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
近一个时期,天津市武清区法学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职能优势,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为抓手,建设法学会基层法律服务站点,聚焦基层治理和法治建设中的重点薄弱环节,动员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学法律工作者、志愿者等法治力量投身基层法治建设,为服务武清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学法律理论支撑和法治服务保障。“建设法学会基层法律服务站点,让优质的法治资源真正走进群众、服务群众,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武清区法学会专职副会长耿一博表示,“法律服务站点也是区法学会的基层法治观察点,可以及时捕捉基层法治需求,为精准开展法治服务提供依据。”
自今年年初,武清区法学会依托各镇街综治中心设立法学会基层法律服务站,并将功能延伸至村(社区)。截至目前,武清区已在29个镇街设立了法学会基层法律服务站,实现了全区镇街全覆盖、纵向两级全贯通的基层法律服务站点体系建设,所有基层法律服务站都被纳入本地区“一站式”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平台。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武清区委政法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三所联动”“三室联建”工作,全面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三所联动”是指依托镇街综治中心,推进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建设,有效整合基层法律服务站点等资源力量,常态化接待处理群众纠纷问题。“三室联建”则是将“三所联动”平台功能延伸至村(社区),推进警务室、调解室、法律服务室等“三室联建”,共同参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武清区法学会以镇街和村(社区)两级法律服务站点建设为路径,全面融入全区“三所联动”“三室联建”平台建设,积极组织包含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内的法学会会员、法律工作者进驻基层一线,参与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前不久,武清区东蒲洼街道亨通花园西社区就在基层法律服务站点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一起楼上居民管道堵塞导致房屋渗水的纠纷。由于整个楼门漏水问题严重,涉及住户众多,如何能提出一个满足所有当事人需求的方案成为社区面临的难题。考虑到案件具有一定特殊性,社区及时启动矛盾纠纷调处联动机制,组织东蒲洼街道司法所、法律服务站与亨通花园西社区居委会共同开展工作。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情况,法律服务站专家同社区工作人员、调解员共同从法律法规、睦邻关系等多方面,与居民多轮次展开沟通,引导居民从法理、情理的角度换位思考,最终促成居民达成一致解决意见。亨通花园西社区党组织书记兰犇表示,亨通花园西社区在矛盾纠纷调处联动机制的帮助下,解决了很多邻里间的“小摩擦”“小纠纷”,居民群众的“点滴小事”都变成了“幸福流水”。据介绍,目前,武清区法学会共聘请了20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涵盖了经济、行政、刑事、民商事、法律援助、劳动保障等各个领域。通过“首席分包制”,武清区法学会选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分片区入驻镇街法律服务站,灵活运用“驻点律师坐诊问诊”提供日常法律服务,“首席巡诊会诊”开展疑难问题咨询论证,有序高效参与基层法治实践。武清区上马台镇党委副书记刘涛涛告诉记者,“选派的专家很负责,态度诚恳,总能用一些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为群众讲明法律法规。我们进行矛盾纠纷调处时,有第三方一起参与,能够监督规范我们的行为和工作流程,也能为我们随时提供法律支撑和指导,真是让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据介绍,自武清区法学会基层法律服务站成立以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法律工作者们依托服务站平台开展各类法律咨询200余次,参与协助矛盾纠纷调处40余次,基层法律服务站也逐渐发展为法学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的重要工作平台。多年前,位于武清区的某企业退出本地经营后,遗留了土地、厂房、楼房等大量闲置资产。为有效解决类似问题,盘活存量资产,合理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武清区相关部门着手梳理本地区、本领域的闲置资产,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进存量资产盘活工作。
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也受邀参与其中,天津市法学会与武清区法学会成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联合专家组,共同就该项目资产盘活相关法律问题展开咨询论证。武清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顾亮告诉记者,从实地调研、调阅档案材料,到参与研判会议,参与咨询论证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不断寻找线索,反复推敲方案,最终确定了以保留地上物为基础的整改盘活路径,并就后续盘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社会风险以及如何防范风险提出相关法律意见建议。目前,该项目资产盘活正在依法有序推进中。近年来,武清区法学会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法学会“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精准服务法治需求,着力推动法学会工作与党委政府、政法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深度融合。目前,武清区法学会已建立起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全区重大复杂疑难问题的法律咨询论证机制,积极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聚焦当地“四个重大”问题进行“把脉问诊”,提出法律咨询意见。截至目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已接受委托完成天津市、武清区重大决策论证、重大风险防控等案件6件。此外,武清区法学会还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围绕金融、房地产、教育、劳动纠纷、企业破产重组等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重点领域,开展科学评估、深入研判风险点,提出合理合规的法律咨询建议。如针对今年8月国务院施行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武清区法学会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法治解读,并通过探讨招商引资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共性问题,从建设政策体系、提供投资便利、发挥关键作用、加强审查服务等方面,向市区两级党委政府提出了推动招商引资政策改革与优化的对策建议。目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已参与重大复杂疑难问题研讨会70余次,多条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八五”普法规划(2021-2025年)中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为了引导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武清区法学会推出“雍阳法苑”宣传教育品牌。该品牌以古时武清的别称“雍阳”命名,旨在通过“1+2+N”宣传体系,构建线上线下、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宣传矩阵,讲好法治故事,传递法治声音,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据介绍,“1+2+N”宣传体系是指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核心,全力打造武清版“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品牌,在乡村振兴、未成年人保护、婚姻家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多个领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方面,我们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与‘双百’‘基层行’等法治宣传活动融合,聘请包含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内的法学法律专家作为法治宣讲主讲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法学会法律服务站点平台,主动链接各政法单位、法学院校、法律服务机构等法治资源,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参与法治宣传活动。”耿一博说。在乡村,镇街法律服务站点收集群众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法律工作者开展法治宣讲,并现场就群众的法律问题答疑解惑。对《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物权编以及农村土地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全面阐释,通过大量生动实例,帮助群众理解,不断提升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意识。自法律服务站平台建成以来,各法律服务站结合各镇工作实际和群众法治需求,已开展普法活动90余场次。在学校,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充分利用时下热点、“开学第一课”等重要时间节点,走进学校,围绕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相关法律法规,就校园霸凌、网络信息犯罪、盗窃、毒品等犯罪中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进行以案释法,引导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在企业商会,武清区法学会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举办讲座,进行违法案例分析、法律政策宣传、企业疑难问题解答,有效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维护合法权益、防范法律风险、促进依法经营。2024年,武清区法学会先后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入武清区青年商会、杨村街道商会等地,与相关企业代表就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企业合法经营和风险防控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畅通法律服务渠道,为企业运行“把脉问诊”,打通服务民营企业“最后一公里”。耿一博表示,下一步,武清区法学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贴群众法治需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组织推进“双百”“基层行”活动向纵深延伸,真正将法治宣教工作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武清、法治武清贡献法治智慧和力量。《民主与法制》社是中国法学会主管的中央级新闻事业单位,拥有《民主与法制》杂志、《民主与法制时报》等传统媒体,以及民主与法制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