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15日,凌晨1时30分,英军第46(苏格兰)师结束了一天的作战,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施塔登森村(Stadensen)驻留休整,突然爆炸的巨响划破了宁静的夜空。一队装备“食雀鹰”式红外夜战瞄具的德军豹式坦克和三号突击炮突然冲入村庄的街道,向英军车辆疯狂开火... 1945年初,盟军已经攻入德国西部,德军的抵抗日渐虚弱。英军第8军奉命奔赴下萨克森州的于尔岑镇(Ulzen),然后越过易北河。西线德军兵败如山倒,到4月上旬上旬,瓦尔特·莫德尔元帅的B集团军群被包围在鲁尔口袋中。1945年2月-3月西线势态图英国陆军第8军第11装甲师所属彗星坦克,1945年4月于尔岑镇考特尼·霍奇斯将军(Courtney Hodges)的美军第1集团军和威廉·辛普森将军(William Simpson)的美国第9集团军随后封闭了困住超过32万名德军官兵的包围圈。德国人不仅损失了海量的兵员,最重要的是丢掉了鲁尔工业盆地,这给风雨飘摇中的德意志帝国带来了巨大的震荡。希特勒在被狂轰滥炸下的柏林已经呆了好几个月,早已被错误的情报所误导,或者被他的几个爪牙报喜不报忧的虚假消息所麻痹,失去了对战局的判断。这一切误导了希特勒决定发起一次反击。根据他的意图,莫德尔的部队应当重建向西的防线,同时保卫柏林。实际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1945年4月时在西线的70多万德军,虽还有几百辆装甲车,这其中只有区区11辆四号坦克,24辆豹式坦克(其中一些配备了食雀鹰夜视仪),20辆虎式坦克和60多辆三号突击炮。根本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反击,而他们面对的蒙哥马利的第21军集团有着近80万人和4500辆各式装甲车辆,而且德军投入作战的新部队不再是经验丰富的劲旅,而是夹杂着各色人等的大杂烩,进攻力大大削弱。无论如何,德军仍凑出了10个师向鲁尔进发……其中包括一个非常新的作战单位,即“克劳塞维茨”装甲师。安装了“食雀鹰”夜视仪的豹G型坦克,由于装置安装在车长舱口处,所以车长必须冒着枪林弹雨探出半个身子使用它,但好在夜间暴露自身目标的危险比白天小1945 年 4 月初,英军第11装甲旅第2菲菲与福法义勇骑兵团( 2nd Fife and Forfar Yeomanry)的一辆彗星坦克正准备穿越德国的威悉河。此时德军的士气极为低落,以至于一些盟军部队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能推进数十公里。从1945年3月起,在德国渡河,这个在以前是一个充满挑战和非常危险的事情,现在几乎变得和演习一样轻松。因为在雷马根桥被占领后,德军不再防守大部分的水道。该师成立于1945年4月4日,是第三帝国于组建的最后一支装甲师。最初计划命名为第45装甲师,后在劳恩堡/易北河组建时,最终被赋予了“克劳塞维茨”的名称。师长为马丁·乌恩莱因中将(Martin Unrein),他之前曾指挥过在第14装甲师和党卫队第3装甲军,在哈尔科夫和切尔卡瑟作战过。与1945年4月德军的总体惨淡状况不同的是,“克劳塞维茨”装甲师在配置上得到了优待:接收了“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的一个装甲掷弹兵补充旅、普特罗斯坦克训练学院(Panzerübungsschule Putlos)的一个单位以及第106“统帅堂”装甲旅一部这些兵员大多是曾在教学单位服役的老兵,而非毫无经验的新兵。因此,“克劳塞维茨”装甲师并非临时拼凑的征召部队,而是一支具备一定战斗力的部队。然而,在尚未完全装备齐全时,“克劳塞维茨”装甲师就被编入了第39装甲军,任务是与其他部队在哈茨山头会合,减轻鲁尔守军的压力该师此时主战装备仅有30辆三号突击炮、10辆豹式坦克、10辆四号坦克及少量猎豹式坦克歼击车(Jagdpanther)。这其中部分装备是从维修工厂中匆忙调拨的返修品或因生产缺陷被前线退回的残次品,有些甚至在不同部队之间反复倒手。最终师内只有约20%的装备到位,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车辆具备正常运作的通信设备。后勤问题更加严重:随着第三帝国的崩溃,弹药与燃料供应极其不稳定,许多补给根本无法送达前线,且数量远远不足以满足“克劳塞维茨”装甲师的作战需求,所以部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一辆豹式坦克G型在德国一个小镇的废墟中行驶。车组成员在炮塔侧面装上了履带增加防护。其75毫米火炮对大多数盟军坦克仍具有威胁,但其炮弹对付“软目标”时威力不足。
到4月10日,“克劳塞维茨”装甲师驻扎在于尔岑附近待命--这是一座位于汉堡东南约100公里的小镇,该师当时是瓦尔特·温克装甲兵上将(Walther Wenck)指挥的第12集团军机动作战预备队。停留在此一是等待接收滞后的兵员和装备,而且师里年轻的坦克兵们缺乏实战经验。这段时间不仅让士兵们有机会熟悉他们的装备,还能加深与战友之间的默契。老兵们也抓住机会将不同背景的单位凝聚在一起。但由于兵员背景和经历差异较大,这一任务极为艰巨。德国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实际上距离敌人并不远--英军已经决定在鲁尔包围圈关闭后,全速向柏林推进。蒙哥马利元帅的部署很明确:英军第2集团军负责攻占波罗的海沿岸的区域,包括重镇不来梅和汉堡;加拿大第1集团军则对荷兰展开全面清剿。英军第2集团军的右翼由埃维林·巴克中将(Evelin Barker)指挥的第8军掩护,下辖包含了第11装甲师、第15(苏格兰)步兵师以和第6空降师。英军在推进过程中意识到,于尔岑是一座位于汉堡与柏林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负责攻占此地的任务落在了第15(苏格兰)步兵师身上,该师将得到第6近卫坦克旅(6th Guards Tank Brigade)的支援。但英军指挥官并未料到,一支德国装甲师实际上就在附近,随时准备发起反击。与此同时,德军已经察觉到英军的推进计划,并也判断出仍在集结中的第39装甲军面临着严重威胁。为了阻止英军的进攻,“克劳塞维茨”装甲师成为第12集团军唯一能够投入的部队。乌恩莱因很快接到命令,前往于尔岑以南地区,对英军发起阻击。装甲兵们接到命令后迅速登上坦克。所有车辆,不论是否装甲化都被紧急召集起来。在短短几个小时内,20辆装甲车辆、10辆三号突击炮和大约80辆Sd.Kfz. 251半履带车都已整装待发。装甲兵和装甲掷弹兵都已准备好穿越村庄,而其他部队则在赶来途中或完成车辆维修后紧随其后。装有“食雀鹰”式红外夜战瞄具(Infrarot-Nachtsichgerät)的夜战豹,隶属于第24装甲团第1营第3连,1944年10月德国法林格博斯特尔装甲兵学校(Panzerschule Fallingbostel)装甲兵学校
时间紧迫,乌恩莱因将军接到了明确指示:时间每流逝一分钟,第39装甲军的处境就更加危险。因此他率先派出一支先遣队前往于尔岑以南,与英军初次交手。乌恩莱因后来在战报中提到,4月12日,他的装甲部队给一支英军装甲师造成了重大打击,迫使其伴随的步兵部队撤退。然而,这似乎是乌恩莱因为了博取希特勒欢心而夸大其词,因为第6近卫坦克旅在其战史中并未记录任何损失,甚至都没有提到当天遭到过德军攻击!实际上,当时英军部队位于稍偏西南的位置,并在同一天与美军第13军的部队联手策勒市(Celle)。1945年4月3日,英国步兵正在一座德国城市内推进。第二天,1945年4月13日,爱德华·查尔斯·科尔维尔准将(Edward Charles Colville)指挥的第227(高地)步兵旅向于尔岑西南推进,占领了苏德堡(Suderburg)、霍尔克森(Holxen)和哈梅斯多夫(Hamersdorf)等村庄。该地区开阔,一眼望去全是广阔的田野和零星分布的居民点,适合装甲部队机动。另一方面,德国人既没有足够的力量,也没有意愿死守此地:大约800名德军官兵,主要是逃兵,在一天之内被英军俘虏。在于尔岑西部,只有约400名德军士兵,配备了随着交战双方逐渐意识到彼此的距离比预期的更近时,德军统帅部命令第39装甲军停止待命,从于尔岑地区向南出击,特别是向汉诺威方向进攻。此次行动的目的是从后方打击美军,然后与哈茨山区的德军部队汇合。作为一名精明的策划者,乌恩赖恩已派遣侦察兵前往南面,摸到了于尔岑以南的朗根布吕格村(Langenbrügge)周边盟军的防御似乎并不严密。如果进攻该村将有助于推进到下一个大城市——沃尔夫斯堡(Wolfsbourg)。但此举也有一个巨大的未知数:位于不来梅以南的英军会如何反应?鉴于该地区德军兵力薄弱,英军只要一次反击很可能将使第39装甲军陷入困境。4月14日早上,乌恩赖恩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6点整,英军第227高地步兵旅在冷溪近卫团第4营的坦克支援下,向于尔岑西南方向的小城维森(Weesen)进发。1945年3月底,“大学”行动中,英国部队支援了他们的美国盟军。这辆丘吉尔坦克上的美国士兵对比可见该车尺寸的巨大。
冲破薄弱的防线后,英军成功撕开了德军的防御阵地,但很快便遭遇了88毫米炮和装备“铁拳”反坦克火箭筒的装甲掷弹兵的阻击。当英军的先头坦克被击毁后,德国人重新占据上风,多门20毫米机关炮向伴随的步兵开火。虽然德军的这次小反击终被击退,但英国人也损失了两辆坦克、大约15辆车辆,战死9人。这场小规模战斗让英军意识到该地区的德军仍然具备顽强抵抗的能力。第227步兵旅暂停了进攻;而这一喘息之机被乌恩莱因抓住了,他向西面的戈尔登施泰特(Goldenstedt)发动进攻,意图偷袭这支英军部队。与此同时,第46步兵旅从其兄弟单位的右翼推进,却并未被乌恩莱因的侦察兵所察觉……4月14日,哈根村(Hagen)和贝伦村(Beren)相继落入英军之手。隶属于第46步兵旅的格拉斯哥高地人团第2营和第15(苏格兰)侦察团在冷溪近卫团第4营的装甲车辆伴随下,继续向东推进,逼近于尔岑。当晚位于该镇以南约15公里的施塔登森村(Stadensen)和奈特尔坎普村(Nettelkamp)也被英军攻占。经过一天的战斗,英军决定在此过夜:在施塔登森,装备17磅炮的阿喀琉斯坦克歼击车(美国M10坦克歼击车的改进型)、丘吉尔步兵坦克、步兵和炮兵占据了村庄的街道。“阿喀琉斯”坦克歼击车是在M10A1的基础上,换装英制17磅反坦克炮制成的。尽管火炮口径仍为76毫米,但由于火炮身管加长,穿甲威力大增。换炮后的“阿喀琉斯”成了“萤火虫”坦克的双胞胎。其炮口制退器成为最主要的外部识别特征。此外,炮口制退器后部加一个圆套管,主要起配重作用,也是阿喀琉斯很重要的一个外部特征。英军将三分之二的M10A1改装成“阿基里斯”,总数达1017辆。
在南方的森林里,第190炮兵团的第530和第559炮兵连将火炮就位;总共有近800名士兵和120门火炮部署在施塔登森及其周边地区。相邻的奈特尔坎普村只驻扎了一百余名英军,以及几辆坦克和装甲车。英军士兵完全没有意识到德国人就在十几公里外,他们住进民宅,准备享受一晚的安宁……英军的“万能运载车”(Universal Carrier),也被称为“布伦运载车”(Bren Carrier),是一种小型履带式车辆,因其可靠性和灵活性而深受英军士兵的喜爱。在整个战争期间被改装成多种版本,其中甚至有一种配备了火焰喷射器。
为了弥补丘吉尔步兵坦克装甲在面对德国反坦克炮弹时防护不足的缺陷,车组成员们不在他们的座驾上覆盖履带板。
格拉斯哥高地人第2营的美制M3A1半履带车,1945年4月14日于尔岑地区OF-6磅炮,所属单位不详,1945年4月14日施塔登森村冷溪近卫团第4营的丘吉尔Mk.IV步兵坦克,1945年4月14日施塔登森村与此同时,由彼得斯上尉(Peters)指挥的德军第106装甲掷弹兵团和古斯塔夫·瓦勒少校(Gustav Walle)指挥的“大德意志”装甲猎兵营从北部向施塔登森逼近。他们也没有料到会在自己的阵地附近会发现英军,尤其是因为才刚刚发动目标沃尔夫斯堡西南方向不伦瑞克的攻击。这支德国纵队由大约30辆装甲车辆、近70辆搭载装甲掷弹兵的Sd.Kfz. 251半履带车以及4辆大众82型吉普车(Kübelwagen)组成。由于盟军飞机无处不在,德国人只能在夜幕降临后才敢上路。1945年4月,“克劳塞维茨”装甲师的三号G型突击炮和豹A式坦克,斯塔登森地区4月14日至15日凌晨左右,德军纵队一分为二。不久之前侦察兵报告说,奈特尔坎普周边的村庄已被英军占领:此时撤退为时已晚。装甲掷弹兵接到命令攻占奈特尔坎普,而坦克则向小博伦森村(Klein Bollensen)进发。半小时后,德军开始突袭奈特尔坎普,为数不多的英国哨兵被打得措手不及,但还是发出了警报。街道上挤满了车辆,英军士兵被惊醒后,慌忙抓起武器。一些人跑向自己的车辆,另一些人则在建筑物的窗户边就位,准备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