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NETs 是中性粒细胞在受到病原体、细胞因子、免疫复合物等刺激时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方式(NETosis)过程中释放到细胞外的纤维状结构。
组成成分:主要由 DNA 骨架、组蛋白以及多种中性粒细胞颗粒蛋白组成。其中,DNA 为 NETs 提供了结构基础,组蛋白具有抗菌活性,能够直接杀伤病原体;中性粒细胞颗粒蛋白包括髓过氧化物酶(MPO)、弹性蛋白酶、组织蛋白酶 G 等,这些蛋白赋予了 NETs 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杀菌、调节炎症反应等。
NETs 促进促转移生态位中B 细胞扩增
实验模型构建:使用卵巢癌小鼠模型(如通过向小鼠卵巢囊内注射 ID8 细胞构建),包括 NETs 形成能力正常的小鼠和 NETs 缺陷的小鼠,以及通过药物(如 GSK484 抑制 PAD4)处理的小鼠模型,还涉及多种细胞系(如 ID8、BPPNM)和不同基因型小鼠(如 muMT、VertX、CD45.1、Il10 - KO 等)进行实验。 NETs 对促转移生态位中 B 细胞数量的影响:在卵巢癌小鼠模型中,对比和小鼠,发现肿瘤形成三周后,两组原发肿瘤大小无显著差异,但小鼠网膜中脂肪相关淋巴样聚集体(FALCs)显著增大,其中 B 细胞数量增加最为明显(增加 4 倍),而小鼠中 B 细胞数量无显著增加;使用药物抑制 NETs 形成后,B6 小鼠网膜中的 B 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进一步证明 NETs 可增加前转移网膜中的 B 细胞数量。
不同类型 B 细胞特征及分布:在健康小鼠中,约 50% 的网膜 B 细胞为 CD43⁺,多数为 IgM⁺IgD⁻且 B220⁺;在肿瘤小鼠中,CD43⁺网膜 B 细胞数量增加,比例略有下降,而 CD43⁻ B 细胞数量在两组肿瘤小鼠中均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在不同组织中,CD43⁺和 CD43⁻ B 细胞的变化趋势不同,如在肠系膜和脾脏中变化不显著,在肿瘤小鼠腹腔中 CD43⁺ B 细胞数量减少。 NETs 对 CD43⁺和 CD43⁻ B 细胞的影响差异:通过药物抑制 NETs(如 GSK484 处理)和使用不同肿瘤模型(如 ID8、BPPNM)实验发现,无论肿瘤细胞来源和突变情况如何,CD43⁺ B 细胞对 NETs 更为敏感,在 NETs 存在时其数量增加更为显著;在人类早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患者的组织中,CD43⁺ B 细胞比例也显著增加,同时伴有 NETs 形成,进一步表明 NETs 优先增加先天样 CD43⁺ B 细胞。
NETs 对 B 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影响:通过体内 BrdU 掺入实验和体外 CFSE 染色实验发现,在卵巢癌小鼠模型中,网膜中的 B 细胞增殖不明显,且体外实验表明 NETs 刺激不会增加 B 细胞的增殖或存活,提示 NETs 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增加网膜中 B 细胞数量。 NETs 诱导 B 细胞迁移的机制:通过将 B 细胞过继转移到不同处理的小鼠(如 muMT 小鼠)体内实验发现,NETs 可促进 CD43⁺ B 细胞从腹腔向网膜迁移,而对 CD43⁻ B 细胞迁移影响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NETs 可诱导网膜间皮细胞表达 CXCL13,而 CD43⁺ B 细胞表面 CXCR5 表达水平较高,且肿瘤小鼠网膜中 CXCL13⁺细胞增多,抑制 NETs 形成可降低 CXCL13 表达,表明 NETs 通过诱导 CXCL13 表达吸引 CD43⁺ B 细胞迁移至网膜。
B 细胞对前转移网膜中 T 细胞组成的影响:在卵巢癌小鼠模型中,和小鼠网膜中总 T 细胞数量均增加,但小鼠中调节性 T 细胞(Treg)数量和比例增加更明显,Th1 细胞比例降低,导致 Treg/Th1 比例显著升高;使用药物抑制 NETs(如 GSK484 处理 B6 小鼠)可降低网膜中 Treg/Th1 比例,且在 muMT 小鼠中 NETs 对 Treg/Th1 比例的调节依赖于 B 细胞存在。
CD43⁺ B 细胞的功能验证:通过向小鼠过继转移不同类型 B 细胞实验发现,CD43⁺ B 细胞可增加前转移网膜中 Treg 数量和 Treg/Th1 比例,而 CD43⁻ B 细胞无此作用;在 muMT 小鼠中,接受 CD43⁺ B 细胞的小鼠出现网膜转移,而接受 CD43⁻ B 细胞或无 B 细胞的小鼠未发生转移,表明 CD43⁺ B 细胞可促进网膜转移,且这种作用与增加 Treg/Th1 比例有关。
NETs 对 CD43⁺ B 细胞 IL - 10 表达的影响:在人类早期 HGSOC 患者网膜组织中,部分患者的 CD19⁺CD43⁺细胞可检测到 IL - 10;在小鼠实验中,小鼠肿瘤相关网膜中 CD43⁺ B 细胞的 Il10 mRNA 水平升高,而 CD43⁻ B 细胞无明显变化;通过使用 Il10 - eGFP 报告基因小鼠发现,肿瘤小鼠网膜中 CD43⁺ B 细胞中 Il10 - eGFP⁺细胞比例增加,且 NETs 可在体外刺激 CD43⁺ B 细胞表达 IL - 10,但对 CD43⁻ B 细胞作用较小。
IL - 10 在 CD43⁺ B 细胞促进转移中的作用:通过向 muMT 小鼠过继转移野生型或 Il10 - KO 的 CD43⁺ B 细胞实验发现,野生型 CD43⁺ B 细胞可增加网膜中 Treg 数量和 Treg/Th1 比例,促进转移,而 Il10 - KO 的 CD43⁺ B 细胞无此作用,表明 CD43⁺ B 细胞产生的 IL - 10 可增加前转移网膜中 Treg/Th1 比例并促进转移。
NETs 对 BCR 信号通路及相关分子的影响:NETs 刺激可诱导 CD43⁺和 CD43⁻ B 细胞中 BCR 复合物重排,以及 ERK1/2、p38 MAPK 和 NF - κB p65 磷酸化;但在 CD43⁺ B 细胞中,NETs 可促使 CD22 聚集,抑制 CD22 与 SHP - 1 的结合,降低 SHP - 1 磷酸化(Tyr564),从而增加 SHP - 1 底物(如 BLNK、SLP - 76 和 STAT3)的磷酸化,而在 CD43⁻ B 细胞中这些变化不明显。
SHP - 1 抑制对 IL - 10 产生的影响:使用 SHP - 1 激动剂 SC - 43 处理细胞发现,其可抑制 NETs 诱导的 STAT3 磷酸化,并部分阻断 NETs 对 CD43⁺ B 细胞 IL - 10 产生的刺激作用,表明 NETs 通过抑制 SHP - 1 活性部分刺激 CD43⁺ B 细胞产生 IL - 10。
NETs 对 B 细胞中 ROS 产生的影响:NETs 刺激可显著增加 CD43⁺ B 细胞中的总 ROS 和线粒体 ROS 水平,而对 CD43⁻ B 细胞无明显影响;使用 ROS 清除剂 N - 乙酰半胱氨酸(NAC)和线粒体氧化还原抑制剂 MitoQ 可分别抑制 NETs 诱导的总 ROS 和线粒体 ROS 增加;同时,NETs 刺激可诱导 CD43⁺ B 细胞中多个氧化应激反应基因表达上调。 ROS 在 IL - 10 产生中的作用:通过 “生物素转换” 方法检测发现,NETs 刺激可增加 CD43⁺ B 细胞中蛋白质 S - 亚硝基化水平,且 NETs 刺激后 CD43⁺ B 细胞中氧化型 SHP - 1 水平增加;使用 NAC 处理可抑制 NETs 诱导的 CD43⁺ B 细胞 IL - 10 产生,表明 ROS 参与 NETs 诱导的 SHP - 1 氧化和 IL - 10 产生过程。此外,NETs 中的蛋白质(如 MPO 和组蛋白)可诱导 CD43⁺ B 细胞产生 ROS、蛋白质 S - 亚硝基化和 IL - 10,且 NAC 可抑制这些诱导作用,进一步证明 NETs 通过增加 ROS 诱导 CD43⁺ B 细胞产生 IL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