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守护,筑梦未来——记北京协和缓和医学中心进修实践分享

文摘   2024-10-11 20:01   北京  

“缓和医疗不是坐以待毙,而是积极主动出击,与死神争分夺秒,让患者和家属生死两相安!幸运的是,我是其中的一名战士!更为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宁晓红主任和郑莹护士长带领的优秀团队,迅速提升了我的战斗素养,使我更加自信、勇敢地投身于这场生命守护战。”

来自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病房的张丽英护士,近日分享了自己在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充实而精彩的求学片段和返院后的实践经历。


初心驱动,进京求学

2024年6月,带着在缓和医疗学习和工作上遇到的困惑,我来到了梦想之地、医学界的殿堂——北京协和医院,参加中华护理学会缓和医疗专委会的专科护士培训。

在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日常包括门诊、会诊和共管等多样化工作。我特别欣赏的是每天的早交班,它是智慧的碰撞、团队协作的展现,也是个人专业素养提升的宝贵时刻。交班按照一个明确的流程来执行工作:从病史汇报到讨论、分析、决策,再到执行、评价、反思、总结,以及持续的改进和升级。这确保了我们的服务尽可能达到最佳状态。早交班不只是信息交换,它是我们专业成长的驱动力,推动我们不断追求服务质量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得以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在经验的分享中相互成长,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面而细致的缓和医疗服务。

早交班后,跟随老师们进行全院会诊,搭建起业内医患沟通的桥梁,为原团队解决以下问题:1.重病/痛苦末期患者病情沟通、治疗方案决策困难;2.疼痛及各种症状的控制及处理;3.需要护理照护方式方法的具体指导;4.对有创救治措施的疑问解答;5.心理、精神痛苦、情绪疏导;6.患者及家属的哀伤辅导等。

从医14年,我第一次跟随医生下缓和医疗门诊。在这个神奇的门诊中,我感受到了医患之间温暖的爱在彼此心间流淌。宁晓红主任亲自起身开门迎接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看完后又起身相送。面对家属代诊询问医疗决策、开药、询问护理对策或哀伤辅导等,情到深处,家属潸然泪下。我们在场的陪伴,一个轻拍,一个拥抱,为深渊里的人带去了慰藉。

老师们无时不刻都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患者情绪不稳定时,老师会拍拍她的肩膀,或送上一个温暖的拥抱;去其他科室会诊,我还在纠结蹲不蹲的问题,老师二话不说就蹲下去了,我也自然而然地蹲下去了。宁主任团队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把缓和医疗理念植入了自己的大脑。在这种触动之下,我绘制了下面这张协和缓和医疗人形图



培训期间,协和医院的老师们总是想方设法为我们创造优越的学习条件,资源共享,倾囊相授。此次培训中,我们便经历了院内学习——理论授课加临床实践,院外学习——链接资源,生前预嘱及医联体的参观;国外授课——引进专家,学术交流三种模式。



宁晓红主任和郑莹护士长分别给了我们一个锦囊。宁晓红主任的锦囊:我们要当第三只眼,跳脱出来,宏观地看待问题;要学去当扩音机,服务好每一位患者,做出品牌;要做好缓和医疗宣传,把蒲公英的种子播撒下去,年轻一代就是我们的希望。

郑莹老师的锦囊是给予护士人员的,一定要清楚护士的根,深耕自己才是最好的破圈。认知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不要以善小而不为,要时刻去寻找生命的平衡点。


返院实践,从身边做起

“理论千百遍,不如实践过一遍。”带着老师们赠予的锦囊,我回到厦门。

返院这两个月来,在医院团队大力支持和协和老师们神助力下,我参与服务过的几个经典案例。


案例一

男性患者在医院去世,我用休息时间给他的妻子做了1小时41分钟的哀伤辅导。这位阿姨特别感动,她说:“在叔叔走后,很多人来家里,但是却没有人敢和我聊叔叔。和你聊完之后,我心里舒坦多了。”

案例二

进修前我持续跟进将近一年的一位患癌阿姨。进修返回后,我隔天就去探望她,为她评估疼痛,和原治疗团队讨论止痛方案,交代家属注意观察她使用吗啡后起效时间,给予家属吗啡、疼痛宣教等。当我了解到阿姨想回家,我和她家人召开了家庭会议,家属担心阿姨痛苦的死在家中,所以拒绝了。最终,阿姨在家人陪伴下,在病房中舒适、平静的离世。缓和医疗工作没有成功与失败。患者和家属在了解到自己的权力以后,可以选择拒绝插管,拒绝有创治疗,安详离开;医护人员尊重和接受家属的选择,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症状,这便是全力以赴了。

案例三

ICU中一位患者心脏骤停,门外走廊中,患者妻子嚎啕大哭。我告诉她,人的听力是最后丧失的,如果想对老公说什么,此刻进去他还听得见。于是,我陪着妻子和女儿走进ICU病房,按照郑莹老师教导的,去引导她和患者进行最后的四道人生。她抽泣着说:“老公我爱你!对不起,我们下辈子继续做夫妻,我会好好把闺女抚养长大,你安心地走好!”患者离世后,母女俩走出ICU,我说“谢谢你”。

案例四

护士为ICU里面的老奶奶梳妆打扮,去见自己的爱人。我想,爷爷喂的糖肯定特别的甜。左手医学,右手缓和医疗,比翼齐飞!这一幕让我们见证到了世间美好的爱情,感受到了ICU的那一份宁静与温暖。让我想起郑莹老师说的,当护理的基础之上,加点人文,就有了舒适护理。

宁主任曾经说:“逝者三分安,留者七分宁;逝者七分安,留者十分宁。”万万没有想到,经过培训,我返回医院后,在实践中也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实现这么美好的画面。我想,宁主任、郑莹老师团队的精神已然悄然注入了我的体内,我在模仿着她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不再怀疑自己,更多的是切身感受到宁主任团队为何这么争分夺秒地工作,生怕迟一点,患者就逝世了,也理解了为什么宁主任有时候三更半夜都会在给原团队打电话去确认患者的一个病情。

有一天我下夜班,听上夜的护士说,ICU又有一位猝死的中年人,医护将他转到急诊病房,给予亲人时间和空间进行告别仪式。这让我内心欣慰无比。缓和医疗理念慢慢在急诊人心中指路,为我们的团队点赞!


积极分享,做好缓和医疗理念推广

去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学习之前,我的想法是,急诊谈缓和医疗,总会被人误解,人们都在救死扶伤,而缓和医疗像黑白无常一样,要带走患者。学习后的某一天,我恍然大悟,急诊虽然是救死扶伤,但医学总有局限性。我们无法阻止患者逝去,也无法阻止患者器官衰竭,穷尽了一切的办法,却只能做到症状控制,这恰恰符合了缓和医疗理念。

学习回来后,我经常阅读郑莹老师赠予法宝——《缓和医疗宣传手册》,在通俗易懂的册子里寻找到了很多缓和医疗的绝招,这些绝招不但指导了我,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科里人慢慢也接受了缓和医疗理念。

同时,我也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做起了缓和医疗的推广。

院内宣传得益于新加坡老师和宁主任分享的锦囊,他们十年磨一剑一步步走来的宝贵经验,给予了我有力的指导。

● 院外推广更多的做案例分享,我将“人生最后一次回家”的个案在福建省护理学会缓和医疗专业委员会个案分享会做介绍。未来还会继续把这些个案慷慨无私地分享给大家。

从京回来之后,我重新学习了宁主任的舒缓医学公益课,也把它推荐给全国叙事护理开拓者李春老师,以及身边想学习缓和医疗的医生、护士们,希望宁主任团队的智慧能够在五湖四海做到薪火相传。


安宁疗护之母西西里•桑德斯说:“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你到最后一刻仍然是那么重要。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这一生,我做过的最为正确的决定莫过于学习缓和医疗!为爱守护,筑梦未来,未来可期,愿我们人人享有缓和医疗,不管是患者还是家属,或是我们医护人员,我们都要各司其职,全力以赴!让我们的人生不留遗憾!

校对:姜军

编辑:马子晴  祝家莹

审核:孙晨晨

版式:吴向纯亦  王晓雅  

往期文章推荐

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开诊
足不出户,在家就能看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专家啦!
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团队能提供哪些服务?
好消息!安宁系列教学视频免费看啦!
生命临终前后,患者需要什么,家属又需要做些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告诉癌症患者实情?
遗嘱的订立形式和订立要求
安宁缓和医疗系列视频在线看啦!

了解安宁志愿服务,请看视频

           

本文章中所有照片归“北京协和安宁志愿团队”所有,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

谐和安宁Harmony Hospice
北京协和安宁志愿团队正式成立于2013年2月,是北京市第一个以舒缓医疗理念为核心的志愿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