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投资人的路在何方?

文摘   财经   2024-12-09 08:28   广东  
前几个月我写了“一级市场生存现状调研”,调研结果市场是比我想的更冷。
如今年关将近,寒意与日俱增,同行们相聚都聊起了后路。
如果不做一级投资,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大家集思广益,主要有以下主流和非主流之路。
欢迎同行留言补充,让大家都多条活路
主流之路
财务顾问

FA这个职业,投资人最熟悉,大多数投资人也会偶尔cosplay,所以不难上手。只是当前融资环境较差,成单周期拉长,对FA造成的生存压力更大。FA职业优势的灵活自由,缺点就是收入不稳定,不过对于自雇人士,一年能成交一单也可以养活自己了。

如果要进入这个赛道,建议先从已投企业入手,大家有信任基础,谈判也会简单些。可以先和五六家已投企业签署非独家FA,佣金按照5%来收取,若一年能帮助企业完成1000万融资,也有50万的收入。

如果哪天不想做FA了,等行情回暖了也有更多的机会回甲方机构。不过行情回暖,FA的收入更高,估计自由多金的FA更不愿意回来做牛马了。

企业BD

企业Business Development,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研究、业务拓展、客户维护、项目管理、企业融资等。这些工作其实投资人都有涉及,推进项目之前要做行业研究,多项目推进需要进行项目管理,还有已投企业的融资推进。企业BD的职业优势是锻炼全面,缺点是聚焦专一赛道,对喜新厌旧的投资人是个挑战。

如果要进入这个赛道,还是建议从相熟的已投企业入手,谈好薪资和股权,卖命赌一把。毕竟和投资机构遥不可期的Carry相比,每年行权到手的股权更能让人心安。如果企业发展顺利,成功上市或收购,提前退休都有可能。不过退一万步来说,即便赌输了,也在产业锻炼的更全面,积累了更多的行业资源。

无论输赢,想要重新进入一级投资的机会都很大。赌赢了可以自己做天使,指哪投哪,再也不用内外双线作战。赌输了也可以谈个更好的身价继续做牛马。

回归产业

除了BD岗位,还有些朋友想回产业继续做研发、搞产品。若能回大厂,职业就比较稳定。如果加入初创公司,说不定还能谈一定的股权。

对于刚入行不久的投资人,重回产业可以继续积累行业资源。但是对于资深投资人(主要指工龄),再回去搞研发和产品就有些得不偿失,一方面可能很难重新适应,另一方面过往的投资积累也无法实现价值最大化。

重操旧业确实是应对当前一级环境的较稳妥方案,但需要想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再想想当初进入一级市场的初衷。

下场创业

每个投资人都有一个创业梦,但极大多数都是过过嘴瘾,不敢以身犯险。而且当前环境确实不太适合创业,整体成本增加,源头活水不足,大多数人是在求生存而不是求发展。

如果真碰到了心动的可转化技术,叠加耐心资本支撑2-3年的运营研发费用,而且还不让你背上无限连带回购的包袱,那就值得梭哈搏一把。

二级市场

之前大家讨论较多的转行赛道,但这两年券商大降薪,工作强度比一级高,薪资待遇向一级看齐。现在几乎很少有一级投资人向往二级转,希望那些已经转过去的兄弟们要坚持住,别回来再卷我们了

非主流之路

学历提升

大家对一级市场的共识是行情至少还需要一两年才能回暖,所以有些朋友想着去高校再深造一番,在避开经济周期低谷的同时提升下自我。

对于理工科的投资人,可以基于行业研究,选择一个未来可布局的赛道,再联系该领域的教授,争取成为他们的弟子。等到3-4年博士毕业(不毕业也可以)之时,行情大概率回暖,可以直接将其产业化,刚好一举两得。

不想读博也可以去读个MBA、EMBA,扩展下人脉,说不定同学变老板,毕业立马上班。

大学教职

生物位列四大天坑之首,就业难的同学们大多一路读到了博士,也就导致一级医疗投资的博士泛滥。一级卷不动,回更卷的高校如何卷?

抱紧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大腿,为他们做成果转化、拉横向课题、做好课题组小PI。亦或是到二三线城市的高校谋一职位,不求高薪,但求稳定。不过这个方向也只适合入行不久的投资人,离开太久就很难回去了。

居家炒股

今年有投资人朋友吃到几波行情红利,考虑失业后就全职炒股。只不过股市难测,短线风险大,长线周期长。

如果过往几年都有超过市场的收益表现,有个两三百万的金融资产,可以考虑全职炒股这条路。做长线投资不需要经常盯盘,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提交、陪伴家人,是个完美的职业。

借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的一句话送给想要全职炒股的朋友们:“哪些亟需从股市提款,希望从股市上赚钱付账单的人,最容易失败”

全职自媒体

有些投资人转行做自媒体做的风生水起,B站、小红书、公众号都有涉猎。但对大多数投资人来说,自媒体只能是个副业,尤其一级投资话题的受众较少,流量少,更难变现。

想要做好自媒体,需要较高的输出频率,一周三四更甚至日更。如此高密度高质量的输出,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全职投资人很难做到。全职自媒体,虽然时间自由,但需要较长的培育期,行业竞争也大,在预期的时间内都不可能养活自己,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我写公众号的初衷主要是整理思路,偶尔也吐吐槽,对阅读量和粉丝增长都比较佛系,所以没有做任何推广。等到粉丝自然增长到一万人(按照当前的速度可能要几十年),也可以做些营收,比如FA业务、BP撰写、商业合作、收费行研之类的,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其它小众

教培:感受到最近政策松动,有娃的朋友们想要做个辅导班,在辅导自家娃的同时带上小区其它小朋友。理工科的投资人基本可以做到全科辅导,如果同时辅导5-10人,基本上月收入也能覆盖家庭日常开销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多了,时间也比较自由,适合真正做耐心资本的朋友们。

脱口秀:今年两档脱口秀综艺火力全开,让赛道不保的投资人看到了新的机会。幽默的投资人朋友,掌握了这门冒犯的艺术,说不定可以迎来事业的第二春,在脱口秀的舞台上教老板重新做人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越是找不到方向的时候,越要做好眼前的事。真正的路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

教培、脱口秀赛道又回来了,大A又重新站上了3400点,说不定我们一级投资人的春天也快到了。

共勉!


我是乌拉,一个想要悟道的生物医疗投资人。

悟啦无
读万卷书,赏千里景,赚百两银,得十分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