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逊

文摘   2024-09-07 05:06   加拿大  

米逊 --彼岸31

“你们是来忏悔的吗?”一声温和的男中音在空荡的院落中响起。

“我们来游览的。”与我们同行的一位女士用英语作答。

那位中年修道士微笑着指指身后,示意从那里可进入教堂。

这是前不久在米逊(Mission)西敏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的一幕场景。

米逊是温哥华以东70公里处的小城,常住人口4万出头,属于“菲沙河谷地区”。西敏修道院占地70多公顷,建筑比较新,有现代北欧风。院里有寄宿制的高中和大学神学院,还有农场,僧侣们自己耕种,食物大部分自给。

国外也算去了不少地方,教堂进去的多,有时一个城市要看两三个,但参观修道院还是第一次。

修道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早期,起初是为修道士或修女提供隐居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了宗教、文化和慈善事业的中心。教堂作为基督教的核心场所,历史更为悠久修道士(Monk)是进入修道院修行的人,他们发誓绝色绝财绝意,终身不娶,在修道院中生活。修士(Friar)则是指修习教义的人士,也是天主教男性修行者的称呼,但并不属于神职人员。

参观米逊小镇、打卡网红餐厅后,我们一行四人在午后来到这山谷台地中的修道院。随后也来了一辆车,是在这里读书或工作的女儿带着父母过来。

教堂空间宽敞,窗户与众不同,整洁的长椅,精致的浮雕,墙上亮着的长明灯,肃穆的围氛弥漫其间。在角落有忏悔室,暗暗的,看不清里面情景。

‌‌忏悔,是检过悔罪,以求宽宥。笔者听说“忏悔”一词是在文革初期横扫“四旧”时,说法国作家卢梭写的《忏悔录》是大毒草。半个多世纪过去,竟然还没有读过此书,很是惭愧。

返回温哥华之前,又去了菲尔河谷,让人联想起西欧大陆的风光,看到了曾在小说中读到过的场景。流连往返中,脑海里却依然想着这一句话:“是来忏悔的吗?”

注:《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晚年写成的自传,从54岁开始写作,前后4年方告完成。书中历数了卢梭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书名为“忏悔”,实则是“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天地孤旅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借诗仙李白之语作开场白,借此一角,闲情偶寄,分享见闻,品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