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期思与文讲座回顾 | 张业松:《路翎全集》与近代东亚长时段历史视野

学术   2024-10-14 09:28   上海  

2024年10月11日上午10点,复旦大学张业松教授在闵行校区人文楼4330室主讲了题为“《路翎全集》与近代东亚长时段历史视野”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是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的“思与文讲座”第138讲,《学术月刊》副编审张曦老师与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文系教授文贵良主持。

讲座伊始,张业松老师分享了多年来编辑《路翎全集》的过程。《路翎全集》凡15卷16册,包含短篇小说卷、中长便小说卷、长篇小说卷、话剧卷、散文及文论卷、书信卷、诗歌卷、晚年的小说创作卷及附卷。《路翎全集》不仅精心校勘汇编了前期作品,而且首次系统整理了晚年手稿,使作家留下的宝贵遗产得以完整呈现。它的出版将刷新七月派研究的面貌,并提供重新结构文学史的可能性。路翎的后期创作不仅更清晰地照亮了他前半生的奋斗和道求,而且,往上进一步关联和贯通了近代东亚的长时段战争和动乱的历史,往下鲜明呈现了这个长时段战争历史所造成的创伤的深刻性和敞开度。

张业松老师表示,路翎从抗战流亡途中开始文学创作,一生经历了战争动荡年代、“劳动力被迫丧失”的监禁年代,晚年终得以亲证和平建设年代。其作品深植于切身经历与体验,题材和主题与国家社会的状况及趋向息息相关,即使在不为时代环境所接受的晚年创作中,也未曾稍减其文学的报国情怀。在各种时代的涡流之下,路翎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严肃认真地生活着、创作着,其晚年创作总量甚至超过千万字。张业松老师从路翎的生平入手,提炼出在战争背景下路翎的创作突出了表现了流亡学生的文化政治、底边社会之“原始强力”的观点。路翎曾有厂矿和码头的独特工作和生活经历,他在写作中尤其关注失地农民和流浪“兵痞”,突出表现了社会底层的“原始强力”及其自发的反抗之意义。张业松老师表示,路翎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较为深广,给当下学界留下了丰富的研究资源。

张业松老师还重点讲述了路翎对于朝鲜战争的深度表现及其国民国家思维中的文学遭际。对于路翎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奴役的创伤”、“一个人的抗战”与国民主体的炼成、被冻结的战争与不合法的记忆,张老师以路翎的诸篇小说为个案进行了剖析。在讲座的最后,张业松老师对重写文学史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主张要突破思维的桎梏,想象一种东亚长时段历史视野下的现代文学史。

与谈人张曦老师分享了期刊编审过程中审阅路翎研究论文的相关经历及其对于路翎文学创作的研究心得,并以《洼地上的战争》为例肯定了路翎有机的现实主义,及其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鲜活兴趣和深度表现,充分肯定了张业松教授主编《路翎全集》的学术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龙其林教授以及来自复旦大学的博士同学和华东师大的研究生同学向张业松老师和张曦老师提出了多个问题,两位老师进行了充分的回答,两人都认为:路翎以自己的灵魂去感应他人之灵魂,给当代人的精神成长提供了一种参照角度。路翎是一个赤忱之人,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这样的真诚是值得当代人去学习的。

文贵良老师对本次会谈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展望了路翎研究随着《路翎全集》的出版而来的拓展和深化,并对与会老师和参会同学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曾文韬

图:马怡宁


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

立于中国,面向世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22年度CTTI高校百强智库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思想与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思想与文化》集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