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答案”造福全球患者!NEJM(IF:96)|复旦大学毛颖/顾宇翔:合作研究为全球提供了一种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新方法

文摘   2024-11-24 16:16   上海  


来自复旦大学“生命健康"领域最新的科研进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践行行业使命感,助力基础研究,推广科技成果。服务行业,造福社会!


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使其成为全球医学界面临的重大临床难题亟待在理念与技术上有所突破


2024年11月20日(当地时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顾宇翔教授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鹏飞教授、李强副教授合作,于国际知名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IF:96.2发表题为《应用液体栓塞材料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Middle Meningeal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Nonacute Subdural Hematoma)的论文。该研究为全球提供了一种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新方法以“中国答案”造福全球患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临床研究

该研究是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山)、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长海)指导,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团队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国内31家神经外科及脑血管疾病中心共同完成的针对辅助性脑膜中动脉栓塞(Middle Meningeal Artery Embolization, MMAE)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MAGIC-MT)成果


研究证实,辅助性脑膜中动脉栓塞结合传统治疗对比单纯传统治疗并未在减少血肿复发或进展方面显示出统计学差异但却能够显著降低无需钻孔的症状性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血肿进展率;在将血肿复发或进展导致的神经系统相关死亡患者纳入首要终点时,辅助性脑膜中动脉栓塞可以显著降低所有症状性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复发与进展率。


该研究及同期发表的EMBOLISE、STEM研究共同回答了脑膜中动脉栓塞该微创创新方法在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为未来该疾病临床治疗与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启示,同时为全球临床医生提供了有效、安全、灵活的治疗方案,最终惠及包括高龄患者在内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非急性硬膜下血肿“三高难题”

创新方法受全球关注

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是血液集聚在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形成的亚急性或慢性占位性病变是临床上常见需要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和寿命延长,非急性硬膜下血肿发病率逐年攀升,社会负担巨大。常见引起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原因包括外伤,长期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及反复或突然胸腹压力增高等。当血肿增大引起颅内压增高时,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或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随着大多数血肿逐渐增大,症状会持续加重,引起频繁呕吐、深度昏迷等严重症状并危及生命。


传统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手段包括钻孔引流术和药物治疗,虽已被证实有效,但传统钻孔引流复发率高达12%-20%,而药物保守治疗恢复周期较长、不确定大,且部分患者由于血肿扩大或症状加重仍需进一步手术。因此临床上亟需新的治疗方法来解决该难题


在该需求下脑膜中动脉栓塞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近年来神经外科的临床新创新和新选择。脑膜中动脉栓塞是指通过微创介入技术,将栓塞物(如液体栓塞剂或颗粒等)注入脑膜中动脉主干或其分支。脑膜中动脉是硬膜下血肿形成的重要血供来源,通过栓塞脑膜中动脉,从源头上阻断供血,从而减少血肿血供,使血肿内的血液逐渐被吸收,促进血肿的缩小;同时,该方法可以防止新鲜血液的注入,减少血肿进一步扩大的风险。

图1. 论文概览


作为一项微创精准的治疗方式该创新治疗在技术上减少了传统手术的创伤性可精确靶向针对血肿区域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在原理上通过栓塞供血血管,减少血肿的再生和进展,因此受到全球神经科医生高度关注,但该方法的疗效始终未得到高级别证据的支持


基于该重大临床需求,2020年,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指导下,由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和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牵头,启动了应用液体栓塞材料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前瞻性的、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MAGIC-MT),以全面评估辅助性脑膜中动脉栓塞术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项目曾获得申康中心临床研究三年行动计划资助同时也得到了美敦力公司的资助


跨领域合作攻坚
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迎来新方法

该研究是在中国12个省市31家分中心进行的一项开放盲终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入组患者为有症状的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接受辅助性脑膜中动脉栓塞术(液体栓塞材料治疗)结合传统治疗(简称栓塞组)与仅接受传统治疗(简称传统治疗组)两组,并根据是否行钻孔引流术或保守药物治疗进行分层。医师可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是否执行钻孔手术。主要终点是随机分组后90天内症状性复发或硬膜下血肿的进展。次要终点包括临床和影像学结果。严重不良反应是主要的安全性终点。研究团队对参与中心和术者进行了严格的筛选与培训采用统一标准的钻孔引流和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方法加强围术期综合管理水平


进一步研究发现栓塞组和传统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7%(24/360)和9.9%(36/362)两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如果将因血肿复发或进展导致的神经系统相关死亡病人也纳入首要终点,脑膜中动脉栓塞可以显著降低症状性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复发、进展与死亡率。在栓塞组中,有17名(4.7%)出现症状性血肿复发,7名(1.9%)出现症状性血肿进展。在传统治疗组中,有19名(5.2%)出现症状性血肿复发,17名(4.7%)出现症状性血肿进展。在90天内,栓塞组和传统治疗组分别有11名(3.1%)患者和23名(6.4%)患者进行了再手术或补救性手术。此外,对无需钻孔引流的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辅助性脑膜中动脉栓塞在降低血肿复发率和进展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国外同期相关研究EMBOLISE、STEM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手术组相比,脑膜中动脉栓塞显著降低了血肿复发率和再手术率。三项研究结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期发布,共同证明了脑膜中动脉栓塞在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价值


在安全性方面,栓塞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同样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6.7%vs.11.6%,P=0.02)。因此,脑膜中动脉栓塞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风险更低为高龄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舒适的治疗选择


该研究瞄准重要、关键的临床难题与患者需求,基于治疗路径的创新,通过亚专科跨领域合作攻坚回答了世界级难题为全球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指南共识更新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依托该研究组建的具备国际引领力与影响力的中国顶尖脑血管病诊疗团队,积累了开展高质量、高证据级别国际临床研究的实力和挑战医学前沿的宝贵经验,将持续为世界脑血管疾病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研究成果发布会

11月22日上午,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举行。

图2. 发布会合影


发布会上,毛颖教授感谢所有参与该临床研究的患者及家属、研究者、管理人员及支持者为推动医学进展作出的共同努力。

图3. 毛颖教授代表全体研究者作项目研究成果展示


刘建民教授指出,该研究不仅为神经外科领域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也为对神经疾病的理解开辟了新的方向,将进一步推动神经介入治疗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图4. 刘建民教授主持发布会


该研究是全球同期最大样本量的针对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RCT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此前毛颖教授受邀在2024年美国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 ISC)最新重磅研究(Late Breaking Science)环节就该项研究成果作发布报告,受到国际同行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令全球脑血管病领域振奋的研究,将为全球相关指南共识更新提供重要证据。

图5.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王兴鹏主任讲话


发布会上,申康中心主任王兴鹏指出,依托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临床研究工作,是国际国内打通生物医药产业链、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面向人民健康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重要研究是中国团队在神经外科领域一项重大成就,也是申康中心组织市级医院开展“临床研究三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大收获。申康中心将进一步推动临床研究迈向更高水平、加快转化步伐,让高质量医学创新真正服务于人民健康。


专家点评左右滑动查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周良辅院士指出,从学科发展角度看该研究堪称神经疾病医学领域创新协作及追求卓越的典范为大型临床研究树立了标杆,也将激励更多年轻研究者投身具有迫切性、挑战性的医学研究项目,为学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克雷格·安德森教授祝贺毛颖教授、刘建民教授和所有研究者完成了又一项高质量临床试验,形成了一个出色的工作体系是中国临床研究取得的又一重要成就。研究院也将继续为中国研究者提供指导和协助,助力更多研究走向国际。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主编肖瑞平教授代表杂志祝贺团队取得了重要成果,以极高的科学严谨性和临床实践意义为全球同类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标志着中国神经外科临床研究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成为国际相关领域重要的引领者与合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吉训明院士表示,该成果发布为神经外科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向。作为临床研究的参与者,有责任更好地推动其临床转化应用,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顾宇翔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鹏飞教授、李强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华山医院倪伟副主任医师、上海长海医院左乔副教授、华山医院杨恒博士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彭亚教授是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注:文中插图源于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56/NEJMoa2401201


来    源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近期活


近期进展


● 二十年磨一剑!Circulation|复旦大学丁小强/王春生/罗哲:在急性肾损伤预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母亲教育影响子代神经发育!Science系列|复旦大学冯建峰/林晓蕾:大数据解析基因环境在青少年结构性神经发育中的交互作用机制

● 癌症与神经科学交叉研究新视角!Neuron|复旦大学迟喻丹/秦智勇/舒友生:合作破解胶质瘤引发癫痫的隐秘链路

● 自免疾病治疗新思路!BBI|复旦大学韩清见/俞瑾/宫晔:揭示焦虑调控银屑病的机制

● 高龄父亲引起子代风险加剧!JNI|复旦大学黄荷凤院士/潘洁雪/刘欣梅:发现高龄父亲使子代神经炎症风险加剧

● 受邀撰写SnapShot!Cell |复旦大学鲁伯埙/丁澦:聚焦靶向降解技术研究

● 饮食与免疫治疗联合!Cell系列|复旦大学柳光宇/江一舟/龚悦:揭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逃逸新机制,并提出潜在治疗策略

● 中药研究登上柳叶刀!Lancet|复旦大学宋莉莉/克雷格·安德森:合作发表评估中药制剂“中风醒脑方”疗效的临床研究

● 助力公共卫生战略!Lancet子刊|复旦大学余宏杰:在全球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领域取得进展

● RNA剪接与肿瘤!Cell系列|复旦大学黄胜林/胡治祥/孟志强:揭示肿瘤特异性转录本在癌症中的多样性


关于光华


复旦大学光华生命健康校友会”是复旦大学校友总会正式注册成立的分支机构,是跨学科、跨界别、跨地域,覆盖生命健康领域的公益性行业校友组织。

校友会以推动中国生命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升人类健康为使命,以促进“产学研医用”的融合创新与资源整合为目标以加强母校与校友联动,增进校友互助协作,发掘科技创新成果,助力母校发展、助力校友成功、助力行业进步、造福社会大众为宗旨

校友会立足上海、辐射全国,会员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医学、药学、附属医院校友为基础,同时覆盖化学、材料、信息、大数据、金融、管理等多学科泛生命健康相关院系,涵盖产业、学术、科研、医疗、政府、资本等“产学研医政资”的优秀校友。


欢迎“生命健康”领域校友,加入光华“宝藏”校友会

复旦大学校友会光华生命健康分会
“复旦大学校友总会光华生命健康分会”新媒体平台,传播生命健康领域“产研医”的最新知识与进展,促进产业界、科研界、医疗界的跨界交流与合作。助力母校发展、助力校友成功、促进行业发展、造福社会大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