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债基,还会跌吗...

财富   2024-09-03 18:21   上海  
每天学点搞钱知识,戳⬆️名片关注紫霞
一.

大家好,我是踏着七彩祥云聊理财的紫霞。

这段时间,手里有银行理财、债基的朋友,估计有点难受。

这两类产品波动不小。

原本收益不错的热门产品,也纷纷下滑。

比如后台一粉丝,买了600万某理财,基本上8月白折腾。

再比如“网红抱蛋基”长城短债C,也绿了大半个月。

这就是多数债基、银行理财的现状。

8月以来,它们的净值涨涨跌跌,一个月下来几乎没啥收益。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外,我之前也给大家分析过:
央妈三番两次警告,禁止炒作长债,表明了态度要拉升长债利率。

债券利率上升、价格下跌,相关理财产品必然会出现明显波动。

8月底,央妈开展了一次国债买卖操作。

买入短期国债,卖出长期国债。

这波买短卖长的操作,也增加了长债的市场供给和流动性。

央妈对长端利率的管控态度是很坚决的。

所以才一直跟大家说,今年要做好债基、银行理财波动变大的心理准备,尽量减少长债仓位。

二.

2022年11月,也出现过债基、银行理财破净潮。

当时市场出现恐慌情绪,引发投资者争相赎回,造成了连锁反应。

投资者赎回、经理抛售、产品净值下跌,又引来投资者进一赎回。

那一个季度,银行理财的规模减少了近乎2万亿。

但2022年的破净潮是基于市场对于经济强复苏的预期,
而今年是央妈的管控,更像是钝刀割肉。

很多人有了之前下跌后反弹回来的经验,没有选择赎回。

同时,也是因为资金无处可去…

在利率下行的时候,没有一个产品能独善其身。

保本产品中,存款、国债、储蓄险,已经全部下调利率。

高风险产品,私募、信托暴雷不断,股票又指望不上。

资产荒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只好选择买债。

就算换车其它产品,也避免不了买到债券资产。

当然,这也代表大家更理智了。

债券毕竟还有稳定的利息可拿。

除了发行方违约这种极端情况,短期的价格下跌都有机会修复。

根据过往情况,纯债基金,R1、R2银行理财大多可以在几个月内,修复回撤。

大家可以等每日收益平稳后,再考虑去留。

考虑到市场环境,如果打算继续持有,也要做好未来再次出现大幅波动的准备。

三.

觉得自己承受不来这种刺激,只想安稳拿收益的,

可以重新调整下手里的产品,进一步降低风险等级。

比如债基可以换成,风险更低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

前段时间跟大家介绍过这类基金,底层资产是银行间的存款。

年化收益普遍在2%以上。

R2的银行理财,也可以换成R1等级。

后者连单日回撤都极少出现。

当然,收益相对也要低一些。

除了降低风险等级,还有两类保本产品供大家选择。

国债逆回购、券商理财,风险约等于0。

逆回购、老熟人,1000元起买,现在的年化收益1.8%+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使用安排,自行选择购买期限。

逆回购的计息规则比较复杂,好在能直接看计息天数资金可用日期

要注意的是,资金可用日期≠提现到银行卡。

比如今天买了1天期逆回购,计息天数是1天。

资金可用日期是9月4日,这一天资金回到股票账户,不影响我们买股票、ETF等等。

如果不打算参与股票市场,要等到下一个工作日,9月5日才能提现到银行卡。

券商理财中的收益凭证、质押式报价回购是合法合规的保本保息类产品。

持有体验类似存款。

信用背书可以理解为券商本身。

只要不倒闭、就得还本付息。

券商为了拉客主动贴息,年化收益通常能给到6%-8%左右。

不过新客理财有两个小缺点。

有资金限制,通常1千起买,3、5万就封顶了。

享受高息的时间也比较短,14-28天左右。

只能当做一根高息羊毛。
没玩过国债逆回购、券商理财的,可以找我,手把手教大家。
今天就聊到这,

看完的朋友,记得点赞+在看呀。

有疑问的宝宝,欢迎留言

更多精彩:

银行继续涨!真气人啊

股灾!这类资产涨疯了

大涨35%!历史性时刻

紫霞的财富圈
聚集同频共振的那一部分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