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有没有必要做投后管理?

文摘   财经   2025-02-06 18:40   广东  

曾几何时,我一度认为投后管理没有任何价值,只要项目投得好,投后管理就没有必要。投后管理主要涉及风险识别及增值服务两个层面的工作,其实大多数财务投资人只关注风险,不断向企业要各种资料和信息,搞得企业不厌其烦。即便有一些增值服务,短期内也较难见成效,有时还可能出力不讨好,还不如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多做做行研多刷刷项目,把投资工作做好。那还有必要做投后管理吗?

时过境迁,经过多家已投企业的教育和大佬们的谆谆教导,我也终于认识到投后管理的价值和必要性。

投后管理的价值

提高收益。优秀的项目确实比较省心,本身实力就能上清北,自然就不需要上辅导班。但优秀的项目毕竟是凤毛麟角,很多基金可能都碰不到一个十倍收益的项目,超过60%的项目都收不回成本。要想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获得丰收,只能靠长期的精耕细作。比如给已投企业换个司机或赛道,把项目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说不定能收回投资成本。比如给已投企业引入新的团队或概念技术,给四平八稳的项目增加飞翔的翅膀,说不定能把一倍的收益变两倍收益。盲池基金的70-80%项目可能都需要这样长时间的精耕细作来创造额外价值,才能实现整个基金层面的较高收益。

协议履行。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人是会变的,还在谈恋爱的时候,大家你侬我侬地展示最好的一面,但是一旦木已成舟,有些人就会撕下伪装,当初的各种承诺都不会兑现。而且人心还经不住考验,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进账,有些品行不断、意志不坚的创始人可能会以身犯险,有公款买豪车的、有挪用资金炒房或炒股票。定期的投后管理,可以识别真实的创始人,若不符合预期则尽早止损。

投后赋能。很少有创业者是六边形战士,大多数擅长技术或销售,但是运营管理、政府关系、财法知识等方面能力有所欠缺。投资机构需要明确创始人的能力边界,在投后管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补足,一方面是创始人个人的认知及能力提升,另一方面是缺失团队成员的补充,毕竟补了轮胎、加了油的汽车才能高速驰骋。

风险识别。完成投资后,投资机构和项目之间的甲乙方角色也完成了对调,投资机构作为小股东,又不参与实际运营,很容易被已投企业蒙骗(比如最近孙正义又栽在了eFishery)。为了防止企业报喜不报忧、隐瞒真实运营情况,例行的投后管理就很有必要,可以让机构尽早发现风险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以管促投。大多数早期投资机构都是选择项目经理负责制,即谁投资谁投后,因为对行业有认知,和项目方也比较熟悉,整个投后交流会比较顺畅,也能比较好的制定退出策略(有些机构有专门的投后团队,退出策略能让投资经理拍断腿)。在长期的投后管理中,项目经理能够学到更多的产业经验和创业教训,从而完善项目投资逻辑

机构品牌。一级投资竞争激烈,各家都在打差异化,尤其强调投后赋能。好的投后赋能,让已投企业得到实惠,创始人会不断推荐新的创业项目,好的口碑形成,优质的项目也会主动找上门来。

如何做投后管理

明确定位,勿瞎指挥。大家对投后管理的共识是“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时刻提醒自己是投资人,而不是握着方向盘的司机,我们只能提供信息和建议,最终还是创始人自己下场踢球。

项目分类,因材施教。对于优秀项目,减少常规骚扰,多提供企业实际需要的资源(如渠道、客户、上下游、人才)。对于一般项目,要多多拜访,做好全面的投后服务,梳理战略制定战术、找人搭团队建组织、融资找钱和BD。对于高风险项目,尤其是团队品行不端、创始人固执己见的项目,尽早止损,不要浪费精力了。

定期走访,风险识别。根据不同的项目分级,制定拜访计划,优秀项目可以每季度走访一次,一般项目可以每月走访一次,高风险但还有上岸机会的项目可能需要间隔一到两周就去趟现场。通过收集企业财务、运营报告,识别财务风险(账上资金支撑不了半年、大额可疑支出、营收不达预期)、团队风险(核心团队离职、市场销售团队缺失、团队不睦)、研发风险(核心工艺或性能无法实现)等,并及时提供资源支撑或基于风险调整退出策略。

圈外建设,圈内赋能。一个投药的机构涉足医疗器械领域,刚开始肯定没法进行投后赋能。小到每个投资人,大到每家机构都有自己的能力圈,我们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去给企业赋能。但是能力圈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的投资,一个赛道接着一个赛道的研究,不断在长期的行业深耕中搭建自己的能力圈(行业认知、专家和人才储备)。此外对企业的赋能是整个机构的工作,需要项目经理调动整个机构的资源。

关爱陪伴,情绪疏导。创业之路,九死一生,家庭要陪伴,员工要工资,股东要利益,创始人的压力极大。有时候投后管理可能没有什么实质的帮助,项目经理只需做一个聆听者,去支持他们,让他们在创业之路上不再孤单,也有一定的情感价值。项目投资的过程中,我们是用专业能力获得创始人的认可;在投后管理中,我们就要用足够的真诚和长期的陪伴来赢得他们的信任,有了信任,他们才可能听得进去你的意见,才有可能落实你的建议。

祝大家开工大吉,蛇年如意。


我是乌拉,一个想要悟道的生物医疗投资人。

悟啦无
读万卷书,赏千里景,赚百两银,得十分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