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必读!减重患者的日常管理:生活方式干预全攻略

健康   2024-12-15 17:42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在对抗肥胖的战斗中,生活方式干预是医生手中的一把利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1]和《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2]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指导,从饮食管理到社会心理支持,每一环节都是减重成功的关键。本刊特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孙宇教授深入解读指南中关于生活方式干预的核心内容,为医生提供实用的日常管理策略,帮助患者实现健康减重。



孙宇 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科研处副处长

  •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胰岛调控与再生医学学组、营养学组委员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神经与内分泌学组委员

  • 山东省医学会临床营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山东省医师协会减重与糖尿病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 山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

  •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骨干)、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13项纵向科研课题

  • 荣获山东省省级科研奖励5次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胰岛素分泌新星奖

  • 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件、转化1件

  •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4篇,中华A类核心期刊论文2篇主编著作1部

  • 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肥胖与能量代谢等领域



饮食管理





饮食是减重计划的基石。根据指南,我们应建议患者采取限能量饮食,控制每日能量摄入,同时保证营养均衡(表1)。限能量饮食通常限定女性1200~1500 kcal/日,男性1500~1800 kcal/日,或在预估个人能量需求基础上减少500 kcal/日或750 kcal/日或30%的能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推荐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40%~5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5%~20%。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低脂奶制品等)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这种饮食模式能有效降低体重、脂肪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征组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除了限能量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高蛋白饮食也是可选方案(表1)。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通常是指每天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占每天总能量20%~40%的饮食模式,而高蛋白饮食则指每天蛋白质供能比超过每天总能量的20%。这两种饮食模式都能有效降低体重,改善血糖、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此外,进食方式和进食时间同样是影响减重的重要因素。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饥饿感和食欲,减少过量进食的可能性。建议患者定时定量进餐,避免长时间禁食后的暴饮暴食;同时进食速度也应加以关注,细嚼慢咽不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以增强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夜间进食或睡前进食也是导致体重增加的潜在因素。晚上活动量减少,新陈代谢率下降,摄入的热量更容易转化为脂肪储存。因此,建议患者尽量避免在晚上特别是睡前进食,以减少额外的热量摄入。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定期评估饮食干预的效果。根据指南,饮食管理的意义不仅在于减少能量摄入,有效减轻体重,而且能够改善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问题。

表1. 体重管理的常用饮食策略汇总



运动干预





运动不仅有助于减重,还能提升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指南推荐患者在减重期间,成年人应该每周进行150~420分钟的有氧耐力运动;在体重维持阶段,应该每周进行200~300分钟的有氧耐力运动,如步行、骑车、游泳等持续性、有节奏的、运动大肌肉群的运动。

此外,力量抗阻训练和拉伸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静态或等长抗阻运动如站立踮脚、贴墙站马步,每次持续2分钟,运动12~15分钟;动态抗阻的力量训练如深蹲、卧推、引体向上、哑铃训练等,建议每周2~3次,针对主要肌群,采用个人最大负荷强度的50%~70%,每组肌群抗阻训练重复次数需循序渐进,以达到主观疲劳水平为适量。

运动干预在是长期体重管理中综合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有监督或无监督的锻炼、职业活动、家务、个人护理、通勤和休闲活动。尽管单纯运动只能达到轻度的体重减轻(体重约下降2.4%),但运动在长期体重维持和生活质量维持时不可或缺,在减少肥胖相关代谢及心血管并发症中存在额外获益。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关节等运动器官的保护,严防运动相关损伤,影响运动干预效果。



行为管理





行为改变是减重过程中的一大挑战。肥胖症的行为干预方式主要包括:(1)行为技能训练:辅导有效的应对压力技巧,避免因情绪波动导致过度进食。训练正念饮食,提高对饥饿和饱腹感的感知能力;(2)目标设定与追踪:与患者共同设立短期和长期减重目标,定期进行进度评估,强化正面反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结构化的行为治疗计划已被证明能有效减轻体重,医生应考虑将其纳入患者的管理方案中。自我监测可以帮助患者确定自己的饮食模式,也可以帮助患者选择减少热量摄入的目标。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充足睡眠、减少熬夜。建议患者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利于激素平衡和新陈代谢。习惯养成过程中需要重视高频率的面访、个体化治疗以及体重减轻长期维持的重要性。



社会心理支持





情绪和心理状态对减重有着重要影响。肥胖人群往往因体型和外观变化及其躯体并发症产生自卑、自责等负面情绪,部分甚至出现抑郁症或双相障碍,进一步加重进食紊乱,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心理评估是肥胖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必要时应配合药物、心理、认知行为治疗。

强调家庭在患者减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一起准备健康饮食、进行户外活动。研究显示,以家庭为基础的行为体重管理有利于帮助患者形成良好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可能带来5%~20%的体重减轻。建议患者参与减重支持小组或社交活动,与其他减重者分享经验和心得,获得情感支持和动力。



总结





减重患者的日常管理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过程,涉及饮食、运动、行为和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作为医生,我们的角色不仅是提供治疗建议,更是患者减重旅程中的支持者和指导者。通过遵循指南的指导,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方案,帮助他们实现健康减重的目标。让我们携手患者,共同打赢这场对抗肥胖的战斗!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4; 23(10): 1237-1260.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4; 40(7): 545-564.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国际肝病
感谢您关注《国际肝病》微信新媒体!我们每天会为您提供国际肝病专家访谈、专家论述、会议报道、指南解读、最新资讯等精彩内容,第一时间分享肝病领域在科研及临床中的国际最新进展。“同步传真国际肝病进展”,关注微信即刻完美实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