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观点|“有计划废止制度”的反思(含论述观点&案例整理)

文摘   2024-10-26 18:52   北京  

 热点话题 
从你的专业角度出发,简述有计划废止制度对为当今设计领域带来了哪些影响”

有计划废止制度,又称“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最初由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提出并推行。该制度的核心思想是在设计新的产品样式时,必须有计划地考虑通过功能性废止、款式性废止和质量性废止三种方式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产品销售。

这种制度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迅速普及,并影响了包括汽车设计在内的几乎所有产品设计领域。

尽管有计划废止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设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但其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思。在当今设计领域,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企业开始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设计,努力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种趋势与有计划废止制度所倡导的即时消费主义和浪费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不得不说,有计划废止制度对当今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既体现在设计实践上,也反映在设计理念和消费观念上:

(一)对设计实践的影响 ▼ 

(1)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有计划废止制度通过不断推出新款式、新功能的产品,迫使消费者更新换代,从而推动了产品市场的快速迭代。这种制度使得企业不断投入研发,以保持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2)推动设计创新:

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追求新颖性的心理,企业必须在设计上不断创新。有计划废止制度为设计创新提供了动力,促使设计师们不断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

(3)资源浪费与环境问题:

然而,这种快速更新换代也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由于产品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大量尚可使用的产品被废弃,增加了垃圾处理量和环境负担。

(二)对设计理念的影响 ▼ 

(1)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平衡:

有计划废止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现代设计的功能主义原则,过于强调产品的外观和款式变化。这导致了一些产品在设计上只讲样式不讲功能,形成了形式主义设计的恶习。然而,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性的重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现代设计逐渐回归功能主义,追求实用性和耐用性的平衡。

(2)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兴起:

面对有计划废止制度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可持续设计理念逐渐兴起。设计师们开始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等方面,以实现设计的可持续性。这种理念已经成为当今设计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

(三)对消费观念的影响 ▼ 

(1)即时消费主义的盛行:

有计划废止制度助长了即时消费主义的风气。消费者被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所吸引,追求短期的消费快感和新鲜感,而忽视了长期的价值和可持续性。这种消费观念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2)消费者意识的觉醒: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他们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保表现。这种消费者意识的觉醒为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因此,在当今设计领域,我们应该在追求创新和个性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设计,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和审视有计划废止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寻找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设计模式。


 主题概述 

“有计划废止制度”,这一在工业设计中广泛应用的策略,其核心是通过人为地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频繁更新产品的样式和功能,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从表面上看,它似乎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促进了经济的繁荣。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其背后的逻辑,却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技术的进步无疑是推动文明演进的强大动力。

但当我们审视当下的工业设计领域,尤其是“有计划废止制度”所带来的影响时,不得不深刻反思,设计师们应当致力于创造出既美观实用,又环保可持续的产品,让技术的进步真正造福于人类,而不是成为破坏自然的帮凶。通过对“有计划废止制度”的反思,我们应当重新定义设计的目的,以更加敬畏和负责的态度对待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补充概念】共生哲学 ▼ 

共生哲学包含了许多不同的范畴:历史和现在的共生,传统和最新技术的共生,部分和整体的共生,自然和人的共生,不同文化的共生,艺术和科学的共生,以及地域性和普遍性的共生。

共生哲学是一种强调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哲学思想。它涉及多个方面的共生关系,不同学者和思想流派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和理解。

例如,黑川纪章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共生思想是其建筑设计的理论核心。他的共生思想主要表达在几个方面: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内部与外部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他以日本传统文化及东方哲理为本,同时汲取西方哲学思想,将共生思想上升为一种哲学理论。在实践中,他采用了多种手法来实现共生哲学,如对局部和整体给予同等价值;把内部空间外部化和把外部空间内部化,促使内部与外部相互渗透;在相互矛盾的成分中插入第三空间即中介空间;设计出共生的要素,有意识地把异类物件混合在一起,产生多重性含义;重视对材料的选择和能表达人类感情、精神的细部等。
吴根友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他认为随着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加深,“共生”思想愈发受到重视。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在传统天人观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万物一体”和“一体之仁”等命题,可以视为一种古典的、伦理型的“共生主义”。

总的来说,共生哲学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和谐共存的关系,旨在实现共同的发展和繁荣。它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建筑设计、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为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考和行动的方向。不同的共生哲学观点和理论,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实现这种共生关系以及其重要意义。

 阅读&解析 

本文首先提及了“有计划废止制度”这一在工业设计和商业领域曾广泛应用的策略,并强调需要从客观、全面的角度进行审视。指出该制度虽在特定时期为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但从长远和全局视角看,它在环境、社会文化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弊端,因此呼吁对其进行深刻反思和调整。
接着,文章探讨了工业生产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指出了工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提出实现工业生产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当前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基于上述两点,文章总结了“有计划废止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当前面临的挑战,强调随着时代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增强,有必要对该制度进行深刻反思,并寻求改进之道。

最后,文章提出设计应以人为本,旨在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必须兼顾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不仅是对工业设计的新要求,也是对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
 论述可用观点与案例 ▼ 

(一)积极论点与案例结合

1.促进销售

论点:

“有计划废止制度”通过不断推出新的样式、功能或限制产品使用寿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企业创造了庞大的市场,有力地促进了销售。

案例:

通用汽车公司与设计师厄尔共同提出的“有计划废止制”在汽车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他们通过定期推出新款汽车,不断改变汽车的外观和内饰设计,以及引入新的技术和功能,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并促进了汽车的销售。这种策略不仅为通用汽车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推动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

(二)消极论点与案例结合

1. 资源浪费与环境压力

论点:

快速的产品更新换代导致大量旧产品过早被废弃,增加了地球资源的消耗和废品、垃圾的产生,给环境带来了破坏。

案例:

电子产品行业是“有计划废止制度”影响较为显著的领域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厂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新款手机,而旧款手机往往因为功能过时或款式不再流行而被消费者淘汰。这些被淘汰的手机中很多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但由于缺乏维修服务和零部件支持,最终只能被废弃。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2. 偏离功能主义

论点:

“有计划废止制度”导致设计过度追求外观样式,忽视了产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偏离了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

案例:

美国汽车设计在20世纪后半叶深受“有计划废止制度”影响,汽车外观变化多端,但性能提升却相对滞后。例如,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汽车虽然外形华贵,但性能却不如外形简单但性能优越的日本汽车。这种重外形轻功能的设计倾向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也削弱了美国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三)应对论点与案例结合

1. 倡导节约生态观

论点:

设计师应注重产品的实用性,避免过度装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浪费。

案例:

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节约生态观。他们的产品注重简约、实用的设计风格,避免了不必要的装饰和冗余功能。同时,苹果公司还积极推动产品的循环利用和回收计划,努力降低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2. 推广可持续绿色观

论点:

设计师需不断探索适宜的生产加工材质和环保的生产方式,以实现产品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

案例:

宜家家居作为全球知名的家居品牌,一直致力于推广可持续绿色设计。他们使用可再生材料和环保的生产方式生产家具产品,并鼓励消费者通过回收、翻新等方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此外,宜家还提供了多种家居改造和再利用的指南和建议,帮助消费者实现更加环保的生活方式。

3.产品消失在生活中的设计理念

论点:

在经历了非常多具有“表象吸引力”的产品后,人们开始追求反璞归真的生活,无论是电子产品还是生活产品,人们希望看到和拥有的已经从突出产品自身逐渐转变为让产品消失。

案例:

世界上最富盛名的设计公司飞利浦的行政创意总监马尔扎诺(Setfano Marzano)在90年代就提出让产品消失在生活中的设计理念,提出人本主义设计,要求保护环境,理解技术变化,设计需要有社会道德等。这些在当时还是前卫创新的理念如今得到了时间印证,变成了大家不谋而合追求的设计理念。

 全篇逻辑·结构 ▼ 

 全文阅读·分析 ▼ 


总之,技术的进步不应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通过对“有·畏和负责的态度对待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的设计行为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设计产品时,应充分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从原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到产品的使用寿命结束后的回收再利用。设计师们应当致力于创造出既美观实用,又环保可持续的产品,让技术的进步真正造福于人类,而不是成为破坏自然的帮凶。


艺术设计史与论

设计史论述&论文写作精批精讲课程上线

专业理论复习≠考研政治复习

理论学习切忌考前临时抱佛脚!一定要注意每日积累!以上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告诉你需要什么知识点 ,我们将适当参考,并且放在接下来的内容~

艺术设计史与论
史论系博士,艺术设计史论研究,让人人都懂点艺术设计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