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期北京大学可视化发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第七讲-解析可视化方法-袁晓如

文摘   2024-08-29 10:01   北京  

7月12日上午,第十五期北京大学可视化发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系列线下课程中,北京大学袁晓如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专题讲座:解析可视化方法。讲座开始前,袁晓如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本次暑期学校线下课程的日程安排与课程要求。并让每位同学上台进行别有趣味的自我介绍,通过这样的环节让大家对彼此有进一步的了解。

可视化/可视分析

袁晓如老师首先列举了可视化的范畴,然后让同学们从CS-VIS / Art-Design / Humanity这三个不同方向思考对可视化的理解,并用一个词表达自己对于可视化的认知与理解,阐述了基于计算机的可视化系统是通过提供对数据的视觉表达形式来帮助人们更有效的完成特定任务,接着以可视分析模型逻辑图为例阐释出可视分析如何和知识产生关联。 

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定义

可视化的发展史

在计算机发明使用之前,人类在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可视化表达方式,比如⼿绘地图和图表、书籍插图、新闻报纸等,此后20世纪50-70年代又经历了可视化重⽣的发展。袁晓如老师讲可视化发展分为“史”前时代(1980'以前)——创始时代(1980'-2000')——分析时代/大众时代(2000'-2020')——智能时代(2020'-2040'),后又详细介绍了各国的可视化领域顶级会议的创建和发展历程,并展望了目前和未来二十年(2020-2040)可视化发展的智能时代的发展前景和方向,比如人工智能兴起及学科交叉,探讨了历史和未来发展中机器和人的关系。

可视化发展“史”前时代

分析与验证

What?Why?How?袁晓如老师需要大家理解分析三要素“对象-目的-手段”,抽象语汇可以避免受限于领域特定术语。接下来以全国⼗⼤考古新发现的案例诠释了分析验证的四个层级、方向性&范围以及验证方法。要求我们从单纯的追求量转而去寻找空间关系、网络关系与因果关系,是要拿着锤子找钉子还是看到钉子找锤子,只是不同的切入点。

分析三要素-目的

设计案例-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可视化展示

袁晓如老师介绍了第一个交互设计案例,提出领域情况-数据或任务抽象-可视化编码或交互用例-算法-衡量采纳的设计流程,阐述了从考古项目的原始数据属性到衍生数据属性,再到考古项目和各种属性的关系分析的可视化过程,并展望了文保和博物馆单位对数据可视化的需求。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设计案例-汉籍流传可视化中的抽象地图处理

以南宋刊本《东坡集》的流传可视化为例,介绍了数据收集与标注,流传轨迹与时间时间线可视化,同时也探讨了传统汉籍流传研究的挑战,即“缺少概览”、“检索不便”和“不确定性“。进而详细阐释了抽象地图和地理地图的可视化设计理念、要素构成和评价效果,展现出地理地图在精确反映地理信息和符合认知上的效果,以及抽象地图在层次空间概念展示和细粒特征揭示上的效果。

地理地图和抽象地图

设计案例-彩陶花纹分析

传统上考古学家手动筛选花纹,根据外观相似性和时空关系找出具有演变联系的相同主题花纹,通过⽂本记录整体演变趋势和成对外观变化。这个案例以PM-Vis,一个⽤于追踪和分析陶器花纹演变的可视分析系统为例,重点阐述了可视化分析评估-用户试验的效率和反馈情况。

彩陶花纹用户实验

总结

可视化领域为人文社科领域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供了高效且直观的数据洞察手段。将严谨的人文研究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是一个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领域。尽管当前数字人文学科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深入探索和完善的地方。袁晓如老师在课程中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展示了可视化看中国的成果和面向大众的可视化工具集(VTP),为大家分析如何开展可视分析+人文历史、可视分析+人文社科的研究,分解复杂的可视化方法,对接具体的需求挑战。

可视化看中国课程网页

VTP可视化工具集

欢迎大家关注北京大学可视分析微信公众号(VisualAnalytics)

获取最新消息

可视分析
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