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设计”的9个万能论述观点及案例

文摘   教育   2024-09-25 19:16   北京  

乡村振兴设计是指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农村发展资源,提出相应的可行措施和路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实现农村全面进步和人民富裕幸福的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进一步要求,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将创意设计引入乡村建设,从农村现实和农民需求出发,通过开展设计服务民生的创作,推动设计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复活再造乡村文化,以设计提高乡村建设质量,为新时代乡村文化生产注入新的活力。

本篇文章分享的即是在论述中可用的9个“乡村振兴设计”相关的思考及观点:

 观点一: 设计介入乡村不只是表面美化的工作! 

设计介入乡村不只是帮助乡村去做一些表面美化的工作,实质上是要帮助乡村做社会创新。用艺术精神和设计思维来帮助乡村做提升、做创新。重构而不破坏、提升而不变质,才能建设出美丽乡村。

 论述 ▼ 
乡村的问题具有复杂性,其实一个乡村就是一个社会形态的集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耕时代的历朝历代把社会治理体系的重点都放在乡村。这也说明把乡村工作做好是国家的战略思考,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基础。关心乡村、服务乡村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应尽的社会责任。
从这个意义来讲,不能只是把乡村当作满足城市人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让城市人能够在乡村里得到一种有别于城市生活的田园景象。乡村复兴是应当真正让乡民感受现代、健康、宜居、美好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为此,无论是在乡村环境、乡村健康、乡村康养、乡村文化、乡村经济上,还是在乡村可持续发展上,都需要乡村艺术和乡村设计的深度介入,实现“艺术振兴乡村,设计服务乡村”的社会价值。 
设计师应用情怀去设计,用陪伴参与建设,用驻村提高自我,应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节约办事的原则,积极协调调动各方有利因素,努力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对于当代中国乡村振兴而言,设计下乡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关涉民族历史文化传承、文化自信、价值认同、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深层问题。重构而不破坏、提升而不变质,才能建设出美丽乡村。    

 观点二: 以人为本,乡村振兴设计与居民参与密不可分 

设计下乡,不仅是把设计带到乡村,而要设计“在”乡。这就要求走进乡村现场,了解当地的资源禀赋、环境特性、文化遗产、发展潜质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提出合乎地域特色和当地发展规律的设计方案。
 论述 ▼ 
中国乡村复杂系统的需求,可将规划设计团队的设计师与社区营造的社工编排成组,共同面对村庄不同议题,避免乡村内出现建筑外立面观造型美轮美奂,而实际并未惠宜任何人。

规划设计之初,应充分考虑到乡村环境治理、垃圾分类、环保教育等重要社区治理等问题,并将解决方案直接呈现在景观、环道、公园的设计方案里,使硬质景观落成的同时,也衍生出社区环境教育的功能。

设计师应坚信村庄是村民的,任何设计都必须以村民为主体,以改善村庄实际问题、满足村民真实需求、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为出发点,设计时以协作者身份进入村庄,保持低姿态、多维度、与村民共议共建共享共营的宗旨,对乡村进行系统性规划设计。

积极面对村庄实际存在的问题,秉承“村民为主体、设计团队是协作者”的理念,从硬质规划到产业运营,邀请村民参与建筑、景观、道路等规划全程;同时,邀请社工介入组织、设计村庄的全过程,与村民共同完成环境治理、垃圾分类、空间利用、农产品改良销售、乡村美学品牌孵化等项目,在全程陪伴和协作过程中,让村民真正有村庄建设的主体意识。

 观点三: 乡村振兴设计是“文化创意、设计服务、农业”的融合 
创意农业是指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过程中进行创意生产,创造农民独特增收模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论述 ▼ 
乡村经济需要在高质量发展上做文章,特别是各种新兴农业经济形态需要文化元素和文化品质融入提升价值,包含设计服务在内的文化服务业就成为农业经济形态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创意设计与农村建设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农业的融合,即创意农业。
比如,乡村旅游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农耕活动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乡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另外,要让农民能有自己的造血机会,需要更多与资源相结合的产业模式植入,实现设计与产业的协同。

在不改变原有乡村空间格局的情况下,对乡村公共设施的布局、功能、规模等从各地资源禀赋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闲则闲,用好生态绿色牌,做足山水文章,壮大乡村旅游和休闲经济,走出一条融合发展新路。设计出与当地乡村景观相适应的公共设施,提升乡村公共设施质量。

 观点四: 设计要传承当地文脉,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感 
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导致传统的乡土文化受到冲击,质朴的民风民俗逐渐被消解,核心地位逐渐边缘化、内容逐渐发生变异、形式逐渐低俗化和舞台化,乡土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变得愈加困难。   
 论述 ▼ 
总书记提出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土传统文化是本地特有的地方感和鲜明的文化特色,承载着本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保存着本地区的乡土气息和民俗风情。
由于缺乏政策控制引导,在一些地方的乡村建设中,出现“造城”“仿古”运动,占用耕地面积,破坏乡村景观环境。在一些地方的乡村建设中一味追求村庄的现代、美观、整齐,“表象化、简单化、单一化、片面化、局部化”倾向严重。
一方面对乡村聚落形态大拆大毁,使一些古村落原有的生态系统、传统风貌格局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对村落中的古建筑、古民居进行大规模“改造”,致使传统的建筑、民居、街巷、书院、寺庙、祠堂等遭到毁坏,使乡村传统的建筑风貌、淳朴的人文环境以及大量乡土传统文化景观遭受严重破坏。
一些地方的乡村景观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心理、行为,在重构乡村形态、重塑乡村景观的同时,忽视了乡村景观的地域性、生态性特征,忽略了对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简单地采用城市的布局模式,而将原本只适合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环境景观设计移植到农村,传统乡村开放空间的利用方式逐渐向城市公园化和广场化靠拢,不仅破坏了农村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田园风光,对农村原有的景观生态在整体性和美学性上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没有了地方文化特色和历史依托,旅游目的地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和知名度。

任何村落都承载和表达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每一个空间都有自身的可识别性,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性、区域性的人文景观日益淡化或消失。因此在为贫困民族地区营建安居房屋、修缮破旧公共建筑和设施时,设计要尊重并延绵民族文化,让当地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观点五: 修复生态环境,让乡村回归绿色 
乡村生态住房和公共空间,需要以绿色建筑为方向,再生材料和生态建材以及宜居的乡村建筑设计都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让乡村回归绿色,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论述 ▼ 
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点在人居环境的系统整治,把乡村建设成幸福美丽新家园。对此,国家要求下大力气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坚持规划先行,引导提升村容村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到,我们目前需要积极的进行生态系统的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统筹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治理山体矿山。目前我国部分乡村面临生态环境受损、工业污染严重,开发利用过度。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景观风貌,也时刻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另外,也只有治理好这些问题,才使得人才返乡等成为可能。因此,在乡村设计中,进行环境修复、生态设计,是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
特别是乡村生态住房和公共空间,以绿色建筑为方向,再生材料和生态建材以及宜居的乡村建筑设计都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例如,乡村夯土建筑具有就地取材、施工简易、冬暖夏凉、造价低廉等特点。在中国历史上乡村住房建设中,传统夯土建筑被广泛使用,与现代夯土技艺结合之后,在抗震性能、耐久性能、功能布局等方面有了更好的提升,其再生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乡村公共空间、民宿建筑等更多方面都有其传承创新价值。

 观点六: 探索艺术赋能,激发乡村活力 
艺术赋能不仅体现在对乡村产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提升与发展,也体现在对村民的赋能,既美化了乡村,也让村民的生活环境更舒适,创作创意作品、建设展示平台、设计微型景观、开发产...村民共同参与,带动村民增收。
 论述 ▼ 
艺术可以提升乡村的魅力。反之,乡村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些资源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通过艺术家的创作,乡村的美丽风光、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可以得到展现和传承,吸引更多人关注和走进乡村,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魅力。

艺术可以推动乡村的经济发展,可以带动文创产业的发展,带动旅游业的繁荣。艺术作品和文创产品的销售收入,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旅游业的繁荣,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艺术可以推动乡村的经济发展。艺术可以带动文创产业的发展,带动旅游业的繁荣。艺术作品和文创产品的销售收入,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旅游业的繁荣,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艺术可以提升乡村的生活质量,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满足。在乡村生活中引入艺术元素,可以让村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同时,艺术的引入还可以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推动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艺术助力乡村建设的成功标志,是村民参与、乡村资源活化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各大美术院校积极开展以艺术助力乡村建设的实践。他们或以艺术创意带动乡村传统手工艺振兴,或以艺术赋能乡土文化景观与农特产品消费,或以艺术参与共建美丽乡村。师生们也在传统与现代、精神与物质、人文与科技之间探寻相符合结合点,用艺术叩开乡村大门,让“艺术振兴乡村”的光照进现实。
 观点七: 乡村手工业复兴是培育文明和生活力量的重要内容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依托乡村历史⽂化、风土⼈情、地⽅物产等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批批设计师将乡土的内⽣智慧与创意设计相结合,将乡村⽂化传承与特⾊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对乡土⽂化进⾏视觉层⾯发掘以及品牌构建、提升,让地域知识可视化,让传统⼿⼯艺当代化,让乡土资源活起来。
 论述 ▼ 
乡村手工艺来自乡村,因地取材,许多采用的是农业废弃材料,这完全符合现代设计所提倡的再生利用的设计观。我们所指的手工艺是指其文化品位和创意品质,而非单纯是技术方式的界定,如手工艺形态现在也已经开始介入现代建筑、景观、公共艺术装置等领域。
同样,由于乡村手工艺产业模式的提升是将个性化生产方式与现代营销方式结合,有销路才能激发生产力,有生产力才能有文化活力,让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才能活化乡村经济,这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借助专业创意设计的力量介入乡村手工艺的创新发展,提升乡村手工艺的现代创意价值,这是现代创意设计与乡村手工艺一种很好的结合方式。这也提示我们在当代设计产业的发展中同样要汲取乡村手工艺的智慧,如同我们汲取传统文化中很多具有创意价值的技术手段、创作智慧等,这些都是中国民间设计的财富,都是中国设计产业发展的一种文化基础。

在乡村手工业领域,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复兴传统手工业业态体系,这也是现代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有机补充。实现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表达,推动传统文化重新回归现代生活,挖掘传统手工业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通过创意设计,将传统手工业上升为现代手工业,实现现代手工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升级。

 观点八: “微改造”与“巧更新”,风貌改造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由于经费、地理位置、扶持力度等多种因素,易地搬迁、整村风貌改善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乡村,针对村庄本身存在松散、凌乱、原有公共空间荒弃等“小”特点,设计人员需要采取更轻巧的“微改造”和“巧更新”策略,以改善乡村建设中的“点”状问题。
 论述 ▼ 
城乡统筹发展趋势下,风貌改造是近年来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村庄规划设计资金和时间的限制,在整村风貌设计规划时,根据现场情况一般采用3种策略:

①建筑质量较好、近十几年新建的砖混结构民居,采取“穿靴戴帽”策略,将村庄传统建筑因子提炼抽取,用作装饰,使整村风貌统一,呈现地域特点。
②保留老建筑的历史价值,用新设计手法和理念对空间再改造的策略。
③建筑质量较差、年代久远、留存价值不高或修复成本太大的建筑,采取整村易地搬迁策略,建设新村时需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因子,将其呈现在整体规划设计中。

“微改造”是指在充分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借助设计手法,对村内原有废弃、拆卸的空间或物件进行小巧改造,使其具备再利用的可能。

例如:乡村道路高低起伏,还有坡度很大的道路,为了安全起见,设计师可以借用L形的石墙作势护挡,并将村庄拆卸的木门安放在石墙中,挂上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平安红旗家庭”标牌,命名为“平安门”。

巧更新”是指借助村庄原有废弃空间,因地制宜、借助设计手法令其重新活化,变废为宝继续为村庄服务。

例如:废弃的坑洼场地,设计师可将它做成下沉广场,保留周边树木,将老年人健身、儿童游乐设施置于林下,可使使废弃多年的坑洼场地重新被利用,成为村庄的公共活动空间。

 观点九: 视觉传达,重新唤醒乡村共同记忆与情感 
作为一种表现手法,视觉传达设计可与政治和经济手段相互配合,弥补不足,能够在不破坏乡村这一载体原有的精神风貌的前提下,大幅度地美化村容村貌,提升乡村地区的视觉美感。通过新媒体方式为乡村文化的对外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
 论述 ▼ 
乡村作为一个传统记忆的载体,想保留文化记忆必须保留其文化载体。视觉传达设计具有重构社会有机体的能力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力量,介入乡村现场,发掘乡土文化资源,重塑乡村文化认同感,无疑为乡村的文化自治及物质精神文明构建提供一种可能。

视觉传达设计在构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上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借助图像形式对乡村历史予以重现,还原乡村的过往,展示乡村特有的、浓厚的文化积淀,唤醒乡村居民们内心深处沉睡的共同记忆与情感,重塑乡村居民对本地区文化的认同。

不同的乡村地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技艺,因而不同的乡村地区也必然会拥有不同的文化理念。视觉传达设计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应用能够重新挖掘乡村地区的传统人文价值,实现文化传承和现代生活间的衔接,为不同乡村地区量身打造文化产品,强化乡村地区的文化特色。

毫无疑问,乡村居民是乡村文化的传播主力军。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介入乡村文化的沿袭与再创造将驱动乡村居民积极地探索赋予传统的乡村文化以现代化的时尚魅力的有效渠道,以及推进乡村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可行路径,对丰富乡村地区的产业形态、优化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大有裨益。

总的来说,乡村振兴设计需要发挥设计创新的作用,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用设计将乡村的发展资源转化为生命力,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

接下来,再来看“非遗文化”相关的5个案例,用以论点/观点的说明:

 案例一: 广州花都宝桑园 
 说明 ▼ 
宝桑园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始建于2001年,是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业产品加工研究所下属的科研示范基地,拥有广东蚕桑文化“旅游名片”称号。

项目通过“桑蚕产业+文旅+农科”体验创新,突出宝桑园文旅振兴乡村经济的天然优势,助力产业振兴。以“蚕桑文化”为主题,以蚕的一生经历“感、觅、蜕、羽”的不同阶段对场地进行分区主题设计。打造可游、可学、可工作生活的理想生活方式基地。

 案例二: 生长与对话-贵州龙塘扶贫设计实践 
 说明 ▼ 

龙塘村位于贵州黔东南雷山县,梯田茶林云雾缭绕,吊脚木楼依崖而落,淳朴的苗人世代居住于此,沿袭着古朴自然的生活方式。然而,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龙塘却因产业基础薄弱、人口空心化,而逐步走向衰落。

项目负责人孟凡浩认为,对于传统村落,保护是为了能让其更好地发展,发展才能实现对其真正的保护。希望在建造体系和建筑材料的更迭背景下,为苗寨民居做一个更新示范,寻求真实生活新需求与风貌协调的平衡。同时也希望借助外力的作用为龙塘挖掘文化、振兴工艺、引入产业、搭建平台,帮助其重新焕发内在活力。使其在外力撤出之后,依然能维持良好可持续的生存状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稳定脱贫。

设计直面传统乡村生活的新诉求。设计团队在龙塘调研的过程中,发现龙塘村也面临着当今很多传统村落里的一个所谓的“通病”——自发改造:村民们用铝合金门窗封闭了颇具当地传统建筑特色的“美人靠”,来抵御严寒的气候,原本底层堆放农具的架空层也被村民用水泥和砖等现代材料扩建为房屋和卫生间等。诚然,这是一种对传统建筑风貌的人为侵袭,但在设计团队看来,这村民自主的集体性改建,实则是他们真实生活需求的体现。传统农耕时代产居结合、就地取材的木构吊脚楼,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下村民们舒适便利的基本生活需要。

在对传统苗寨吊脚楼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村民的生活方式和个人诉求做出回应。设计团队希望改造完成后,这个既优化问题又维持造价不变的设计能够成为村民改建自家房屋的范本,改变原有私搭乱建对传统风貌产生的破坏。如今的龙塘正重拾乡村活力,实现了从“生活”到“生产”的进步。

 案例三: 温故知新-传统器物再设计家居 
 说明 ▼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为帮扶四川崇州怀远镇,四川美术学院为当地“藤编家具⼿⼯作坊⼀条街”设计制作150余件(套)创新家具,将绿⾊设计理念与技术融⼊当地传统材料与⼯艺之中,获专利30余项,同时⽅便了村民就近就业、居家就业,成为以器物设计振兴乡村经济的有益实践。

 案例四: “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 
 说明 ▼ 

在湖南通道、重庆酉阳、四川雅安、青海⽟树等地,湖南⼤学设计艺术学院通过“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与当地⼿工艺人、村民合作,完成了⽂创产品设计、儿童美术创作、APP与互动游戏开发等⼯作。小规模、差异化、分布式、可持续的⽂化⽣产与传播模式,让乡土⽂化从本土⾛向国际,提升了村民⽂化自信,丰富了“中国故事”内涵。

 案例五: 重庆渝北兴隆镇的重庆乡愁博物馆 
 说明 ▼ 

重庆渝北兴隆镇的重庆乡愁博物馆,位于丘陵⼭⾕之间。这⼀具有复合功能的场所,不仅集中展现了巴渝乡村的自然人文风貌,还为重庆30余个乡镇农产品的推⼴与销售搭建平台,形成“生态营造+乡土产业活化+社群合作与赋能”的系统设计体系。

从居住空间与⽣产空间的协调,到乡村公共⽂化空间与产业景观空间的整合发展,设计师正以协同者的⾓⾊,倡导城乡协同、乡土资源与现代⽣活需求协同,最⼤可能释放乡村⽣活的张力和弹性。

由此得见,乡村振兴与艺术设计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生产力,可以为乡村建设赋能,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艺术设计史与论

设计史论述&论文写作精批精讲课程上线



理论学习切忌考前临时抱佛脚!一定要注意每日积累!


艺术设计史与论
史论系博士,艺术设计史论研究,让人人都懂点艺术设计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