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通知丨数字人文师资培训:基本方法与教学设计

文摘   2024-07-03 08:55   北京  


数字人文师资培训:

基本方法与教学设计


培训时间

2024年7月16日-7月20日


地点

山东·青岛

背景

作为在数字化时代应运而生的新兴学科,数字人文正以浪潮般的趋势推动传统文科研究的全面革新。目前多所高校获批建立数字人文专业,学科建设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构建多场景、高效能的交流平台成为学界普遍需求。


2024年5月30日,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数字人文专业建设交流会”(点击了解)在中华书局举办。来自全国各地12所高校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倡议建立“数字人文学科联盟”,打破各专业、学科、区域和单位的限制,推进单位之间的知识资源流通,为学者交流和成长提供丰富平台。


“数字人文”系列教材的编纂一直是联盟校关注的重点,现已启动编纂工作。作为联盟首次落实的阶段性成果,“数字人文”系列教材统稿会将于7月16日-20日在青岛举行。联盟以此为契机,同步推出系列培训计划,由联盟成员合作落实,服务有志于数字人文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高校师生。


“数字人文专业建设交流会”合影留念


本次培训主题为:数字人文师资培训:基本方法与教学设计。


授课专家主要为教材编委会成员,具备丰富的“数字人文”课程一线教学经验。授课内容立足体教材编纂的严密理论体系与知识框架,按照理论基础—基本方法—教学案例与设计—研究革新的逻辑,同时融入教师的编纂经验与思考。培训还将针对当前学科交流中的普遍性、共识性问题开展充分的交流研讨。


力求为学员提供完整清晰的理论架构与案例实践经验总结,从而为今后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提供扎实基础。



基本信息



主办:中华书局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承办: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协办:数字人文专业建设联盟(筹)、“数字人文”系列教材编委会

媒体支持:

清华大学《数字人文》集刊

DH数字人文(公众号)

古联数字(公众号)

经典古籍库(公众号)


基本信息


1. 培训名称:数字人文师资培训:基本方法与教学设计

2. 培训对象:从事或有志于数字人文研究的青年教师与硕博研究生、数字人文学科建设管理者。

3. 培训形式:线下研讨班

4. 限额:40人

 5. 地点:青岛恒星大酒店(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路588号)

6. 费用:

6800/人(含培训日午餐,其它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培训场所提一体化餐宿服务,包括各类房型及早晚自助餐,如需代订,请在报名表中登记。相关费用报到当日酒店统一收取并开票。







您能收获



  1. 建构数字人文知识体系框架。

  2. 掌握数字人文研究基本方法。

  3. 收获数字人文学科教学经典案例。

  4. 了解数字人文未来的革新趋势。

  5. 与同道学人共建“数字人文学术共同体”,获得长期学术成长平台支持。






详细安排




7月15日

下午

报到:领取物资、场地导览。


7月16日

Day1

上午:

  • 开班仪式:培训介绍、开班激励、认识彼此。

午间:

  • 圆桌餐自由交流。

下午: 

  • 概论:数字人文的历史沿革、发展演进与基本理论(邱伟云,南京大学)


7月17日

Day2

上午:

  • 数字人文基本方法(一):人文研究方法的数字化转向(严程,清华大学)

午间: 

  • 圆桌餐自由交流。

下午: 

  • 数字人文基本方法(二):计算语言学与语料库基础(左家莉,江西师范大学)


7月18日

Day3

上午:

  • 数字人文教学案例(一):历史教学与数据库建设(张燚明,中国人民大学)

午间: 

  • 圆桌餐自由交流。

下午: 

  • 数字人文基本方法(三):人文数据可视分析(袁晓如,北京大学)


7月19日

Day4

上午: 

  • 数字人文教学案例(二):冷门绝学与文化创意(许可,华东师范大学)

午间: 

  • 圆桌餐自由交流。

下午: 

  • 数字人文教学案例(三):人文空间研究课程设计(唐宸,安徽大学)


7月20日

Day5

上午: 

  • 数字人文的属性探寻与中国的数字人文教育(梁继红,中国人民大学)

午间: 

  • 圆桌餐自由交流。

下午: 

  • 结业式:学员分享、结业讲话、颁发证书、合影留念。


上午场:8:30-11:30

午餐:11:45-12:30

下午场:13:30-16:30





教师简介

(按授课先后排序)




邱伟云,现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学衡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为《东亚观念史集刊》执行编辑、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思想史与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与中华书局联合主办《数字人文》编辑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数字人文研究》编辑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侧重报刊传播、视觉图像、概念话语、数字人文等研究领域。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并参与多个国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获2022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门重要转载来源作者荣誉。有专著《中国近代平等观念的形成》(新文丰出版社,2015年)、《道不远人:中国近代“道”概念的盈虚消长》(中西书局,2023年),并于海内外各种图书、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严程,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副教授。清华大学文艺学博士,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数字人文》集刊创始编辑、编委,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23smp计算历史论坛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文论、清民文献、女性艺文、数字人文,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开设数字人文课程和写作课。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清华大学学生写作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平台建设”子项目负责人,组织研发AI智能写作批改平台;清华大学文科自主科研项目“清代闺秀诗整理与研究”负责人,建设开发“中国古代女性艺文数据库”。

左家莉,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计算语言学专委会、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和信息检索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和数字人文等领域的研究,已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和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际和国内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张燚明,北京市人,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中国索引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数字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两项,在《中共党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担任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抗战文献数据平台”项目组总编室副总编,历史文献数据库开发与项目组织经验丰富。


袁晓如,北京大学智能学院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可视化与可视分析。2005年IEEE VIS大会最佳应用论文奖。2017年IEEE SciVis,2021年IEEE VIS会议论文领域主席。ChinaVis,IEEE VIS, PacificVis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



许可,江苏南京人,先后毕业于扬州大学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清华大学历史系,曾公派赴中国台湾地区辅仁大学、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联合培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党总支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先秦秦汉史。在《文献》《出土文献》《中国文字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汉篆辑录》(第一卷),主持上海市哲社青年课题、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各一项。获得上海市师范院校青年教师“智慧教学”竞赛一等奖、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等奖项。



唐宸,安徽歙县人,浙江大学博士,台湾中山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安徽大学副教授。研究专业方向为版本目录学、数字人文、三礼经学、文学文献学。在数字文献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持开发了“中国古典文献资源导航系统(奎章阁)”、“全球汉籍影像开放集成系统”、“全球汉籍分布GIS系统”等网站。



梁继红,北京大学古文献学专业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数字人文系主任,《档案学通讯》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档案学会档案开发与利用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档案专家、北京市档案馆专家。




报名


1、扫码报名


2、报名须知

截止日期:2024年7月12日(含)

联系人:金老师 18501099863(微信同)

咨询邮箱:training@ancientbooks.cn



可视分析
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