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即创业做什么,主要包括技术、产品、市场、竞争等维度。我先按照接触项目的时序,来介绍我在各个流程中是如何进行事的判断,最后再对各个维度进行总结。个人拙见,期待大家指正,查缺补漏,完善事的判断模型。
创业做什么产品或服务,能解决什么样的临床或市场需求,这是大多数公司成立之初就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大多数创业项目都是基于过往科学研究或产业背景,基于自己有什么能做什么,而不是市场需要什么。所以市场上大多数BP,在粗略浏览后就可以筛选掉90%,如一些低技术门槛的项目、同质化竞争的产品、行业下行的赛道。对于那些投资经理感兴趣的新技术、新产品项目,通过初步路演与团队沟通进行新赛道学习,了解创业动机、技术原理、临床需求、市场规模、产品进度、竞争格局、财务状况与历史融资等信息。在这个阶段,有些项目就会因为以下一种或多种因素而被筛选掉,如技术门槛不高(服务类项目)、竞争激烈(多技术路线同适应症竞争)、市场需求不足(对现有成熟方案无法造成冲击)、市场天花板较低(细分科学仪器或上游赛道)、融资能力有限(后续需要花大钱的项目,进度明显落后竞品)、商业模式难拓展(现有的成功基于强资源)等。对于感兴趣的项目,初次接洽后,投资经理会初步调研相关赛道来验证商业模式是否可行。通过对临床需求进行信息检索,寻找疾病人群规模、发病率、当前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及其增速等数据,来确定潜在市场规模。通过检索已上市产品、临床在研产品及潜在竞品,来确定产品优势、进度及竞争态势。通过专利、文献检索,来评估技术门槛或判断技术路径是否完成概念验证等。在对赛道进行初步研究之后,投资经理会继续跟进初始项目,并额外寻找三五家竞品进行深入交流。投资经理带着问题与多家竞品公司进行交流,了解各自的技术关键点、产品的最新进度以及对其他竞品的评价。通过多轮的交叉验证,我们能够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从而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市场动态和竞争环境。通过竞品对比,从中选择一家人靠谱、事领先、性价比高的项目继续推进。之后企业会被要求提供详细的资料,如技术工艺、实验数据、专利信息、供应商和客户清单、员工名单、重大合同、成本构成、财务报表及预算等。研读完所有材料后,投资经理带着问题入场进行尽职调查。通过现场与各层级技术人员沟通,进一步了解核心工艺点(如工艺流程及配方、良品率、产品问题及改良方案等),判断技术门槛高低。通过核心工艺、现有专利、拟申请专利来判断是否存在侵权或被侵权的风险。通过实验数据(如早期体外、动物数据、IIT数据)了解产品完成概念验证的程度,额外寻找第三方进行产品验证,可以判断后续商业化的风险。通过成本构成及人员访谈可以确定核心供应商,进而通过访谈来推测产品未来商业化的成本,并据此评估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通过与客户沟通,了解当前需求及现有解决方案、项目产品的优缺点、未来定价及推广策略,判断未来客户的接受程度及市场推广难度。通过财务数据、人员清单及项目规划,预测公司现金流,判断团队及资金风险。此外,通过与供应商、客户交流,还有可能发掘出新的竞品项目。投资经理汇总并陈列项目的利弊,投委进行项目的投资决策。- 通过核心工艺、专利列表,判断是否存在侵权或被侵权的风险
- 通过财务数据及项目规划,判断资金使用合理性及未来资金缺口
- 通过信息检索、供应商及客户访谈,获取竞品信息,判断竞争优势
没有完美的项目,初创企业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风险,但风险投资本就是在高风险中寻找高回报的机会。
每家机构对行业的认知和理解确定了各自的能力圈,同一个项目在不同机构眼中有着不同的风险值,是否对一个项目进行投资就要取决于各自的风险偏好。
欢迎留言补充![]()
我是乌拉,一个想要悟道的生物医疗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