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创业思考》:跟雷布斯学创业

文摘   财经   2024-06-17 21:07   广东  
朋友送了本雷布斯的《小米创业思考》,最近研读了一番,颇有收获,结合过往见闻,分享下个人对创业的思考,希望对创业或在创业路上的朋友们有所助益。
宏大愿景:做一家伟大的公司,“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
有宏大愿景的公司,可以吸引披荆斩棘的同路人自我实现是人类的最高级需求,有共同理想的团队可以忍受短期的苦难(办公环境、薪资待遇、行业地位等),以求长期的自我价值实现。SpaceX的愿景是“让人类成为跨行星物种”,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
赛道选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改造传统制造业”
创业的赛道来自于未满足的市场需求,太超前了容易成先烈,太滞后了就步入了红海。此外还要基于自身的能力圈,团队、技术、资源,选择合适的赛道,并制定实现的路径。小米在早期没有建立好的手机供应链体系,就先集中精力做软件,用快速迭代的软件系统来圈粉。待搞定供应链后开始做硬件,之后又以手机为中心做生态。
团队搭建:“找到有共同的愿景、有能力、有责任心、自驱动的人”
创业想要找到牛人,个人的口碑很重要。雷布斯是技术出身,在金山做过CEO,内部创过业,算是互联网老炮,行业里口碑很好。如果口碑不好,别说三十顾茅庐,可能连人都见不到。
个人的口碑需要慢慢积累,是由过往为人处世的点滴所汇聚。口碑好的人创业,可能振臂一挥,老同事、老同学纷纷加入,团队稳定性极高。但有些人创业,过往的人无一追随,社招的人如坐流水席,聚不了人,谈何成事。
世界很大,行业很小,想要创业的老板们先做好自身的IP管理。格局要打开,“风物长宜放眼量”,别总盯着眼前那点蝇头小利。
唯快不破:产品聚焦,“克制贪婪,少就是多”,“战略积累快不得,战术演进慢不得”
“洞察快、响应快、决策快、改善快”,创业者首先肯定率先洞察了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然后快速的组建团队进行产品开发,最终将产品第一时间送达终端并继续迭代。小米当时做米聊,推测腾讯在一年内没有反应就有50%的胜率,若半年内反应则基本无胜算,结果腾讯在一个月内就推出了微信。初创公司能战胜大厂的机会就在于大公司的种种弊病,“认知错位、惯性思维、偶像包袱”,通俗讲就是官僚主义、怕出错、沟通难。大公司病难治,也就给了初创公司成功的机会,但是要抓住时间窗口,在大公司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快速发展。
资源有限,聚焦才能快。创业之初,多开管线,雨露均沾,但每条管线都较难在有限资源下快速积聚成质变,就有可能丧失先机,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进度快的公司可以对市场上耐心资本、优秀人才产生虹吸,马太效应的加持会进一步拉开与其它公司的差距。
当然也不能一味的追求快,“局部的慢才是全局的快”。有些创新药公司,可能迫于机构的压力,随便选了个候选分子就推到了临床,即便暂时进度领先,但最终逃不了被BIC超越的命运,挥霍了投资人辛苦募来的钱,又浪费了宝贵的临床资源。


总结起来,有志创业的仁人志士要先营造自己的口碑,后续才有拉团队打江山的基础。创业要志存高远,基于自身的能力圈来选择合适的赛道,在保障产品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快速推动公司发展。
最后借用雷总一句话共勉,“优秀的公司赚取利润,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

我是乌拉,一个想要悟道的生物医疗投资人。

悟啦无
读万卷书,赏千里景,赚百两银,得十分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