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落实《实施方案》的任务要求,持续建设“两大基石”和“三项制度”,推进我国碳足迹核算标准的规则国际交流互认,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夏应显介绍,碳市场扩围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提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另外一项工作任务要求。为落实这方面的工作任务,生态环境部在今年5月联合14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这个实施方案编绘了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重点明确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和碳足迹因子数据库这“两大基石”,分别来解决产品碳足迹“怎么算”和“算得出”的问题;探索构建碳标识认证、产品碳足迹分级管理和信息披露“三项制度”,来实现碳足迹“算得准”、促进产品碳足迹“往下减”和实现碳足迹信息“受监督”的目标。为推动《实施方案》工作落实,帮助外贸企业有效应对国际涉碳贸易壁垒,立足破解碳足迹管理中的难点,生态环境部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组织编制《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国家标准并已于近期发布实施,要求和指南作为我国产品碳足迹核算“母标准”或者称之为“标准的标准”,来指导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组织相关单位编制电力等基础能源和动力电池、光伏等重点外贸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并尽快发布。二是结合相关工作需要,今年4月发布了2021年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同时从煤电油气等基础能源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通用因子着手,加快推进产品碳足迹因子的研究工作。三是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的认证试点,同时也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四是加强产品碳足迹的国际交流,跟踪研判国际涉碳贸易政策和产品碳足迹规则的发展趋势,并积极应对。夏应显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落实《实施方案》的任务要求,持续建设“两大基石”和“三项制度”,推进我国碳足迹核算标准的规则国际交流互认,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我国碳足迹核算通则国家标准GB/T 24067-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发布
由生态环境部提出并指导制定的GB/T 24067-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以下简称“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近日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发布。 制定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是落实生态环境部等15部委《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部署的重要举措,填补了国内产品碳足迹核算通用标准的空白,将为各方研究编制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提供指导。在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指导下,加快推进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和数据核算,摸清产品碳排放“家底”,是加快构建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发掘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节能降碳潜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利于帮助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提高产品低碳竞争力和贸易竞争优势。 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主要借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ISO 14067国际标准,采用与国际通行的生命周期评价标准(GB/T 24040和GB/T 24044)一致的方式,规定了产品碳足迹的研究范围、原则和量化方法等,为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数据国际交流互认打下基础。相较于国际标准,本标准增加了编制具体产品碳足迹标准的参考框架、数据地理边界信息建议等,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具有操作性。此外,本标准还规定了鉴定性评审、产品碳足迹声明和具体产品碳足迹标准框架等内容,为本标准的实施应用提供充分的指引和保障。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各有关部门系统推进该标准的实施与应用,按照系统推进、急用先行、开放协同的原则,加快推进基础能源、上游原材料和有迫切需求的重点外贸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的立项和制定进程,逐步完善碳足迹管理标准体系,为更好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标准化工作支撑。
***************
多方共促符合我国国情的碳足迹标准通则落地实施
在“双碳”背景下,我国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通则国家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将于今年10月1日实施。该标准借鉴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国际标准,为我国产品碳足迹核算国际互认奠定了基础,也增加了数据地理信息内容,更具有可操作性,体现了中国特色。
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碳足迹管理体系,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需求。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此前联合发布的《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建立完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日前,在符合国情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表示,碳足迹管理覆盖多产业多环节,需要产业协同发展,在统一框架下来厘清行业边界、夯实方法和数据基础,形成网状协同。我国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立足国情,与国际接轨,明确了产品碳足迹核算边界、方法和发布形式、数据要求、溯源性的要求。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局副局长王强表示,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基于地理位置开展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GIS-LCA)软件,积极践行我国产品碳足迹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促进我国碳足迹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标准化、国际化,助力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碳足迹管理体系。 “这是首次提出将生命周期评价的4个阶段与地理信息系统相融合,为我国碳足迹精准核算和管理提供科学、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帮助政府、企业等及时、准确、可靠地核算碳足迹,对支撑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将发挥底座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说,在浙江省乐清市的电力电气碳足迹评价试点中,实现了产品、企业、供应链、产业链、政府、认证机构的互联互通,为各方提供了全方面碳足迹管理解决方案。 与会嘉宾表示,基于地理位置开展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技术为我国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提供了探索,也是推动我国碳足迹管理走向科学化、标准化、国际化的良好开端。开展适应我国国情并兼容国际标准的先进方法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数据体系、应用体系、认证体系的研究,创新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加快推进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驱动,也是提升我国产品绿色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免责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运营主体及其所在单位观点,如有侵权等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万分感谢!本号投稿与联系邮箱461140976@qq.com。如果您喜欢我们分享的文章,欢迎点赞、关注与转发!
**************************
欢迎热爱标准化、渴望学习、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的中国计量大学在校生加入标准研习社学生社团。也欢迎优秀的校外学生加入学习。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原主任纪正昆教授,ISO/TC321主席、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获得者、中国计量大学原校长宋明顺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首席专家周立军教授受聘担任标准研习社学术顾问。中国计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李战国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委员汪波担任标准研习社指导教师。报名方式:扫码获取《标准研习社会员登记表》,填写后将登记表电子版发送至852741525@qq.com。报名成功者请加微信:lixiaoxuan1525,留言“会员申请”。欢迎关注“教育文献君”微信公众号,参加中国计量大学标准研习社读书会。加微信:lixiaoxuan1525,留言“读书会”申请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