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课程设计

文摘   教育   2024-01-16 22:30   北京  






你是否好奇PacificVis会议的发展历程?

你是否想探索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书籍?


在北京大学的《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课程中,同学们利用课程所学知识,设计出了丰富多彩的可视化作品,为本学期课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课程由北京大学智能学院袁晓如开设。这门课中,同学们学习了如何利用可视化与可视分析技术处理海量复杂的数据。在课程中,同学们学习可视化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可视化工具的使用,并最终针对特定数据动手创作出形态各异的可视化应用。部分设计如下:

中国古籍收藏集可视化
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包含1979本中国古籍,涵盖文学、哲学、历史和地理等广泛的学科与主题。但用户难以通过传统手段快速查询到感兴趣的古籍。为此,来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吕宗蔚和工学院何航舟同学使用单元可视化的形式,结合滚轮翻页展示古籍数据的不同侧面。他们首先使用Transformer模型将书籍的文字信息编码为高维隐向量,之后通过PCA方式降维投影计算获得每本书籍的二维坐标。在下述视图中,每个点表示一本古籍,用户可以通过滚动的方式从经史子集、宗教、内容、朝代和体裁等5个维度加以分析,用户可以分别看到每个维度内不同类别书籍的分布情况,也可以横向比较不同年代每个类别书籍的变化,还可以在某一坐标内部比较书籍的聚类情况。多种视觉通道的联合运用能够带来同一个视图的不同解读策略。



中国古籍收藏集可视化

吕宗蔚(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何航舟(工学院)


PacificVis会议沿革可视化

在过去的几年间,可视化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可视化会议的历史沿革进行分析,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整个领域的发展脉络,而且可以识别关键的研究趋势、领先的研究机构/国家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此外,这样的分析还能提供对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在的创新点的预测。对会议历史的可视化分析,能够帮助新入行的研究者快速了解领域动态,同时也为资深专家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以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来自信息管理系的浦皓天同学设计多视图对IEEE PacificVis会议中来自不同国家之间学者的合作关系做了可视化。地图使用颜色编码数量,通过切换展示不同国家发表文章数量和国家可视化研究者数量。堆叠柱状图可视化了不同年份间各个国家PVis会议论文的变化。通过力导向计算的网络关系图展示了不同国家作者之间的合作。可以发现,在IEEE PacificVis论文中,美国是全球最多国家作者的合作伙伴,中美互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并且世界各国合作论文占比逐年上升。


PacificVis会议沿革可视化

皓天(信息管理系)

总结

在本学期《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课程中,同学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数据,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合作完成了优秀的可视化作品,让冰冷的数据在屏幕上变得活灵活现。虽然相关的可视化工作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对于初学的同学来说,是难能可贵,表现了很大的潜力。同学们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小组协作能力和动手实现能力。欢迎其他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到之后的课程中,感受可视化独特的魅力!

相关课程

《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课程(本科生)每年秋季学期开设,面向全校对可视化学科研究与应用感兴趣、有意愿学习可视化基础编程和使用可视化工具的各专业本科生。2023年秋课程网页参见:

http://vis.pku.edu.cn/course/visclass_f23/

《可视化看中国》

2024年春季学期开设《可视化看中国》本科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编号:04835110)。课程将围绕中国历史、文化、现实元素,主要教授用可视化和可视分析的方法来分析数据的理论方法并加以实践。课程通过多种案例,从历史、文献、文学、城市、经济等多角度以可视化作为途径全面揭示解释中国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展示中国发展进程和未来前进。同时安排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完成可视化设计。课程不要求选课学生具备专业编程能力,但需要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欢迎相应同学前来选课!

http://vis.pku.edu.cn/course/vizchina_s24/


可视分析
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