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荣碧
中风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疾病,广大基层医师及中老年人应当掌握一些识别中风、抢救中风的基本知识,发现前兆应及时就医。以下是脑中风者需要掌握的几个要点,关键时刻能救命。
中风有“三高”特点
(1)发病率高:我国每年新发病例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每12秒就有一人罹患中风,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
(2)死亡率高:我国每年因中风导致死亡150万人,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根据第三次我国居民死因调查结果,中风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高于日本的3倍多,是国内位居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位死因。
(3)致残率高:根据国内有关统计,现幸存中风病人8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 自理,致残率高达65%。
中风前兆须警惕
遇到下列情况,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1)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或突然一只眼或双眼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
(2)突然看东西呈现双影,常伴有眩晕;
(3)突然一侧手、脚或面部发麻或伴有肢体无力,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
(4) 突然说话舌头发笨、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常伴有面、舌、唇的麻木感;
(5)突然眩晕、恶心、呕吐、心慌、出汗, 常伴有耳鸣或听力改变;
(6)没有任何预感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
(7)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
(8)全身疲乏无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或突然出现打呃、呕吐等。
把握溶栓治疗时间窗
由于缺血半暗带和中心坏死区是一个动态的病理生理转化过程,故缺血性中风患者脑组织的病理损伤常呈渐进性发展,病变周围的缺血区域或水肿区域经过适当地治疗后其功能可恢复正常,这些区域叫做“半暗带”。
临床观察表明,对缺血性中风治疗的关键是改善半暗带,基本措施是溶栓治疗。由于溶栓治疗在时间上有限度,从而形成了“时间窗”。因此,能否把握住时间窗,也就成了中风救治成功与否的根本前提。
大量的研究证明,溶栓治疗最好是在中风发生的1~3小时以内进行,最迟不得超过4.5小时。否则,迟于4.5~6小时才开始溶栓治疗,就会弊大于利。
所以,当具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短暂脑缺血发作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至具有卒中单元的医院及早开展溶栓治疗,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控制血压
血压升高是中风患者的常见症状,但对中风急性期血压升高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论。
一般认为,中风早期过于积极的降压治疗会给患者带来危害。这是由于在缺血性中风早期,在其脑梗塞中央的外围有一圈尚有神经细胞存活的半暗带,需要被动地依靠较高的血压来维持血液供应。
如果此时过度降压,必将影响该处的血液灌注,使梗塞面积扩大。当然,血压过高也是不行的,过高的血压可进一步加重患者脑部的缺血、缺氧状态,使脑梗死面积扩大,甚至可能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升高,而使患者处于危险中。
出血性中风也是如此,过高、过低的血压对患者都是不利的。所以,中风早期必须加强血压管理。
专家建议,以往有高血压病史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60~180mmHg/100~105mmHg;有高血压病史的出血性中风患者,则应将血压控制在150~160/90~100mmHg为宜。
控制血糖
血糖增高在中风患者中常见,大多数为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增高对中风急性期可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一方面高血糖本身所致乳酸生成过多可引起脑损伤加重;另一方面高血糖可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和携氧能量下降,由此进一步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和水肿,导致脑损伤程度加重,甚至引起颅内压明显升高而威胁患者生命。
研究表明,当平均血糖>8mmol/L时, 患者的预后较差,而将平均血糖浓度控制在4~5mmol/L时,患者的预后较好。所以 在中风急性期一定要密切监测血糖,一旦血糖>8mmol/L, 就要及早给予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使血糖降至3.9~6.1mmol/L 的安全范围内,以改善患者预后。
24~48小时内给予抗血小板
预防血小板凝集可以避免中风再次发生,是降低中风复发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因此, 只要中风患者无禁忌证,就应在发病后24~48小时内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和氯吡格雷等。一般首选阿司匹林,推荐剂量为每日150~300mg,分为2次服用,4周后改为每日75~100mg,每日1次的预防性剂量。也可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每日各75mg,1次口服,4周后停掉氯吡格雷,单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
重要声明
官方微信服务号|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官方网站|中国社区医师网
基层卫生|全科发展|健康科普|医防融合
基层诊疗|中医中药|项目活动|继教培训
全新改版,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