮美、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图。在晒工坊的一个角落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正专注地忙着择辣椒。她那娴熟的手法,如同在演绎一场古老而神圣的仪式,眼神中透露出的专注与认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在老奶奶的热情邀请与耐心指导下,我们也兴致勃勃地尝试着择起了辣椒,亲身体验了一把晒秋劳作带来的独特乐趣。老奶奶微笑着告诉我,晒秋在篁岭这片土地上已经延续了数百年的历史。在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们收获的农作物无法及时运出销售,只能通过晾晒的方式将它们妥善保存,以便在漫长的冬季和青黄不接的时节维持生计和售卖。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旅游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篁岭独特的晒秋景观也逐渐被外界所知晓、所喜爱,成为了篁岭一张响当当的特色名片,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纷至沓来。而篁岭的村民们,也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通过晒秋这一传统农事活动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致富之路,让古老的晒秋习俗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老奶奶还热情地向我展示了如何用这些晒干的辣椒制作美味可口的辣椒酱。只见她将择好洗净的辣椒熟练地切碎,加入适量的盐、蒜瓣和生姜,然后仔细地搅拌均匀,再经过一段时间精心的腌制和晾晒,一罐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的辣椒酱便大功告成了。老奶奶笑着说,这辣椒酱可是篁岭人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常备调味品,无论是平日的家常便饭,还是招待远方来客的盛宴佳肴,它都是餐桌上的最佳美食伴侣。每一口品尝这辣椒酱,都仿佛能感受到篁岭人民那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以及他们对生活那份无限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们缓缓登上了篁岭最高处的晒秋观景台。站在这里,极目远眺,整个篁岭古村的全景尽收眼底,那层层叠叠、如诗如画的梯田与壮美绚丽、震撼人心的晒秋景观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美到极致的视觉盛宴。放眼望去,四周是晒秋所呈现出的五彩斑斓的丰收果实,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脚下,是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的徽派建筑,那青瓦白墙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若隐若现,恰似一幅淡墨山水画卷的背景,为眼前的美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空灵。此时此刻,我仿佛已经与篁岭这片神奇的土地融为一体,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来自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与无尽美好。我们五姐妹满怀喜悦与兴奋之情,迫不及待地走近那些丰收的果实,近距离地观赏着它们的色泽与形态,轻轻翻动、抚摸着,用手去感知它们的温度与质感,仿佛能够真切地触摸到大自然的脉搏跳动,感受到丰收果实的生命蓬勃活力。那一刻,我们似乎与这片土地、这些果实、这些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而神秘的联系,仿佛彼此之间心灵相通,能够读懂对方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故事。我们每人兴奋地托举着一个丰收的果实——南瓜,在这美丽的晒秋风景前合影打卡留念,将那喜悦宁静的笑容与这片如诗如画的晒秋美景一同定格在了这珍贵的瞬间,成为了我们此次篁岭之行最难忘的美好回忆。
在观景台上,一位正忙着晾晒农作物的村民热情地与我们攀谈起来。他告诉我们,篁岭晒秋,一年四季各有千秋,延绵有序,每一个季节都有着独特的韵味与魅力。而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篁岭的晒秋更是达到了一年中的巅峰状态,漫山遍野的农作物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被披上了一层七彩的霞光,闪耀着令人叹为观止的光芒,成为了篁岭一道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亮丽风景线。他还深有感触地说,晒秋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农事活动,它更是一种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传承数百年的文化瑰宝,是篁岭人民世世代代生活智慧与精神信仰的结晶。每年一度的晒秋文化节,更是将这一传统习俗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文化节期间,村民们都会穿上色彩鲜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地表演各种传统的民俗节目,如热闹非凡的舞龙舞狮、充满欢乐氛围的打年糕、散发着豆香的豆腐等等。这些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让每一位前来游览的游客在尽情欣赏篁岭美景的同时,也能够亲身感受到这里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领略到篁岭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晒秋,它承载着篁岭人民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与无限感激之情,也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炽热热爱与殷切期待与向往。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不知不觉间,正午的阳光已经悄然洒下。尽管心中满是不舍与留恋,但我们还是不得不依依惜别这令人陶醉的观景台。在返回时我们沿着花溪水街缓缓漫步,一路观景赏色。花溪水街,是篁岭古村除天街之外的又一条别具风情、引人瞩目的时尚商业街。与天街的古朴厚重不同,花溪街以其独特的鲜花与水流景观为特色,让人眼前一亮。街道两旁繁花似锦,各种各样的花卉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它们与街道中央潺潺流淌的清澈溪流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清新动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美景图。漫步在溪边的小路上,静静地聆听着那潺潺的流水声,仿佛在聆听大自然演奏的一曲美妙乐章。抬眼望去,周围是一片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景色,让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格外宁静与惬意,仿佛所有的尘世喧嚣与烦恼都被这潺潺溪流和娇艳鲜花所洗净,只留下内心深处的那份宁静与平和。
除了令人陶醉的晒秋盛景,篁岭还有着许多其他令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的美景。古老的街道,青石板铺就的路面光滑而平整,两旁是一家家古色古香的店铺和民居。漫步其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糕点的香甜气息,那是一种让人感到无比亲切与温暖的味道。走进一家街边的茶馆,静静地品一壶当地特色的清茶,聆听一曲悠扬婉转的徽剧,那一份悠然自得、惬意闲适的感觉,仿佛让人瞬间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遥远而又充满诗意的年代,让人沉醉其中,不知今夕何夕。
返程了,我又一次站在了村口广场上,回首望去,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尽收眼底,心中却满是不舍与眷恋。篁岭晒秋,它不仅仅是一幅简单的田园风光画卷,更是一首流动在时光长河里的田园诗画。它以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无穷魅力,更深刻地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美好关系。它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农俗活动,更是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的一个精彩缩影,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村民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敬畏之心,对丰收的热切渴望之情。在这里,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而悠长,让人不由自主地愿意停下匆忙的脚步,去用心感受、去静静聆听这片土地的心跳与呼吸……每一次与篁岭的邂逅与遇见,都像是一次心灵深处的洗礼与净化,篁岭,就像是喧嚣尘世中的一方净土,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够在忙碌与疲惫之外,找到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一片宁静之地,让心灵得到片刻的栖息与安宁。
首文2024冬季刊选稿
尊敬的老师、作者,感谢您选择《首都文学》平台来推送作品!经本刊后台初选,您的此篇作品经本平台先行推送后将列入2024年首文纸刊冬季刊备用稿。上刊与否,以最终定稿后的目录为准。欢迎您继续赐作支持首文(多次推送的作品将择优上纸刊)!
声 明
本期所发作品为作者原创文学作品,由作者授权本刊首发,并对文中所涉内容负责。为尊重作者,维护原创,其它媒介转载或使用,请在本刊后台留言或联系本刊主编应允,合法使用将给予人性化开通白名单。因本刊发文具有连续性,若非违法违规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删除任何一期发文,其它公众平台因需要要求删文,经作者同意后需向本平台支付300元断号费、编辑费、“原创首发”转让费;作者个人要求删除已经发布的作品,需向本平台支付200元断号费、编辑费、违约费。谨遵网约,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首都文学》
《首都文学》微信公众号,立足京城,走向全国,放眼世界;面向作家诗人以及文学与艺术爱好者。主要刊发诗词歌赋、散文随笔、精短小说、民间故事、报告文学、书画摄影等作品。
本刊每周三期,不定时发布。
要求:投稿须原创,切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套改他人文章,文责自负;投稿前请自行审定,杜绝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随原稿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文章标题三号黑体字,内文小四号宋体字;现代诗3—5首、古体诗词6—10首起投(长诗可单首),诗歌文字全部左对齐;书法、绘画、摄影作品10—20幅;散文、小说、民间故事等单篇不超过5000字,每段空两格,优秀作品不在限制中。
赞赏随心随意,赏金与作者对半分成,低于20元不发放,用于平台维护。
投稿邮箱:shouduwenxue@126.com
投稿后请加主编微信:13905352890
微信公众号:sdwx1015(欢迎赐稿!)
《首都文学》纸刊编委
《首都文学》微刊编委
【签约作家/诗人】
本刊法律顾问:
耿洪波(纸刊) 周迪军(微刊)
本期审核:罗 燕
本期执编:沈 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