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秦岭生态,大咖们聊出了哪些“硬核”对策?

文摘   2024-10-25 21:11   陕西  


“培训会对于从事秦岭生态保护相关工作的从业者、管理者、守护者而言,机会难得、职责重大,意义非凡。”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桂维民在致辞中深情阐述。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的“龙脊”,更是维系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屏障。这座“中央公园”亟需人类的守护和精细管理,才能保障青山绿水的延续。


10月25日,西安。在亚行技术援助项目的支持下,主题为“秦岭国家公园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机制与策略研究”的培训会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会议内容深入探讨了秦岭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方法,为未来秦岭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提供了宝贵指导。


01
科学赋能生态保护:多方专家齐聚分享专业见解

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桂维民、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执行理事长李雪梅、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会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张剑博士(线上),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水生生物专家王开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吴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性别专家陈晓楠,西安交通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黄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淡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联合组长刘海龙(线上)、新西兰林肯大学教授Mick(线上),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业生态专家王新杰(线上),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线上)、专家学者、环秦岭周边景区负责人、部分村镇负责人代表、秦岭山区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等8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的李雪梅和黄会强主持,旨在通过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为秦岭淡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培养专业人才。

▲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桂维民

▲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执行理事长李雪梅

▲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黄会强

桂维民理事长在致辞中强调,秦岭生态保护不仅是生态系统平衡的需要,更是全社会的责任与使命。他号召参会者抓住学习机会,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运用到“保护大秦岭”的工作中,以实际行动支持秦岭生态保护的持续发展。


02
深入探讨保护价值与技术指南:专家解读秦岭生态保护之道


培训会上,王开锋研究员率先就《秦岭河流与珍稀鱼类的保护价值及意义》做了详细报告。他指出,秦岭地区是许多珍稀鱼类的栖息地,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水生生物多样性。王开锋建议,通过疏导与封堵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保护措施,同时强调公众教育在保护中的关键性,以增强民众对水生生态系统重要性的理解和参与度。

随后,张剑博士发表了《秦岭国家公园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技术指南》的主题演讲,系统性地分析了淡水生态系统保护的技术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创新建议。他表示,这些指南将成为从业人员的重要参考,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支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海龙副教授(上)与新西兰林肯大学的Mick教授(下)

在生态教育和游客体验方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海龙副教授与新西兰林肯大学的Mick教授联合发表了《发展国家公园解说、游客计划和基于自然的游客体验》的报告。他们通过理论结合实际案例的分享方式,阐述了生态教育在国家公园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优质的游客体验不仅能够推动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推动环保意识在社会中的普及。


03
多维度探讨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合作驱动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的重任不仅需要科研技术的支撑,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吴锋副教授提出的《秦岭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农村生活空间管理指南》,针对农村生活空间管理提出了科学化、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强调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以保护带动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同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陈晓楠副教授从性别视角切入,探讨了在生态修复项目中实现多元参与的重要性,提出社区建设应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和贡献,以保证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同步实现。

▲西安交通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的黄涛研究员(上)和北京林业大学的王新杰教授(下)

此外,西安交通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的黄涛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的王新杰教授分别在《秦岭淡水生态系统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和《秦岭水陆生态系统统筹保护与林下经济》两个主题中分享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以综合保护带动地方经济,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


04
共建秦岭生态未来:从培训到实践的共识

在培训会的互动环节中,与会人员围绕鱼类保护、景区河道防洪修复、生态补偿机制和乡村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进一步加强了秦岭生态保护的共识。参会者普遍认为,秦岭的生态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景区管理者与基层工作者纷纷表示,将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借鉴专家们的经验与建议,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生态保护工作的水平和专业性。


此次培训不仅为秦岭淡水生态保护的实际工作提供了前沿的技术支持,更促进了生态保护实践与理论的有效对接。与会者一致表示,本次培训会内容丰富、指导性强,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将成为推动秦岭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助力。

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秦岭作为“中央公园”的核心生态屏障,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次培训会不仅加强了从业者的专业知识,更强化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生态保护意识。未来,秦岭国家公园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和科研机构的投入,更需要每一位生态守护者的共同努力。以科学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念,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的秦岭,是每一位生态从业者的庄重承诺与使命。


END


监制 | 薛晓燕 李志维

审核 | 钟一 碧晗

排版 | 若琦



百年之后的时光回响:当鲁迅与长安再聚“大愚书店”!

一字万金留史迹,三秦千载忆陈仓:桂维民诗词赏析五首

高从宜:选择以“中国蜀道”命名,完全属于数典忘祖!

“书香延长,点亮未来”公益捐书活动盛大启动:延长县文化振兴的新篇章



秦智原
文化之美,精神之渊;冷静的思考,热情地生活。欢迎关注《秦智》杂志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