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人民当家作主的圣殿

时事   2025-01-10 13:00   北京  

开栏语

溯历史长河,觅山城遗韵。新中国成立后,为“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重庆新建了一批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如: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我国20世纪经典作品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大田湾体育场、西南地区第一家综合性博物馆西南博物院、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岩革命纪念馆……这些设施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还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重庆的城市地标。

穿越时光隧道,漫步山城街巷。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传统与创新融合,每一座建筑仿佛都在诉说着一段难忘的岁月。自即日起,本报推出《寻踪觅迹·渝城记忆》栏目,依托重庆市档案馆馆藏珍档,带您走进渝城那些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地标建筑,探寻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


1954年2月,马鞍山巅,一座属于人民的雄伟殿堂向重庆市民敞开大门。当人们步入其中,它那气势恢宏、巍峨壮丽的形象,让人眼前一亮!这,便是如今重庆人民心中不可替代的城市地标——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从一片荒地到重庆的城市记忆,大礼堂的建设之路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让我们把时间拨回1949年……


设计方案险成沧海遗珠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西南大区开始运作。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1953年2月改称“西南行政委员会”)驻地,重庆没有一个能够容纳较多人集会的场所,在招待外宾、举办活动时经常受到限制。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邓小平要求“党政机关的办公楼要简朴、实用,尽量节约政府开支,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工农业生产,让人民群众‘休养生息’;并以充足的资金投入建造作为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及后来的人民代表大会主会场的大礼堂,这个大礼堂一定要雄伟壮观以重人民当家作主之威!”

于是,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拨款200亿元(相当于1955年流通的第二套人民币200万元左右),利用马鞍山的40多亩荒地,加上新征的50余亩土地,建设一座能够容纳4000人以上的大礼堂,以满足当时的客观需要。面向全市公开征集设计方案的工作也随即展开。

国营西南建筑公司设计师张家德克服听力严重退化等身体不适,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完成了大礼堂的设计稿。很多见过这份设计稿的人先是连声赞叹,继而又是一阵摇头。因为他们觉得这份设计稿很美,但刚刚迎来新生的重庆百业待举,它真能建造一座如此宏伟的建筑吗?审查方案的当天下午,张家德有事外出,当他赶回展厅时,发现墙上挂着的众多方案中并没有他的。原来,有人认为他的方案不切实际,在领导来审查前就已被撤下,这让他深感遗憾。

与此同时,由于方案征集不顺利,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段云感到十分烦闷。一天,他出门散步时不经意走到了马鞍山对面的一个工地上,刚好看到张家德带着几个年轻人一边翻着图纸,一边对着工地滔滔不绝地讲着什么。他们的工作热情感染了段云。他上前与他们攀谈后得知,张家德的大礼堂设计方案遭到冷遇,便请张家德晚上带着设计方案到他的办公室。当晚,张家德缓缓展开设计方案,段云先是一怔,继而欣喜不已,当即用电话向上级领导作了汇报。

这份在当时看来显得有些“不切实际”的方案,给西南军政委员会几位领导带来很大的惊喜。邓小平说:“这个方案气势超过美国国会大厦,又是富丽堂皇的民族建筑形式,建成后效果肯定好,肯定很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贺龙评价说:庄严、宏伟、大气!后来,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也通过书信表示:“感谢他(张家德)构思出来的大会堂既庄重、宏伟,又有磅礴的气势,一种可以雄踞百年的气势,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大会堂。”

1951年,重庆市地政局关于同意将马鞍山一带地皮拨给西南军政委员会行政处使用的函(部分)。  重庆市档案馆藏

1951年6月,在马鞍山的荒地上,重庆人民开始建设自己的殿堂。其间,建设者们遇到许多困难。首先是人手不足。当时工程技术人员紧缺,段云给重庆大学的领导打电话,希望能挑选几个优秀的学生,经过协调,调来了建筑等专业的学生,组建起一支技术管理队伍。二是施工力量缺乏。为了厉行节约,节省资金,大礼堂的施工没有外包给专业的建筑工程公司,而是从城市贫民、小商贩中招了一批人员,另抽调一批技术骨干,一边培训,一边上岗,作为施工队伍,仅有100余人。好在后来重庆各界群众和各机关工作人员纷纷来工地参加义务劳动,高峰时同时有1700余人。第三,缺乏开挖土石方的设备。为解决这一难题,贺龙从西南军区调来200余名工兵,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几经修葺彰显古典之美

1954年2月,大礼堂初步建成,西南行政委员会决定在全面投入使用前免费向社会各界开放3天。4月,大礼堂全面竣工,贺龙亲笔题名“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当月,大礼堂迎来朝鲜访华代表团。两年后,它更名为“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1954年4月竣工的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   重庆市档案馆藏

大礼堂甫一落成,就成为党和国家以及西南大区、重庆市人民参政议政、政务接待和重大集会演出的重要场所,作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辉煌见证,被称为“亚洲第一大建筑”。1987年,在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与伦敦大学编印出版的《比较建筑史》中,新中国当代建筑首次载入世界建筑史册的共有43项工程,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位列第二。2016年9月,它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能够蜚声海内外,与其建筑上的独特成就分不开。它是一座具有鲜明传统风格和强烈时代特征的大型建筑群,占地6.6万平方米,总高65米,由中心礼堂和南北翼楼等组成,其设计集北京故宫和皇家建筑之大成,但采用了全新的组合方式和构图法则。进厅的顶部参考了天安门的形式,而大礼堂的屋顶则以天坛祈年殿的三重檐攒尖宝顶作为“皇冠”,南北两翼配上柱廊式的长楼,并以不同形式的楼阁加以分割与收尾,具有故宫午门的特点,这是用超越古代皇宫的建筑作为人民群众共商国是的殿堂。从朝向来说,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又是“反传统”的。中国传统建筑多是坐北朝南,而大礼堂则是坐东朝西,这是因地制宜的结果。因为坐东朝西,其中轴线直指人民路与枣子岚垭路的交叉口,既维持了整个建筑居高临下的态势,又使建筑全部坐落在挖方区上,稳定、省钱,获得了建筑正面的最大纵深,既适应了庆典、集会等活动的需要,又使大礼堂获得最佳的观赏距离。整个建筑借助山势起高台,显示出人民当家作主的庄严与气势;中心礼堂净空高55米,内径46.33米,方底而圆顶,在阳光的照耀下,顶尖金光璀璨;建筑内部更有穹顶、彩画、行龙、花窗,金龙和玺彩绘游动于梁上,无不显示出庄重、喜庆的气氛。建筑群青瓦红柱,秩序井然,充满了中国古典建筑的法度之美。

在此后的日子里,大礼堂经历了岁月的变迁,倾听着人民的声音,见证着重庆的发展。它几经修葺,1997年,重庆直辖,市委、市政府采纳民意,决定拆除大礼堂围墙,建设人民广场,成为重庆的市政、文化、休闲广场,与人民大礼堂融为一体。

从过去到未来,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就像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些在党中央领导下,开拓于斯、进取于此的人们一样,深情地注视着脚下的这座城市,注视着在此安居乐业的巴渝儿女。看着他们从先辈们手中接过红旗,在这片两江交汇的英雄土地上,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号角声中,将红旗举得更加坚定,更加高昂!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1月10日  总第4237期  第四版










点击查看相关视频重庆记忆 |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人民当家作主的圣殿












往期推荐

01

毛泽东在我党历史的转折关头

02

严慈相济 大爱无边——周恩来与烈士子女

03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的日子

04

邓小平与十二大党章的诞生

05

从抗日救亡歌曲到新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




中国档案报
报道国内外档案行业重大新闻,国家档案局高端信息,各级档案部门工作动态信息、国内外档案界最新学术动态和技术成果,公布解密档案,传播中国档案文化,展示中国档案工作者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