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设计未来发展趋势”的8个万能论述观点

文摘   教育   2024-09-07 16:50   北京  


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将涵盖多个领域和技术,从非物质化、人工智能到多学科融合、人机交互和服务设计等。
这些趋势将共同推动设计的进步和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本篇文章分享的即是在论述中可用的8个“未来设计”的思考及观点:

 观点一: 非物质化-设计将完成由实体向虚拟的转变 

面对设计需求多样、设计模式不断创新、跨界设计趋势成为主流的背景,传统的造物或视觉设计所看重的单一的知识与技能,难以解决当下现代社会复杂的数字化、虚拟化需求。

 论述 ▼ 

虚拟设计是未来设计发展的大趋势,是一项能代表未来发展的新技术,指设计者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设计,在沉浸或非沉浸环境中实时交互、可视化地不断进行反复操作,并即刻得到修改结果,被用户即消费者切身体验。

未来改变人们游戏的方式——消费级的Oculus rift虚拟游戏设备,能够使得用户伸手触摸整个世界,摆脱屏幕束缚,拉近了我们与科幻大片中所描述的美好愿景,我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自由地活动,通过电子虚拟环境传递给人以视知觉上的信息内容,带给我们沉浸效能,体会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Oculus rift是一款专为游戏量身打造的头戴式显示器,提供的是虚拟现实体验,将电子游戏体验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与游戏的交互方式超越了传统的键盘、鼠标和掌机界面,得到了更好的优化升级,同时游戏的沉浸感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和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的结合,营造了沉浸式的拟真感,使传统平面屏幕所能提供的游戏感受,得到了呈几何倍数式的加强。而在未来,虚拟游戏设备的普及应用,将会促使一大批人从事卖游戏道具这一行业,这将注定是未来设计师们(艺术家)的大生意。

 观点二: 人工智能-设计和智能的界限在未来将变得更加密切 

未来的设计与智能可以理解和诠释我们思想的交互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构想更高级的自然用户场景、操作人体增强的实体装置和更精细的数字视觉化能力。

 论述 ▼ 

似乎我们正在处于技术生存危机的边缘,但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结果将基于我们如何有效设计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只要有正确的设计规范以及流程,我们可以使用这些技术来拓展世界并提升我们的感知力与行动力,而不是仅仅将想象限制在脑海中。

以“自然语言处理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大数据 (Big data)”、“计算机视觉CV(Computer vision)”(简称:新科技NBC)为代表的新科技在当今飞速发展,成为当代和未来发展的三 大潜在驱动力。人工智能因其强大的大数据学习能力形成第三次热潮,我们得以把人工智能的创造性问题从理论研究结合实践,拓展了诸多应用场景。
无人飞机、无人车、远程医疗等几乎所有学科领域都在谋划如何用“人工智能+”的概念来开拓新领域。 

人工智能是哲学、艺术与科技在长期历史沉淀中运营而生,通过算法、平台或者机器来模拟现实人类的智能活动,提升机器感知与拓展人类智能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技术时代,人在艺术设计领域的主体性在技术的崛起过程中逐渐隐退。
一方面上文提到技术因素对新艺术形式的出现起到深刻变革,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渗透到艺术设计生产中的力度全所未有:技术的理性思维与直接参与,使当今艺术设计被打上的时代烙印。

在未来,由于设计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设计师与计算机的关系也会发生根本性转变-由以往的以计算机为辅助完成设计的工作转变为人与计算机携手并进。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更像一位老师,为计算机提供以往案例的经验与指导,计算机通过对数以百万计需求的统计,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可能出现的新型科技来提供对每一个客户最合适、最科学、最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观点三: 多学科融合-更多的设计创新将来源于本身系统之外的学科大跨界 

时代的发展使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更为烦琐复杂,其涉及的领域往往趋于多向化,从传统单一学科视角出发已无法为此类跨领域的复杂问题提供完善可行的对策,也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论述 ▼ 

学科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常常是由不同领域交叉渗透而产生的。无论是从设计的长远发展看,还是时代发展需求角度看,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已成为未来设计发展的主流。这种交叉不单单指设计学科本身,更多的包含行为学、脑科学、心理学研究和生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人们的生活需求,客观上要求艺术设计不仅仅是针对不同专业分类而进行设计,而应该让设计与艺术、科学等之间发生关联,使设计发挥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
例如美术学、心理学、传播学、行为学、生理学等这些有着完整、体系健全的概念、工具与研究方法,为新兴的交叉性设计学科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式,强化了学科交叉融合的清晰理念,形成了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优势,不断促进学科领域的扩展。

我们正处在深刻、急剧变革的时代,人类的知识呈现指数增长,更多的创新来源于本身系统之外的学科或学科大跨界。

曾经艺术是设计的载体,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商业理性推翻了尚存的感性,或许未来某一天,当下的设计也会成为一个时代的艺术。至少在目前来说,程序的理性能更高效地完成辅助设计,人类的感性设计才是最终能做出产生共鸣的唯一途径。设计是感性中参杂着理性,跨学科的设计团队趋势加强了现代制造需求的现实性。

 观点四: 人机交互(交互设计)-设计会重塑更好的使用体验 

我们喜欢和人交谈,而不是和机器,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创造出良好甚至非凡的用户体验,以及让产品具有更好的可用性、易用性及愉悦性成为未来设计总的研究原则。

 论述 ▼ 

“体验”是人机交互学科中很重要的研究,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心理感受,设计亲切友好的文本词组,相比冷冰冰硬邦邦的话语更能得到用户的好感和共鸣。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新理念被附着于产品上,产品的概念维度在不断提升,用户应该参与到产品设计和迭代的整个过程中。

设计将超越“二元论”即功能(科学技术)和审美(美学艺术)的分裂,未来将更加注重对于体验的设计,而且是全方位的体验。生产能力有限的问题将得到解决,产品面临的两个对立的问题:形象 - 形式与具象 - 抽象将可以得到平衡。

高功能产品由于个性化的设计将发展到功能的极致,产品与人的关系也将越来越密切,更加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产品将具有极强的感知和学习能力,产品与消费者之由此建立密切的互动性和交互性,产品向智能甚至是智慧的方向发展。

以谷歌智能眼镜为例,它是一款用于“拓展现实”的眼镜,可以说是目前比较酷炫的可穿戴数码设备,虽说当下最为成熟的智能产品便是智能手机,但是,谷歌眼镜显然已经具备智能手机的所有功能,能够被作为手机的第二块 “增强现实显示屏”来使用,其特殊之处在于通过将信息直接映射在镜片上,解放双手的同时,带来了新的交互方式,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查询信息、收发文件、进行自拍或者导航定位,无须双手参与便可轻松实现,为人们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而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软件应用体验。

 观点五: 服务设计-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和情感体验 
服务设计研究不仅在设计学科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学科价值和学术地位,而且对于设计如何广泛融合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与社会建设提供了全新的研究和实践途径。

 论述 ▼ 

我们所面对的“服务设计”研究,是全球设计面向整体社会和经济转型而形成一种新的创新体系、思维策略和工作方法,这是基于对新商业、经济、产业和社会组织、系统创新的需求和理解而形成新兴设计学科。
这也是代表全球设计学科变革的新兴战略方向之一,是设计如何有效融入广义社会和商业语境的创新实践与研究发展。未来的设计将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而不是技术导向的设计,而这种设计,就是“服务设计”,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和情感体验。

服务设计是对服务系统的设计,是为了让服务能更好地符合主导者和顾客的需求。致使服务系统能够关联和检测所有的,如:
活动(事)、基础设施(物)、交流沟通(媒介)、人员(人)及其他服务相关物件等。未来,对“服务”的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因为购买体验(体验的进化便是服务设计)比购买产品更让人高兴,它能让人产生更大的满足感。
共享交通工具作为服务设计的一种应用形式,不仅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状况,当下的“共享经济”就是典型的“服务设计”案例。

以“共享单车”为例,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开发,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校园交通代步工具,有效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同时协助高校回收改造废旧自行车,解决“僵尸车”问题。服务与产品的融合,提供了更好的解决之道,通过共享单车,为广大用户全方位的提供了差异化、个性化的自行车出行服务,达到了商业、环境和社会的高度和谐,真正实现了技术与人的连接、技术与城市的连接,让每个人都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参与者和管理者,是人文交通的典范。

 观点六: 精神属性-从共性心理到个性心理需求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人们不仅需要丰富多彩的物质享受,而且需要温馨体贴的精神抚慰。

 论述 ▼ 

当代设计的“功能”要求,“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从共性心理需求到个性心理需求的转变了,“形式”所具有的“功能”价值荡然无存,“美学”价值日益萎缩。在竞争激烈的信息化时代,工作变得更加繁忙和紧张,人们渴望以之相伴的办公和家居用品更具有人情味,能缓解身心的疲惫和放松自己。

设计不再单纯地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社会需求(功能),而更加注重人的自我实现、个性表达,满足个性化需求(精神),而非仅是形式与功能的表达。由此,设计由服务于“实用功能”迈向服务于“精神需求”,实用功能的重要性,正在边缘化,精神功能的崛起,使“设计制作”越来越趋向于“艺术创作”,实用物品小于精神物品。

传统的手工艺时代,艺术和设计是融为一体的,到了现代,出现了艺术和设计的暂时分离,在未来,艺术和技术的区别可能还会越来越小,创作和生产的区别也同样会越来越小,艺术和设计逐渐趋同。而设计的精神属性,不单单指设计学科本身,更多的包含行为学、脑科学、心理学研究和生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观点七: 设计可持续-从师法自然到修补自然,到再造自然 

人类认为可以透过主宰自然来获得“主体性”,误将自然当成为被动的,取之不竭的“资源”。如何尊重自然、重回自然、修复自然,是任何一个创作者最需要考虑的议题。

 论述 ▼ 

自启蒙时代以来,人类认为可以透过主宰自然来获得“主体性”,误将自然当成为被动的,取之不竭的“资源”。殊不知一旦断裂了与大自然互相依存的连接,人,这种生物,其实也失去了立足之地。

大自然的脆弱明喻的就是人类本身生存体系的脆弱,而只有恢复大自然的韧性,才能带来人类与其它物种生存的希望。自然透过一连串的信号显示,它不再是为人类活动提取资源的惰性背景;相反,它已经重新扮演了地球命运中积极分子的角色。

人类的肆意敛取与随意破坏,早已打破自然界的平衡与自愈状态,而“生态负债日”的不断提前更让我们惊觉与自然之间发生了不可扭转、亟需修复的矛盾与冲突。

如何尊重自然、重回自然、修复自然,是任何一个创作者最需要考虑的议题。从米兰设计三年展“破坏的自然:设计呈现人类生存现状”,到纽约库珀·休伊特·史密森设计博物馆和荷兰立方体设计博物馆联手举办的“自然”展览,皆在探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在“后人类世”的现实下,人类的创造力与活动如何与自然取得协调,或者寄望得到两者善意互惠的共存。艺术家、建筑师、景观设计师、数据设计师等等联合科学家与生物学家对此提出许多具预测性、试探性及实用性的作品,从师法自然(生物模拟)到修补自然,到再造自然。

夏洛特·麦考迪(Charlotte McCurdy )使用大细胞藻类开发出生物塑料,制成了一件雨衣。由于藻类可以从大气中捕获现有二氧化碳,因此你可以说它是碳负性的 。设计这件雨衣倒不是为了大量生产,而是具体化一个时间轴上亘古的循环概念:一般塑料是由石油制成,而石油则是远古时代光合作用遗留下的产物;如今这件新“塑料”利用的是“当前”的日照来驱动能量,除了真的可以生物降解,同时也是理念上的“再生”。

 观点八: 中国印象-承载着文化自信的中国设计 
近年来,“新中式”成为频繁被提及的词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新”不是指将中式西化,而是指对中式文化的继承革新。
 论述 ▼ 

当今中国设计,正处在国内外文化融合、新旧文化交替的浪潮之下。在人类文明演进的格局中,西方发展经验和设计理念在非西方世界出现「水土不服」,全球话语权中心出现转移。

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迷雾中,讨论设计与文化的关系不仅仅是要创造更合理、更健康的生存方式,而是要以更宏观的视野、更前瞻的视角来思考和审视这历史性的变局。

连绵数千年而未曾间断的中国文明的基础是同样连绵数千年而未曾间断的造物设计,对当今的造物设计有着现实有效的启示。在尊重传统、坚守技艺的基础上,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技艺进行梳理研究,寻找中国传统技艺与传统审美的关联性,在挖掘中国古代设计智慧的同时,进行其现代性转变和创造性发展,建立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工艺与技能当代性研究,是我们这一代设计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需要在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以及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上,展开当今设计的思考。自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以现代设计语言,把中国的美好展现给全世界,用独特的方式把现代与传统融合在一起。

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方中国印,展现了中华汉字所呈现出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将多少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浓缩于简洁的笔划当中。而这,才是“中国设计”新的开始。

综上所述,未来设计的发展将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为目标

答题亦可围绕以上关键词,这些趋势将共同推动设计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艺术设计史与论

设计史论述&论文写作精批精讲课程上线


理论学习切忌考前临时抱佛脚!一定要注意每日积累!



艺术设计史与论
史论系博士,艺术设计史论研究,让人人都懂点艺术设计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