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尽头是编制,但编制的背后是加班

职场   其他   2024-11-06 20:02   浙江  


这几年经历过疫情后,鸭哥身边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甚至是职场老人都纷纷感慨“体制内才是避风港”,争相开始拥抱体制内的工作。


在公考热的助推下,考公也越来越卷。今年报名人数再创近五年新高,超过320万人报名,预计最终报名人数将超过330万人,去年报名人数为291万人。


对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来说,即使通过层层关卡成功上岸,考公时的“卷”也十有八九会被带到工作之中。


可避风港的背后,“5+2、白加黑”也是工作常态,并不比大厂的996轻松多少。


如果你身边有体制内的朋友,你就会知道疫情期间他们是如何被加班任务困在了单位里。而且在大多数单位里,年轻人往往是干活的主力,真的很难兼顾到家庭。


政府部门大大小小的会议真的很多,用“文山会海”来形容也不夸张,把一个人当作两个人用都是基本操作。


体制内很多时候的加班原因都是很奇葩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是权力高度集中。


同样一个部门,不同的人当一把手,加班的多少会显著不同。比如,某大领导很喜欢加班,也许他单纯的只是孩子大了,老婆工作也忙,他回去也没啥事,就习惯在办公室多待几个小时,甚至在院里吃了饭、散散步再回去。


这下不得了,办公厅各个处室都得加班陪着。一把手没走,各个局都不敢下班,怕他随时喊人干活。


这就苦了下面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工作人员,你不走吧,一家人盼着你,走吧,大家都坐在那里,虽然是磨洋工,也许坐三四个小时没一点事,但哪怕十回有那么一回,刚好领导喊你哪怕是送张纸进去,刚好你不在,那印象就不好了,你日子就难过了,仕途也许就没了,你还敢走吗?体制内就是这么神奇。


所以基层的小螺丝钉们都很希望那些家庭幸福和睦,有家庭温暖,有个人兴趣爱好,下班后能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不分白天黑夜、不管平时周末都窝在办公室的人来当领导。


千万期待领导自己体恤下属、良心发现,呵呵,想都别想。也千万别以为领导看到大家一起加班会欣慰,只能说仅仅是印象好一点罢了,职位晋升工资提档跟这个一点关系没有。


二是考核不科学,工作没法量化。


体制内虽然也会有绩效考核,但更多的东西没法量化。


比如你一个天天搞业务、干技术的人,一般肯定是没有那种天天给领导泡茶、陪领导聊天,给领导安排饭局的办公室主任提拔快。


比如办公室两个人天天一起加班写材料,你只会写,不会汇报,他汇报比你勤快,虽然可能大部分是你写的,但领导以为是他写的多,提拔了他。


再比如上面加班的例子,虽然大家都是在磨洋工陪着领导,可是这到底算不算加班?不算吧,确实没走;算吧,没产生任何效益,还浪费单位水电和茶叶。


三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很多时候明明活只需要来一个人,但是领导觉得这事重要,得雨露均沾,索性都叫来,一个人在那加班做半个小时的事情,然后五六个人在旁边等着待命。


一点小活拖着六七个人一个周末不安生。还有更多的时候,领导叫你来还是出于关心你,因为大boss在这里加班,你居然不在,不露脸怎么行?这个时候加班反而还成为了一种福利。


四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比如,某大领导要去某地调研,该领导初衷可能就是去简单看下,前后估计就一小时,但该地有可能要提前准备半个月。


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


一份汇报材料,一层一层送审,只要有一个领导不满意,就要一直改下去,他们才不会管你到底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别的活。


还有一些事情,本来上级开个会,布置一个工作,开完会已经到了下班点了,工作也不是什么特别急的事情。但有些领导就喜欢要下属留下来,连夜开会布置。然后要出个新闻,报个信息给上面,体现他布置的及时、紧跟了上级步伐。


他开完会八点钟,刚好,散个步回去睡觉。其他人就得加班加点,落实他那几句指示。


总之,如果你愿意待着,体制内是个好地方,总能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如果你想走,它也能给你足够的时间去准备。


至于辞职与否,是要结合自身能力、岗位发展以及家境,离开这些单纯的谈累是没有意义的。


但无论如何,这只是一份工作,无需抱怨,也没必要抬高。




行长女朋友
职场干货,鸭哥带你成为职场“老油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