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第二组蓝字,关注成纪广林
成纪广林,讲述古成纪秦安的历史文化
秦安名人档案(二):伏景毅
文|成纪广林
伏景毅,字志坚(民国《隆德县志》卷三《名宦》作“子坚”》),秦安县魏店镇王家窑村人。出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其卒年,《民国宁夏县长录》(刘国君、张明鹏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版)记为1935年,据伏景毅之侄伏耀祖《心之路》(敦煌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版)记载,抗日战争时死于日本在兰教会医院(此事疑为日本人所害)。当以伏耀祖记述为准。伏景毅父伏衍羲,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卒于民国初年。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取解元(全省乡试第一名),光绪十八年(1892年)成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四川省荣昌、璧山、南部等县知县。伏景毅自幼聪慧,生性耿直。清末考取优贡,朝考三等。青年时期接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参加了同盟会和辛亥革命,是伏氏家族中接受民主思想最早、唯一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成员。
民国19年(1930年),伏景毅任甘肃省隆德县(现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县长。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修建隆德县文庙。民国22年(1933年)2月22日,伏景毅任甘肃省政府秘书处秘书。同年4月,伏景毅任通渭县县长。
伏景毅担任秘书期间,省政府主席朱绍良对伏景毅极为器重。遗憾的是,伏景毅染上了鸦片烟瘾,朱绍良力主其戒断烟瘾。为了戒烟,抗日战争期间,伏景毅住进了当时兰州最好的外国教会医院。不幸发生医疗事故,40余岁便与世长辞。民国《隆德县志》卷三《名宦》,1935年平涼文兴元书局印石印本
面对突然袭来的灾难,伏景毅四弟伏景聪(伏耀祖之父)强压悲痛,拿出自己的积蓄,在当时省城中心(现在的张掖路与武都路之间的静宁路)的观音堂,举办了隆重、肃穆的葬礼。面对兄长,伏景聪如丧考妣,悲痛欲绝。伏景毅秉承其父遗风,文采、书法均佳。书法师承魏碑,苍劲雄健。所书“甘肃省政府”巨幅横匾,凝重苍劲,一时名传陇上。其墨迹在任职地及原籍均有遗存。伏景毅卒后,甘肃省政府虽给了一笔抚恤金,但伏景聪考虑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动用,所以很快通过关系将伏智勇安排到兰州市电话局,将伏智仁安排在兰州空军电台。伏智信还在上小学,随其母回了秦安老家。过了几年,伏智信升了中学,伏景聪便将他接到兰州,打算送兰州中学(现在的兰州一中)就读。据伏耀祖回忆,伏智信来家的第一天晚上,吃过晚饭,靠在躺椅上沉沉的睡去,疲倦的小脸上满是稚气,伏耀祖母亲轻轻地给他盖了件大衣,心疼地说:“你们大伯母把这么心疼的娃娃交给我们,我们就要叫他吃好、穿好、上好的学校。”当时兰州中学校长是伏耀祖的表舅苟秉元,伏景聪通过苟校长将伏智信送进兰州中学商业会计班。在快毕业的那学期,伏智信染上了黄水疮,每天晚饭后,伏耀祖的父母都要给他擦洗全身的脓疤、上膏药,为此伏耀祖的父母脸上也染上了黄水疮。经过精心护理,伏智信终于痊愈,也顺利从商业会计班毕业。随后,伏景聪介绍伏智信到天水大同银行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