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遗文化与设计创新”的8个万能论述观点及案例

文摘   教育   2024-09-11 17:41   北京  


开放的时代造就文化的繁荣,唐宋时期中国文化包容开放的气度令人惊叹,当前国潮、国风兴起及多元文化圈形成,都预示着中国文化繁盛时期即将到来。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当前国潮趋势下,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动加入非遗传承队伍,并用自己的方式和智慧让传统成为时尚。

本篇文章分享的即是在论述中可用的8个关于“非遗文化”的思考及观点:‍‍‍‍‍‍‍‍‍‍‍‍

 观点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人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论述 ▼ 

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生成又不断发展流变,虽然随着族群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但对遗产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是始终不变的。

“非遗”,有着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

 观点二: 非遗文化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的潮流趋势 

非遗文化是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的关键词,年轻群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元素所创作的文化新产品层出不穷,从汉服到传统手工艺,传统文化正以一种新鲜面貌走进现代生活。

 论述 ▼ 
源于田间地头的乡土文化,存于皇宫贵族的宫廷造物,之所以成为现代生活,甚至年轻群体的潮流趋势,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是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需求,促使非遗所承载的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受到青年群体的关注。目前随着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推进,世界各国城市面貌趋于雷同,建筑、交通、商圈的高度趋同令人焦虑,快速发展带来了文化多样性的缺失。相当部分的年轻群体开始自觉地寻找传统文化的根脉,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再创造。

从传递“返璞归真”的李子柒、还原“古法手艺”的彭传明现象中,我们看到了保护传统文化和回归乡野生活已成为一种精神潮流。

 观点三: 非遗文化的当代价值来自中国深厚的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历史长河中走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拥有不可估量的当代价值。

 论述 ▼ 
从一定程度上理解,中国设计正是非遗传承当代价值的生动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力的表现,在这背后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深远影响。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对于中国属性的追求深刻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愿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价值层面的选择,是精神层面的回归,是情感层面的共鸣。

今天,当故宫I P 与彩妆浪漫邂逅,晨光文具与京剧“联姻”,特仑苏牛奶遇上传统京绣……这些国潮商品所展现的不只是一次次的时尚跨界,更是对民族文化创新的一种自信表达。

 观点四: 设计创新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必经之路 

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创新,也唯有创新才是文化发展不竭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在不断创新中焕发生机、历久弥新和充满活力的。

 论述 ▼ 

创新驱动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把握机遇,才能激流勇进,迎头赶上。要想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必须改变设计主导思维,从用户自身的体验与需求出发,不断迭代与改进产品,多学科、多元化交融并举,发掘传统文化与技术经验的可取之处,体会古人对中国造物的高度理解与感悟,借鉴并发扬光大。

在非遗传承和创新的道路上,设计的转化力表现为功能应用上的转化、审美风格上的转化、材料工艺上的转化等,最终使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得到有机链接,创造出丰富多元、与时俱进的文创产品。路甬祥院士曾就创新设计提出“设计的进化”理念 ,认为从传统设计、现代设计到创新设计,人类智慧在设计领域得到了充分体现。

可见,从人类发展大历史观来看,设计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今天的创新设计也许就是未来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进化”之实践。

美妆品牌花西子,不仅在产品体验和视觉形象上发掘中式传统意蕴,在古代色彩美学之上借由现代化妆品技术提炼出细长眉、眼下彩、点珠唇等具东方时尚感的中国妆容要素,仿古而不复古,这正是对当代审美下"中国妆"的解读。
 观点五: 设计丰富了非遗文化的传播途径 

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为当代设计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设计创新可以借助非遗元素,拓展出更多的表达形式和设计思路,还能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传播与发展。

 论述 ▼ 

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所进行的预先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设计从出现以来,就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因为设计的大众性特点,将会为非遗文化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中的图案、颜色、装饰纹样大多取自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或是地方特色的宗教传说,不仅图案丰富,色彩也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大都寓意祈求风调雨顺、多子多福,来年丰收等对未来美好的愿望。

经过创意设计的非遗产品,本身带有着浓厚的现代色彩和元素,在传统的保护手段无法延伸时,我们便可以通过设计手段对其解构、重构、简化......以增加其生活关联实用性,成为一种新型产品,使其重新走入人们的生活,更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就像中国汽车品牌-吉利,作为自主设计、原创设计的代表,旗下多款畅销车型都采用了回纹装饰作为家族式前脸设计的标志元素。这一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纹饰,是古人在观察池塘涟漪,回波荡漾时所受到的启发,经过艺术抽象化描绘出的一种纹饰,非常具有中国古典韵律与美感。而吉利通过日常可见的方式将其从新送入了大众的视野。
此外,同领域的比亚迪“朝代”系列,亦是将文化概念再现,从中国自己的历史中寻找产品定位及灵感。
 观点六: 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设计创新更好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与文化内核,虽然无法具象呈现,但我们可以通过提炼,将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核附加在设计中进行传递。

 论述 ▼ 

要维持和增强“非遗”的生命力,使其形成良性运转,必须通过调研探寻它的生命之根,找到它的灵魂和脉搏,明确贯穿其中的民族精神所凝铸的核心价值,从而在源头和根本上准确认识,精心保护。

当今中国设计,正处在国内外文化融合、新旧文化交替的浪潮之下。在人类文明演进的格局中,西方发展经验和设计理念在非西方世界出现「水土不服」,全球话语权中心出现转移。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迷雾中,讨论设计与文化的关系不仅仅是要创造更合理、更健康的生存方式,而是要以更宏观的视野、更前瞻的视角来思考和审视这历史性的变局。

我们需要在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以及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上,展开当今设计的思考。自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以现代设计语言,把中国的美好展现给全世界,用独特的方式把现代与传统融合在一起。

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以篆字结构为基本形式,兼具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相形逸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的特点,不仅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简化要求,更通过其特有的形态,将体育图标运用特征和丰厚的文化内涵、理念达到形与意的和谐统一。

 观点七: 设计中的非遗传承应该是化古为今,而非抄袭传统 

非遗设计不是做复古式的还原,不是拿着清代纹样、明式图案在当代进行复制翻版,而是学习传统文化精神和创物智慧。

 论述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浩若烟海,寓意深刻又极富艺术表现力。传统元素是最能体现民族独特文化语义和美学内涵的文化载体,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时空环境的复杂转换,传统元素在当代设计中的当代形式转化并非易事。如传统元素的大量“抄袭泛滥”就曾引发人们诸多诟病,种形式上的浅层静态移植很难引发消费者的共鸣。

学习传统不是抄袭传统,如果没有体现当代中国人的设计贡献和智慧贡献,展现出来都是前人的智慧和方法,那就失去了当代创新的价值。因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能总是喜欢将古老的东西直接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形象拿出来展示。当代设计应该站在如何解决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能够使设计到达一个更高的文化层级。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传统元素中内涵、意义、观念或思想智慧,在非遗传承中,以把握传统元素文化内涵为基础,再用当代设计语言来改造传统元素、保留其“形”的精髓,化古为今,让传统元素在国潮设计中更富生命力。

 观点八: 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需要全社会的多方协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发展,需要逐步建立一个传统文化生态系统,以促进中国当代文化繁荣和各地区文化多样性保存。这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得到社会多方支持,协同创新,促进活态传承。
 论述 ▼ 

从非遗传承和创新转化的驱动主体来看,当前包括核心驱动和外围驱动两个层次。

核心驱动主体包括非遗传承人群和设计师群体,两者联系紧密。非遗传承人群是传统文化基因的持有者,他们掌握核心技艺和知识体系。设计师群体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连接的关键主体,能用当代视野“翻译”传统文化并形成文创产品。
除了核心驱动主体外,还需要更多外围创新主体不断介入,形成第二轮社会驱动主体。外围驱动主体主要包括:高校、社会机构、品牌企业,提供在学术研究、商业通路、公众传播等维度的创新动力。

(1)在“十三五”期间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全国 121 所高校参与了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一批批非遗传承人群进入高校进行学习,开拓了眼界、获取了知识、增强了学养,最重要的是增强了创新活力,同时为高校学科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可以说,“研培计划”有效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进入高校文科建设的大方向,是中国在非遗保护领域的一项全新实践。

(2)此外,稀捍行动(由城市青年发起)、 从江生态文化社(由本土青年发起)、李连杰壹基金(由社会影响力人物发起)等社会机构或公益组织在非遗传承和创新设计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带动公众力量介入非遗传承发展,有效推动了非遗在社区中的传承。还作为中间方提供了社会多方资源的介入,如稀捍行动牵引了玛莎拉蒂、星巴克、上海家化等品牌介入非遗项目。

(3)而品牌企业是在近年来国潮、国风牵引下,是第二轮介入非遗传承的创新主体。在关注到传统文化对中国青年人产生价值引领和文化影响时,更多本土品牌企业开始转向自主研发和本土文化再生,如花西子推出以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为核心的“苗族印象高定系列”,佰草集推出以花丝镶嵌技艺为核心的“御五行焕肌系列”等。而国际品牌企业倾向于将中国元素与新产品研发结合,如古驰(GUCCI)、迪奥(DIOR)等都推出了中国风系列产品。品牌企业的介入使得传统文化进入商业流通领域,能让传承人和设计师获得经济回报,并牵引更多资本介入文化领域,使文化资源成为文化资本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非遗文化与设计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非遗文化可以为设计创新提供灵感和素材,而设计创新则可以通过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转化,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这种融合不仅可以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可以为现代设计带来新的创意和价值。

接下来,再来看“非遗文化”相关的4个案例,用以论点/观点的说明:
 案例一: 竹立竹丝扣瓷茶具套组 
 说明 ▼ 

将传统非遗工艺瓷胎竹编与现代设计手法结合,赋予产品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身份,符合更大客群的审美需求,拓宽传统工艺在年轻人中的接受度,推广传统国风、延续民族精粹。

 案例二: 君兰椅 
 说明 ▼ 

“君子谦谦,温和有礼”。君兰椅的设计以东方人的哲学为指导思想,表达了自信、积极的当代东方人文精神。作品运用海派家具的非遗制作技艺对君兰椅的颜色造型进行处理,使用由深到浅的渐变水性漆喷涂工艺,从不同角度呈现不同的光泽,更显时尚感和现代感。

 案例三: 风调雨顺盲盒 
 说明 ▼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东方美。此作品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以潮流文化为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以ip潮玩化的雕塑非遗方式呈现,向年轻人讲述中国的传统文化故事。作品设计使用了传统雕塑技艺结合电脑数字雕刻技术,寓意健康长乐、风调雨顺。

 案例四: 方头仔积木 
 说明 ▼ 

系列积木方头仔,选自麒派代表剧目《徐策跑城》的徐策形象和梅派代表剧目《贵妃醉酒》的杨玉环形象。积木似乎原本是和京剧完全不相关的存在,作品通过精心构思的搭建,将几何形体变化为一眼便识的京剧人物角色。卡通化的两头身设计既突出了人物特征,又充满童趣。

如刘魁立教授指出:“当前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广泛的和前所未有的关注,这是时代的赐予,也是非遗的幸运。”非遗传承是个文化整体性现象,是随着时代发展活态流动变化着的。

总之,“文化有自身的基因和种子”,在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领域,或许我们正处于起点,处于一个非遗活态传承生态体系的构建初期。



艺术设计史与论

设计史论述&论文写作精批精讲课程上线


理论学习切忌考前临时抱佛脚!一定要注意每日积累!



艺术设计史与论
史论系博士,艺术设计史论研究,让人人都懂点艺术设计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