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焚烧有效清除顽固PFAS:向清洁环境迈出重要一步

文摘   2024-10-22 09:15   云南  
点击蓝字,
 
PFAS热点研究早知道


第一作者:Jens Blotevogel


通讯作者:Jens Blotevogel



中文标题:NTf2 和长链双(全氟烷基磺酰基)酰亚胺 (Bis-FASIs) 的热破坏途径和动力学.

英文标题:Thermal Destruction Pathways and Kinetics for NTf2 and LongerChain Bis(perfluoroalkanesulfonyl)imides (Bis-FASIs).

摘要详文

越来越多的近期研究报道了双(全氟烷基磺酰基)酰亚胺 (bis-FASI) 的全球环境发生。虽然短链双 FASI(如 NTf2(又名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或双三氟酰亚胺)通常与电池和能源领域有关,但水性成膜泡沫可能是长链双 FASI 的潜在来源。由于迫切需要销毁这些持久性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 (PFAS) 的修复技术,但尚未确定,我们使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焚烧的有效性。在 600 °C 左右的温度下,母体 bis-FASI 很容易通过碳-硫键断裂分解,并在较小程度上通过氮-硫键断裂分解。然而,释放的全氟烷基取代基向 HF 和 CO2 的矿化仅在 >900 °C 下进行。由于破坏额外的 C-C 键所需的时间,温度要求随着全氟烷基链的长度而略有增加。在危险废物焚烧炉中二次燃烧装置的典型条件和温度为 ≥1000 °C,鉴于所有其他工艺变量都经过优化,对 bis-FASI 进行完全热破坏是可行的。对于在较低气相温度下运行的热处理技术,情况可能并非如此,除非催化效应降低了活化屏障

图文摘要


图文速览

图 1. 1300 K (1027 °C) 下 bisFMeSI (NTf2) 三种主要气相热分解途径的活化自由能 Δ⧧G (kcal/mol),由 a) 均裂碳-硫键断裂 (蓝色)、b) 均裂氮-硫键断裂 (绿色) 和 c) 三步 HF 消除机制 (橙色) 引发。d) 所有三种途径的自由能表面,显示所有物种 (包括解离中间体) 的 1 M 浓度。



图 2. 活化自由能 Δ⧧G 与温度的关系。黑线表示在 2 秒的燃烧气体停留时间内实现 99% 破坏所需的最大活化自由能(最大 Δ⧧G99%,2s)。交叉点处的温度代表 T99,如图例所示。a) 双-FMeSI (NTf2) 的所有五种初始热分解机制,最低 T99 为 600°C,表示动力学最有利的机制 C-S 裂解。b) 双-FASI 中全氟烷基链长与 Δ⧧G 和 T99 的关系。c) 双-FEtSI 中 C-S 裂解和 C-C 裂解的 Δ⧧G(T) 和 T99 比较.


图 3. 在不同温度下双-FMeSI (NTf2) 的热衰减曲线,考虑了三种主要分解途径:C-S 键断裂、N-S 键断裂和 HF 消除。在这三种温度下,母体化合物及其初始转化产物分解得太快,无法观察到。三氟甲烷 (CHF3) 是完成矿化为 HF 和 CO2 的途径中的主要预测中间体。

图 4. (a) 双-FASI 在 920 °C 下的热衰减曲线与全氟烷基链长的关系(Cn,n = 1-6)。虚线表示唯一可观察到的氟碳中间体,即 1H 全氟烷烃 (1H-PFA)。(b) 双(全氟己烷磺酰基)酰亚胺 (bis-FHxSI) 在不同温度下的矿化(CO2 形成)曲线。

主要发现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应用高精度量子化学方法来预测和解析PFAS类化合物在极端热解条件下的分解行为。研究揭示了这些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主要热分解途径,特别是碳-硫和氮-硫键的断裂机制,以及随后的氟化氢(HF)和二氧化碳(CO2)的生成过程。此外,研究还发现,随着全氟烷基链长度的增加,所需达到相同矿化效果的温度略有增加。这些发现为理解和设计用于处理PFASs的高温焚烧和其他热处理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指出了在较低温度下使用催化剂可能是必要的。


文章DOI:10.1021/acs.estlett.4c00793
(论文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The End


声明:

本公众号仅分享PFAS相关研究进展成果,无商业用途。如有涉及侵权,请立即联系公众号后台或发送邮箱,我们会及时修订或删除!欢迎投稿或合作!


邮箱:pfas2022@163.com






PFAS与环境
分享PFAS在环境领域的行为特征及生态风险等相关科研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