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就”修辞,沉郁顿挫”

文摘   2024-11-02 21:20   河北  

“移就”修辞,沉郁顿挫”

移就,也叫“转借”“移状”“移用”,指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它具有使文句更简洁生动、使语句表达力强、给人想象的空间给人以无穷诗意的作用。一般可分为移人于物、移物于人及移物于物三类。

1.移人于物把描写人的词语移用来描写物,从侧面衬托人的思想感情,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例如:

(1)她们被幽闭在宫闱里,戴个花冠,穿着美丽的服装,可是陪伴着她们的只是七弦琴和寂寞的梧桐树。(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寂寞”本是人的一种感受,现在用来描写物“梧桐树”,以正面衬托“被幽闭在宫闱里”人的孤寂。

(2)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唐弢《琐忆》)

“倔强”一般是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这里却用来修饰“头发”,而正是这种错位移用,表现出了鲁迅先生倔强的性格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移物于人把描写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描写人。例如:

(1)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酱紫色的脸皮上泛出来。(茅盾《子夜》)

“铁青色”本是用来写物的,这里用来写人的心情“苦闷和失望”,将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语句显得简洁生动、深刻有力。

(2)将最初的叹息

最后的悲伤

一齐投入生命的熔炉

铸炼成金色的希望(陈敬容《铸炼》)

“金色”本是用来修饰物的词语,现在用来修饰人的“希望”,形容希望的无限美好。

3.移物于物把修饰甲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修饰乙事物。例如:

(1)我不相信

一九七六年的日历

会埋着这个苍白的日子 (李瑛《一月的哀思》)

“苍白”本来是用来修饰缺乏生命力的事物的色彩,现在移用来修饰另一种事物“日子”。这是移用修饰甲事物的词语来修饰乙事物,使没有感情色彩的事物具有感情色彩。

(2)辽阔的呼伦贝尔,甜蜜的湖光山色。(杨志美《草原牧歌》)

“甜蜜”本来是描述形容物品的味道,这里移用来修饰另一种事物“湖光山色”,写出了“湖光山色”的赏心悦目。

移就是指两项事物相关联,叙述中将原描写此一事物的修饰语移来描写另一事物性状的修辞方法。移就可以把人物的感情渗透到景色之中,使人感到情景交融,增强语言的抒情气氛。例子:

①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阵暖暖的叮咛。——《听听,秋的声音》

②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林海》

③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沉郁顿挫”【概念定义】

“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一个主要标签。

①清代吴瞻泰在《杜诗提要》中说:“少陵自道曰:沉郁顿挫。其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意至而法亦无不密。” 吴瞻泰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沉郁”是对诗情诗意而言的,“顿挫”就是诗歌艺术方法而言的,只要诗意浓郁,诗法自然会绵密。“沉”指杜诗感情深厚沉痛,“郁”指感情愤闷抑郁。“顿挫”有点像书法中毛笔的顿笔和转笔,笔锋按下去停一下叫“顿”,顿后笔锋稍松再转折叫“挫”。“沉郁”指诗情,“顿挫”指诗法。

一般来说,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而沉郁与顿挫也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③沉,是指情感的深沉;郁,是浓厚之意;顿挫,是表达的跌宕起伏。沉郁是情感类型,顿挫是表达特点。

一般认为,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文学史上一般指杜甫的风格特征。沉郁顿挫的风格的基调是悲慨。杜甫诗歌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感情的强烈,这种强烈的感情是杜甫最能打动读者的所在。就杜甫的诗歌艺术成就而言,其感情的强烈是第一位的。

⑤“沉郁”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沉挚。杜诗中爱国忧民的诗作如《三吏》、《三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咏怀抒情的诗作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写景咏物的诗作如《秋兴》八首、《登高》、《登岳阳楼》等;思乡怀友的诗作如《月夜》、《月夜忆舍弟》等;咏史怀古的诗作如《咏怀古迹》五首等;题画论诗的诗作如《戏为六绝句》等。在这些题材广泛的诗歌中,“沉郁”表现为复杂的心理与复杂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例如《垂老别》中,老翁既愤恨残酷的兵役制度,但又没因此忘记自己捍卫国家的责任;既毅然报效国家,却又难忍夫妻垂老离别;既伤心夫妻垂老离别,却又没削弱上阵杀敌的斗志。复杂矛盾的心情展现了这一系列的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复杂矛盾的诗歌内容,而正是这一系列的复杂矛盾突出了杜诗“沉郁”的风格特征,深刻的反映了复杂矛盾的“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

“顿挫”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诗歌结构的起伏转折。如《兵车行》开头“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形象描写,表现出被征召上战场的兵士与家人生离死别的悲惨场面,给人以撕心裂肺之感。之后诗人才以互问互答的方式,写出统治者穷兵黩武、连年征战,使人民身陷水深火热的境地,揭示出开篇所发生军旅出征的深层原因。这种逆笔倒挽的手法,显得极有气势又富于变化。二是句法上的精炼警策。如《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采用通感的手法,将自身的感叹、遗憾赋予花鸟上,“溅”和“惊”二字凝炼深沉,读来心惊神警。三是音律方面的抑扬顿挫。比如《石壕吏》,诗人分别用平仄交替的韵脚表现官吏的呵斥、老妪的哭泣、人被捉走后等情节的变化,使整首诗变得十分和谐。尤其是诗歌最后一节“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所述事情十分凄惨,而又配以发音逼促的入声韵,似将读者带入此情此景。

沉郁和顿挫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沉郁”的内容要靠“顿挫”的手法和形式来表达,也只有“顿挫”的形式手法最适合表达“沉郁”的内容。另外,“沉郁”本身因感情深厚纠结而表现出含蓄之意;“顿挫”本身因结构和音律的关系构成复杂深厚的内容。

⑥“沉郁”一词,主要指诗歌内容的深沉、凝重。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目睹了国家的动荡、人民的苦难。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感慨。例如在《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后长安城的破败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这种深沉的情感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思考,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顿挫”则主要表现在诗歌的艺术形式上。杜甫的诗歌在节奏上常常有起伏跌宕、迂回曲折之妙。他善于运用对仗、押韵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韵律和谐,同时又通过句式的变化和词语的选择,营造出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例如《登高》一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韵律严谨。在节奏上,前四句写景,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节奏明快;后四句抒情,情感深沉,节奏缓慢,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⑦“沉郁顿挫”是杜诗的基本美学风格。自宋代严羽以后,人们多用“沉郁顿挫”来概括杜甫诗歌的审美特征。此词最初来自杜甫的《进〈雕赋〉表》,“沉郁”,是指学养深厚,“顿挫”是指节奏的抑扬缓急。应该说,深沉博大的思想情感,忧国忧民的价值关怀,浑融含蓄的气象,抑扬顿挫、张弛有度的节奏,共同铸造了沉郁顿挫之风。那么,从一定意义上说,“沉郁”是从内容方面讲的,“顿挫”是从形式方面讲的,其实,杜甫以其艺术的高妙,总是将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情感内涵的深沉博大,情感表达的张弛有度,谋篇富于巧思,节奏匠心独运,形成了杜诗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

【主要特点】

(一)思想内容博大,叙述内容真实。杜甫诗歌思想内容的博大主要源自其对真实生活场景的勾勒、渲染,以及在诗歌文字中描述的丰富生活体验。虽然杜甫往往是从百姓一家一户的境遇和某一处生活细节、景象入手展开叙述和抒发情感,但由于诗歌素材本身所具有的高度真实性、典型性和杜甫本人表现出的高远思想和广阔心胸,使得诗歌内容真实,格局宏大,能够触及读者的人生体验,激发起读者的共鸣和深沉情感,从而得以流传千年而历久弥新。

(二)意境浑厚开阔,感情深切低沉。杜甫所创作的现实主义诗歌虽然在情感基调上呈现出深沉、忧郁的特点,但是在意境建构上却通过一系列壮阔、苍凉的意象,彰显出浑厚开阔的特点,虽然情感低沉,却绝不至于绝望颓然,反而能使读者在阅读体悟中读出杜甫沉重跳动的情感脉搏。

(三)审美效果上追求宏观的惊世骇俗与微观的毫发无爽相统一。首先表现在雄浑壮阔的意境与精细入微的表现手法的统一,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次表现在宏大与精致,壮阔与深细完美地结合,如《春望》。

(四)表现手法上,寓意深远,表达一波三折。首先,杜甫善于把丰富的情感、层叠的蕴涵集中浓缩,托物比兴、即景言志地加以表达,代表作《秋兴八首》。其次用层层转折、以退为进、盘旋而上、曲折而下之类抑扬顿挫的手法,使要表达的内容愈转愈深。比如说《无家别》写士卒兵败后死里逃生,回到故里之后,其凄凉悲痛可想而知,不料士兵反出旷达之语,再度回应县吏的征召,因为“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对于他来说,家乡与他乡已经无甚分别了。

五)语言的凝练苍劲,取决于杜甫深邃的思想、深入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话就精准地概括了孔明的一生的功绩。

(六)句式的拗折变化。杜甫打破五言上二下三、七言上四下三的句式常规,予以变

何处炊烟
关心教育,关心身体,关注灵魂,关心命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