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导读】近年来,“文科无用论”在全球蔓延。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直接传导至人文社科领域,从实践理性出发,文科在社会大众层面遭遇边缘化。另一方面,面对加速的社会变革,人们愈发不满于文科回应现实、响应关切的滞后性。在这场关涉价值重估的危机中,我国近年来以“新文科”建设为纲,掀起了一股自上而下的跨学科热潮,伴随着人、财、物等资源的集中和倾斜,一批高研院、文科实验室、重大项目课题相继诞生。而论及成效如何,此轮以新文科为主体的跨学科实践,在开放状态中展现出了复杂性。
作者指出,人文学科面临新的难题,既包括学科内部问题,也包括所需承担的使命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难题。新一轮跨学科不仅是对传统学科自身缺陷的不满和改进,更是为了回应日常生活世界变革对人文学科调适的呼吁,迎接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
当今中国的跨学科呈现横跨、斜跨等三种形态,并演绎出四种变体。
(1)依附式跨学科:作为批判性的跨学科,它虽然往往也身在学院,但是对于既有的学院和学科体制,总是保持着警惕、疏离和不合作的态度,以确保其独立性和自主性。但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作为批判性的跨学科在旅行到他国后,其批判性被弱化或者丧失,不得不依附于某个一级学科和学术体制存活。
(2)掏空式跨学科:以部分文学研究为例,当前流行以文学为材料的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和统计学研究,而作为本体的文学研究却不知所踪。
(3)随意式跨学科:包括中国在内,在一批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相对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对科学理论和概念随意引用却不论理论的适用性。近年来兴起的学术黑话,试图用物理学、数学理论“指导”中国的人文学术,便是这种症候的反映。
(4)虚假式跨学科:跨学科产生了大量的伪问题和虚假知识。当缺乏应有的警醒意识和自谦精神,跨学科会成为凌空虚蹈或“学术表演”,反而强化了学科偏见和封闭。
本文指出,评估跨学科的效度应包含四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开放的学术环境和知识观是前置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跨学科是否解决了外部世界对之提出的问题;跨学科是否带来学科增值;跨学科是否最终带来人类知识和思想增量。
当前,跨学科仍需化解好问题诊断与方法适用之间的矛盾,处理好学科与跨学科这一对“欢喜冤家”之间的关系,解决好跨学科研究与成果评价不匹配的难题。
本文原载《澳门理工学报》2024年第3期,题为《跨学科:人文学科的救命稻草?》,作者为叶祝弟。
跨学科:人文学科的救命稻草?
人文学科的危机与生机
新一轮跨学科的特点
跨学科的若干形态
前者的典型是引入空间理论、风景学理论、文化地理学等所形成的声势浩大的人文地理学、地理诗学和地理批评,引入生态理论、生物学理论形成的生态批评,以及引入文本挖掘、网络分析、图像与可视化技术等手段进行人文学研究的数字人文就是中国人文学科领域最为活跃、最为成功的跨学科实践;中者以已经在中国风行20多年的文化研究以及大量引入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学方法的人文城市研究为典型;后者的典型有思想史研究及其各个分支、“试图融通语言学、文学、逻辑学、阐释学等学科”的人文语义学研究等。以人文语义学研究为例,沈卫荣提倡侧重语言、语词和文本的历史性研究的语文学,潘光哲主张对于跨语际实践物的新名词和关键词研究,张宝明主张扩大到对人类语言交往实践、沟通语词、日常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语义学研究。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侧重,但殊途同归,学者们都注意到了过去那种封闭式、单一式的研究已经没有出路,人文语义学亟待开拓一种“多元化理解的意义空间”。正如张宝明所言,需要在历史纵深和人文广延上推进人文语义学方面的跨学科研究和实践,其目的就在于,“聚焦于人类交际中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碰撞、交融、冲突和翻译的语际实践,为人文研究寻找新的学术视域和理论框架”。
学术泡沫抑或救命稻草:“青霉素等价物”的跨学科?
跨学科:一个依然待访的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