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VS国家形象的建构与重塑

文摘   教育   2024-10-09 14:48   北京  


 主题概述:
当前,国家间的战略竞争不仅体现在双方外交、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比较上,在文化层面的较量也是暗潮汹涌。2023年初,“大英博物馆发文庆祝韩国春节”事件引发热议,加速了国际上文化产权归属之争,信息迷雾也日益充盈在媒体舆论中,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符号在国际交流中对于建立文化身份、塑造文化形象有着重大作用。

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文件指示:

“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中华文明探源等全媒体传播”,“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构建人文共同体”“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国家形象传播中是一张有力底牌。

 阅读&解析:
本文选取国内外部分线上博物馆馆藏中国传统节日题材的美术作品为研究样本,结合索绪尔的二元结构法与罗兰·巴特的意义分析法,从明示义、隐含义两个层次对其文化符号和内涵意蕴进行剖析(研究过程与方法),以此解读视觉文化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的表征,并提出建构与重塑国家形象的实践策略(研究目的)。

 全篇逻辑·结构 ▼ 

 全文阅读·分析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符号浓缩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是铸牢国家形象的又一重要集中体现。

借助索绪尔和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分析方法,同样是中国画,从欣赏“自画像”的角度可以看出祖先对这类文化符号的提炼、传达与展示,尤其是众多岁朝图中所承载的节日文化符号,它反映出先人以此构建中华民族美好向上的家国形象,为共筑本土民族精神家园提供支撑。

反过来从“他者”赏析的角度,却看到不一的中国传统节日解释。

由此带来的失真感给我们带来反思: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符号与国家形象的海外传播,必须加强文化溯源、细节还原,政府的顶层设计需要守好文化底色,重构鲜明的中国节日文化符号传播体系,综合多方新兴技术以激发当代青年的承载力、传播力。


艺术设计史与论

设计史论述&论文写作精批精讲课程上线


专业理论复习≠考研政治复习

理论学习切忌考前临时抱佛脚!一定要注意每日积累!以上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告诉你需要什么知识点 ,我们将适当参考,并且放在接下来的内容~


艺术设计史与论
史论系博士,艺术设计史论研究,让人人都懂点艺术设计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