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 ▎杭州市:擦亮生态文明底色 打造宜居韧性样本

文摘   2024-11-21 14:00   北京  

我不是在劝你订杂志

是想跟你一起打开生活

点击订阅


编者按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与财政部联合公布了2023年度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全国60座城市分获A、B、C三级评价。为此,住房城乡建筑部建筑杂志社精心策划专栏,深入探访海绵城市建设之路,细致剖析各个城市背后的奋斗历程与成就亮点,旨在通过生动案例,为更多城市提供宝贵经验与启示,携手共促海绵城市建设跃上新高度。


桃花湖公园实景图


桃花湖公园、运河亚运公园、大运河杭钢公园西湖之江双浦铜鉴湖示范片区、萧山亚运示范片区、富阳杭黄示范片区……从湖泊水系到园林绿地,从城市道路到住宅小区,随着一个个海绵城市示范性工程建成投用,一个个示范片区落地成型,海绵城市建设从理念落地成为实景,变成市民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感。近日,杭州市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评价获得A”等级,标志着我市海绵城市示范创建任务圆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继续国内领跑。


推进长效管理 建设成效显著


自2021年5月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杭州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全面打造生态文明之都的重要内容,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模式,从优先解决内涝积水等问题入手,重点实施生态修复、防洪排涝、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城市更新等五大领域工程项目,打造具有杭州辨识度的海绵城市典范。


2023年10月1日起,《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从立法层面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规范和促进,填补了相关领域的制度空白。此外,《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中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重点示范区域及优秀项目评选办法》等14项配套制度也相继出台,构建起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三位一体”的杭州海绵城市制度体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长效管理。2024年,杭州建管衔接长效运维机制被国家住建部列入“海绵城市可复制可推广政策机制清单”。


东湖实景图——“总部经济走廊”

截止目前,杭州累计建设海绵城市达标排水分区365.67平方公里,占建成区总面积41%,形成重点示范片区10片,总面积约24.64平方千米,城市黑臭水体、内涝积水区段消除比例10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内涝防治、城市防洪、水环境改善、水资源利用等成效显著。


示范片区成势 标杆项目亮眼


杭州统筹河道整治、美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城市绿道、水利工程等建设,在全市域范围、全项目领域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打造共富共享的宜居之城。截至目前,已完成511个海绵示范项目建设,并建成了桃花湖公园、运河亚运公园、大运河杭钢公园等一批海绵示范性工程。


兼顾城区防洪排涝和水生态环境,通过修复河道、湖泊、湿地等,构建具有海绵功能和园林风貌的“弹性系统”,建设宜居宜游的滨水公共空间和“大花园”。建成铜鉴湖公园、桃花湖公园等13处大型调蓄空间和湿地水景公园,新增水面面积336公顷,成为深受市民群众喜爱的休闲目的地和网红打卡点。


南班巷老旧小区改造实景图

在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建设等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中,因地制宜融入海绵元素,营造“小雨不湿鞋、海绵成亮点”的宜居环境。上城区小营街道南班巷更新项目的海绵化改造,同时解决了小区面貌、停车位、水环境等问题。市民群众对海绵城市建设满意度逐年攀升,2023年群众满意度达到96.05%。


萧滨亚运“海绵城市”片区实景图

擦亮生态底色 打造宜居样本


围绕区域流域、城市、设施、社区,开展洪涝潮协同治理,建成八堡排水泵站工程和牛田单元白石港等76个海绵型水系项目,累计改造雨水管道247.67公里,新增应急排涝能力7.18万立方米/小时。目前中心城区城市防洪标准满足50年一遇,中心城区内涝标准达到50年一遇,历史内涝积水区段全部消除。


运河亚运公园实现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超4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98%;富阳水上运动中心“绿色屋顶”建立雨水回收系统,每月可节水约1000吨;杭黄重点示范片区以山洪治理为重点,串联金湖水系周边63公顷14个地块,提升片区内涝防治能力。位于西湖区之江地区的铜鉴湖示范片区,不仅通过构建三江汇区域的大海绵体,极大提高了区域雨洪利用效率及防洪排涝能力,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生态容量,为之江净水厂尾水本地化利用创造了可能,经湿地处理后,每天约有8万吨中水得到利用,丰富了生态用水来源,减少了钱塘江配水的规模。


西湖区铜鉴湖防洪排涝调蓄工程


今年,杭州海绵城市建设被纳入城市更新“十大行动”重点工作。


《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提出,依托江南水网特点、生态园林城市特色、数智化优势,因地制宜,把杭州市建设成为安全生态、集约节约、韧性宜居的海绵城市建设典范。结合杭州市域及中心城区生态空间格局,充分利用生态屏障及湖库调蓄空间,保护并发挥河道、湿地、大型公园等海绵体的作用,构建“一轴双心,三脉八带,山水融城”的海绵城市空间格局。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 75%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 2025 年,实现城市建成区 55%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实现城市建成区 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与山湖为伴、与花鸟为邻”,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正在钱塘江畔、西子湖边渐次展开。后续,杭州将把建设海绵城市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海绵城市顶层设计、规划、建设、管理和投资等有关制度,加大标准规范、技术创新,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制度,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水平,助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新篇章。

编 辑:程小红



建筑杂志社
住建部唯一直属期刊出版单位,是住建系统重要舆论阵地。 ■《城乡建设》杂志(半月刊,1956年创刊,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 ■《建筑》杂志(半月刊, 1954年创刊,朱德元帅题写刊名) ■《未来城乡研判》(内刊,不定期出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