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回归传统——古法缸酿酱油

健康   2024-10-30 08:18   北京  

中国人的厨房里少不了酱油,从备菜腌制到掌勺佐餐,酱油的存在感远远超过其他调味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酱油。


01

 “打酱油”的记忆 




现在的年轻人只知道“打酱油”是个网络流行语,对小编来说,那是一段真切存在的年代记忆。



我们小时候,酱油都是散卖的,打酱油要去合社(供销社)。印象深刻的画面就是穿着围裙戴着套袖的阿姨,插在酱油瓶口的搪瓷漏斗,还有用来舀酱油的提子。酱油瓶子是从家里自带的,一般都是用过的酒瓶子,一提子一斤酱油。


阿姨递过来的酱油瓶,瓶口上总会沾着点酱油,接过来就舔上一口,砸吧砸吧嘴,咸咸香香有滋有味。我们的童年基本没啥零食,喝口酱油就挺解馋,打酱油是美差一件。回家路上,酱油在瓶子里咣当出泡沫,忍不住还得再喝一小口酱油沫,也不敢喝太多,喝多了就露馅儿了。


那时候供销社只有一种酱油,几分钱一斤,不分生抽老抽,也没有什么品牌厂家的概念,只要是打酱油,都是那一口缸里出来的。徐老师在美食课上,也提到过小时候打酱油的事儿。哈哈,这一点上,咱跟老师没有代沟。 


02

   选酱油的“惑”  




记得上厚朴临床班的第一堂课,徐老师讲到“多则惑”,当时感触颇多。选择太多,何尝不是当下我们在很多事情上的困境呢?


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确实带来了物质的丰富。生活品质的提升,却也让很多事变得越来越复杂。就拿酱油来说吧,告别散装酱油之初,我们能买到的还只是本地品牌的酱油,分类也无非是生抽、老抽。后来,酱油的品种越来越多,让人眼花缭乱。


有段时间,满眼都是各种“鲜”。过一阵,又推出了功能细化的产品,红烧的、凉拌的,蒸鱼的,感觉厨房里要是没个两三瓶酱油都没法做饭。


酱油巨头们跑马圈地,新产品层出不穷,选择太多也未必是好事。在那个“打酱油”的年代,谁能想到有一天自己会为了选酱油伤脑筋呢?相信有不少小伙伴,也有跟我一样的“惑”吧。


03

想要一瓶简单的酱油




以前我们家的调味品是我妈采购。“买酱油得买氨基酸高的,越高越鲜。买这种里面有谷氨酸钠的,就是味素,用这个炒菜就不用加味精了”——这是来自老妈的经验,她说的氨基酸,就是酱油标签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这是一个衡量酱油品质的重要指标,国标中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0.8g/100ml,我妈给我们家买的都是1.2g/100ml以上的,多年来一直如此。



直到听了徐老师的课,各种“精”都被请出了厨房,酱油也得换换了。徐老师在《饮食滋味》课上说过,很多大厨做饭的时候不用酱油,用的是黄酱。把酱用水或者黄酒澥了炒菜,那是真正的原汁原味无添加。但是,我这个厨师水平一般,还不能把大酱用得得心应手,酱油是刚需。


想买个健康点的酱油,特意选了个无添加的,买回来一看,配料表还是挺长一串。大字“0添加”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原来只是没加防腐剂和焦糖色,那些负责鲜味口感的添加剂一样没少。



现代化酱油生产,各种添加剂的应用早就司空见惯。按照传统方法酿造的酱油,原料只有大豆、小麦、盐和水这几种。如今,想买一瓶这样简简单单的酱油,真不容易。


04

 古法缸酿酱油 




厚朴好物的小伙伴听到了我们的心声,一直在寻找贴合厚朴理念的酱油。好消息是,他们找到啦!这款遵循古法酿造的酱油,推荐给大家。



“酱”字的下面是个酉字,也就是制酱的容器。大家注意到包装盒上这个大缸了吗?是的,我们的酱油,确实就是在这样的酱缸里酿出来的。晒场上的这些大缸,颜色斑驳,写满了时间的印记。



古法制酱工艺,有个诗意的名字——日晒夜露。白天,打开酱缸盖,在炽热的阳光中,豆酱享受阳光的热度,充分发酵,这是日晒。傍晚,缸中的热气渐渐散去,盖上盖子,缸里的酱开始浓缩,这就是夜露。


我们的酱油酿造时间长达一年,昼暴晒,夜披露,酱油在酿造过程中吸收日月精华四时之气,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味。传统制酱,采用开放式发酵的工艺,缸里的酱醅能充分的呼吸,有利于形成丰富多样的微生物群落,酿造出来的酱油活力满满。


我们的酱油是手工酿制的,需要投入很多人力。早起掀开缸盖让酱醪晒太阳,晚上再把缸盖严。遇到下雨的天气,要及时采取措施,以免生水流入酱缸影响发酵。单是这一项,日复一日,工作量可想而知。



每隔几天,师傅们还要捣缸翻酱,让酱醅充分发酵。这不但是个体力活,还是个技术活。力度要掌握好,既要把酱醅搅拌均匀,又不能把豆子搅碎。每一缸酱发酵的程度不同,捣缸自然也不能一刀切。捣多深、捣多少下,师傅们都是根据手下的感觉操作的。这不是一项标准化的工作,而是一项非遗传承的技艺。经年累月的操作,师傅们个个技艺精湛,这与我们非药物疗法的修习异曲同工。


这样酿造出来酱油,注定酿造的周期长、产量低、成本高。价格上它没啥竞争力,但说它“亲近自然、回归传统”,实至名归。


05

厚朴的选择 我家的选择




厚朴的酱油一上架,我就给家里厨房安排上了。酱油倒在白色碟子里,清透,油润,还有点挂壁。颜色介于生抽和老抽之间,炒菜正合适。如果用它红烧,需要自己炒个糖色。



尝一口新酱油,咸、浓郁、不那么鲜。咸味淡去,嘴里有点甘甜。再尝了一勺家里正在用的,差别太大了,又鲜又甜的感觉充斥了口腔,那感觉就像是两个姑娘坐在一起,一个浓妆艳抹,一个素面朝天。果然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


做晚饭就迫不及待地用上了新酱油。爆锅的时候,一股香气直冲天灵盖,神怡啊!来个芹菜炒粉,起锅装盘,油汪汪、亮晶晶的,是不是很有食欲?



再来个酱油炒饭,颜色口味都不像饭店里那么浓重,主打一个香香糯糯的口感。只用了酱油,咸淡就很合适,不用再加盐了。



孩儿她爹喜欢做饭,味觉嗅觉也很敏感。卖的熟食用没用添加剂,他一闻就知道。馆子炒菜用的油不好、鱼肉不新鲜,他一口就能吃出来。他对新酱油的评价是:鲜得自然,不抢食材的风头。


算起来小编接管家里的厨房有五年了,几乎每天下厨。从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渐入佳境,做饭对我来说不是个任务,是件开心快乐事情。生活刚刚好起来那会儿,我们喜欢下馆子,吃大盘子。现在,还是喜欢自己做在家吃。家里炒菜有锅气,有家的味道,吃着舒服。饭后,是看着家人们心满意足的放下筷子,成就感油然而生。


现在我们家炒菜、炖菜、红烧、凉拌、吃饺子都用这一种酱油。化繁为简,返璞归真。有了这么好的酱油,对于下厨房的我来说,可真是美事一桩啊。


九月份徐老师畅游新疆,在新疆品尝美食的时候,发了这样一条微博,提到了咱们厚朴的酱油。


徐老师认可的酱油,厚朴厨房在用,你要不要尝尝?


广告

墨  菲丨文

五味子丨编

非同凡想丨校

宣  教丨审



北京厚朴中医
介绍厚朴中医课程、医疗服务、健康管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