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7日下午,第十五期北京大学可视化发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课程设计汇报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举办。此次暑期学校主题是可视化宋代文化历史,由来自多学科背景学员跨学科合作完成课程设计。课程主持人袁晓如老师邀请了在可视化、艺术设计、历史人文研究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知名学者担任特邀嘉宾。
暑期学校课程设计汇报总览
本次暑期学校课程设计汇报由来自不同学院院系的老师讨论和指导,包括袁晓如(北京大学)、陈慰平(中央美术学院)、史睿(北京大学)、杨海峥(北京大学)、高柯立(北京科技大学)。课程设计汇报有更多老师及全体42位正式学员到场。共有8组课程汇报,课程设计内容包括楼钥、汴梁、书画、诗词、梦溪笔谈、宋瓷、苏轼、古籍刊刻。课程汇报介绍包括且不限于数据处理、设计探索、可视化呈现、总结展望等的课程设计工作流程。不同组别内容偏向各不相同,展现效果与形式精彩丰富。在每组展示汇报结束后特邀嘉宾根据每组不同从自身领域进行指导点评。
暑期学校课程设计汇报现场合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夏圭作品印章可视化设计
文物的流传经历是藏品编目和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研究器物本身乃至古代社会的重要信息来源。书画相较于其他文物有一种“优势”,藏家通过印鉴来表明自己曾经拥有、鉴赏过绘画作品。因此,该组希望通过分析绘画作品上的印章信息,重现文物的流传经历。
在可视化呈现方面,画面风格采用夏圭山水画的意象,以山为载体,表现不同朝代不同画作的印章体量。视觉整体风格以文人水墨黑白色为主,以涟漪的方式展现印章数量,并进行一定的交互。用户点击不同的山,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例如具体的藏家信息和流传路线。
通过对绘画印鉴的分析,夏圭作品的“大致足迹”是在江浙一带的著名藏家间流传,而后在明清时期进入北京,成为皇家收藏,最后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夏圭的作品流传有序,对研究宋代书画和我国古代收藏史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1:台北故宫博物院夏圭作品印章可视化设计现场
2:两宋古籍刊刻地图
该组从台北国图古代书目信息、《中国古籍总目》 古籍信息、现存中国汉文古籍之总目录中提取关键内容,通过绘制两宋古籍刊刻地图,直观地展示古籍刊刻的地理分布情况,分析各地刻书业的特点和差异,揭示出刻书中心的变迁及其原因。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出版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可视化设计中,有多次设计图稿的迭代,具体考虑由于两宋行政区划不一致,设置南宋北宋朝代切换,查看不同时期的情形。在北宋地图上投影具体的刊刻地,图形大小代表该地的刊刻书籍数量,鼠标悬停可查看刊刻地的具体信息。同时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北宋时期刊刻中心集中分布的路以时间轴展示按照庙号、年号、公元纪年进行分割;可自主定义时间段,查看该时期刊刻书籍的数量情况及空间分布状态。同时,按照书籍类目(经史子集丛)对刊刻书籍进行分类展示,通过颜色的差异性来展示不同的分类。此可视化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出版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2:两宋古籍刊刻地图汇报现场
3:宋代人物-楼钥交游网络可视化
人是历史的核心,人际关系的形成是历史运动的重要维度。从宋代开始,科举制造就了中国社会的高流动性,一大批寒门子弟登上政坛,高门大族谨慎维持着自己的影响,两方都需要利用同年、乡里、职务、学术、文学和政治等多种联系来营建自己的交际网络。该组针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以楼钥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他的交游活动进行考证,深入理解古代士人的人际关系特征。对三百多份楼钥的交游文献进行考证,确定其交游对象和交游时间,建立可视化分析系统,以支持领域学者从时间、空间、类型和籍贯等多角度分析楼钥的人际关系。
该组在可视化系统中获得学术见解,从空间上:临安和明州与其他地点明显不同,时间上:楼钥在绍熙年间最深入卷入政治,这段时间也是他成名的关键时期,交游对象的籍贯上:交游对象主要来自江南地区,特别是两浙路,其次是江南东、西路和福建路,而荆湖南、北路、京西路、广南东、西路的人几乎没有。这很好地体现了可视化的一个重要意义:发现了可以深入研究的新问题。
3:宋代人物-楼钥交游网络可视化现场
4:以故为新-宋诗沿袭唐诗可视化
沿袭唐诗是宋代诗学中的经典问题。如果考虑宋诗与唐诗的诗句在字数和用字上完全相同的情况,宋诗与唐诗重合包括宋诗诗句 8490 条左右,涉及宋代诗人 840 位左右,唐诗中被引诗句为 6700 条左右,涉及唐代诗人 507 人左右(吕继北 2023)。该组使用网络可视化等方式,表述宋唐诗之间的引用沿袭关系。也可以考虑同朝代之间的沿袭,除了句子为单元以外,不同程度的沿袭,以及时代、语况、情感等因素。通过探索唐宋诗人生卒年、诗歌总数、诗人之间发生的诗句引用次数等,探索在时间维度、诗人维度、诗歌维度、诗句维度上的数据比对与发现。呈现以故为新的主题。
以故为新沿袭唐诗是宋代诗学中的经典问题,从西昆体的盛行到梅尧臣和黄庭坚对“以故为新” 的发扬,这样的沿袭脉络往往幽微而隐秘。该组可视化了宋诗和唐诗诗句的相似关系,以探索宋人与唐人诗歌中千丝万缕的联系。
4:以故为新-宋诗沿袭唐诗可视化现场
5:《梦溪笔谈》知识传播可视化
《梦溪笔谈》各种知识与后世的读者以及他们的知识世界之间建⽴联系,不断发⽣变化,乃⾄⽣成新的知识。看似“毫⽆体系”的类⽬,以及条⽬间“缺乏必然的逻辑”,却通过各种⽂献的引述、编撰、再分类⽽⽣成新知,呈现出旺盛的⽣命⼒。随着知识的精确理解,《梦溪笔谈》中处于⽣成状态的知识得以定型,类⽬变得明确,这也意味着其活⼒的减弱。
在该组的设计中,“关系”是进⼊研究的突破口,将难以⽤⽂字表述的抽象复杂关系通过可视化的⽅式呈现,将更好地帮助历史学者讨论知识⽣成的相关话题。通过类别/主题变化看形成新的知识和变化。通过观察书籍的空间分布密集度,可以探索是否存在某时代集中关注某话题的情况。观察《梦溪笔谈》卷的引⽤次数,探索后世研究者更关注《梦溪笔谈》的哪些内容。观察引⽂如何对《梦溪笔谈》的条⽬进⾏排序,探索后世研究者如何思考⾃⼰的分类标准并重新建构分类体系。将这种难以⽤⽂字表述的抽象复杂关系通过可视化的⽅式呈现,将更好地帮助历史学者讨论知识⽣成的相关话题。
5:《梦溪笔谈》知识传播可视化汇报现场
6:苏轼咏竹诗词可视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不仅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还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一生经历三起三落,奔波途中留下很多故事和文字。宋神宗曾评价曰:“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豪放派代表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潇洒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人生榜样;非凡的文艺见解和不朽的艺术创作,为后代提供了用之不尽的精神宝藏。
该组从竹的情感意象出发,整理《苏轼诗词全鉴》:苏轼词可分为社会政事、饮食、哲理、赠答抒怀等类型意象属性:动植物、气候天象、山水等,其中植物的意象研究较多。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该组想探究,苏轼的精神与气质,与他诗歌中竹的情感意象的关系。项目通过对苏轼作品中竹林诗词的时空背景(在场性、季节性、创作情绪、创作时间、创作地点等)进行分析,尝试着探讨苏轼诗词的独特魅力,将苏轼对"竹"的情感意向可视化。
6:苏轼咏竹诗词可视化现场
7:宋代中外陶瓷器色彩美学可视化
该组数据来源于自卢浮宫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京都国立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多个世界著名博物馆的在线馆藏。数据集主要包含的是中国宋朝以及世界上同时期的藏品,通过数据探索,选定瓷器文物类别进行深入研究。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设计主要围绕着宋代时期的文化审美观,从地理和色彩两个维度来分析现有的文物数据。
在中华五色体系中,青蓝色作为法天象地的生命之色,在宋代受到人们的推崇,尤其反映在瓷器上宋瓷以纯净、素雅的美学理念闻名于世,其多采用青蓝色系的釉色和素雅的装饰,追求一种内敛、含蓄的美,借由海上丝绸销往海外。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由于产地和材料的不同,则更多采用是色彩艳丽、纹饰繁复的蓝釉陶器。瓷器的蓝,在不同国家之间呈现不同的审美趋势。该组以这一抹蓝色作为审美线索,对比宋代中外陶瓷器色系,探寻一种颜色代表了贸易传播和审美趋势的线索。从青花瓷到白瓷,构成了主题色上颜色渐变的序列,在序列中寻找颜色的意义。
7:宋代中外陶瓷器色彩美学可视化现场
8:宋代城池-汴梁布局溯源分析系统
该组针对于古代城市的现代地图复原问题做成了有效探索。城市地图是描绘城市选址特征、形态布局和结构功能的地图。 绘制地图的依据:索象于图:方志中有以古城为对象的舆地图等古地图; 索理于文:从叙述城市的历史沿革,考证城市地名与位置,探究城市的人物掌故以至坊巷俚语、市井轶闻,面面俱到,无所不有;索据于实:考古发现中的城市遗址与现代城市形态对比。
设计实现溯源交互地图系统,用户可以通过交互操作,直观地探索古代都城的布局和结构;选择性地深入了解特定区域或建筑。提升系统使用的直观性与互动性。系统全面整合了每一地理空间实体的研究信息,包括史料记载、研究文献考据、考古发现等,并且便于更新,为用户带来文献信息的整合与呈现。同时可作为研究的辅助工具,探索地图发掘各资料间引用、互证、相悖的关系,便于研究者高效获取研究文献与考据思路查证;同时,研究者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更深入探讨都城布局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等研究问题。
8:宋代城池-汴梁布局溯源分析系统现场
我们将在后续的公众号内容中陆续介绍各个设计课程设计分组的详细内容。相关研究内容还在继续研究发展中,如需引用请具体联系,也欢迎有兴趣的老师和同学联系合作(pkuvis@pku.edu.cn)。
欢迎大家关注北京大学可视分析微信公众号(VisualAnalytics),获取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