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宗谱》谱序系列•三修谱序

文摘   2024-09-16 09:59   山东  

《曹氏宗谱》,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乡贡进士曹达中初修;六十年后的明永乐六年(1408),曹达中曾孙曹崇再修

又过去八十六年,明弘治七年(1494),曹崇之孙曹濂第三次续修。

此时,大明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弘治中兴”时期。

此时曹氏一族,繁衍生息,人丁兴旺。族人不忘增修前谱,并通过续谱,弘扬“尊祖而敬宗,睦族而敦伦”。

▲初修谱序•曹达中

▲再修谱序•曹崇

三修谱序

从来宗谱之不明,则源流之莫辨,即子孙亦孰(1)从而考之。

【译文】自古以来,宗族的谱系若不明确,那么家族源流就无法辨别,即使子孙后代也无从考察。
【注释】(1)孰:疑问代词。谁;哪个。
我祖廉宪公(2)所修是谱也,承大用公(3)遗篇(4),近以宋代兴宗公(5)为分居始祖。自此以上备述(6)旧日图序(7),以昭(8)先训;自此以下分派(9)近代源流,以示后人。并非附会(10),诚可谓要而不烦(11)矣。

【译文】我的祖先廉宪公(曹崇)所修订的这部族谱,承继了大用公(曹达中)遗作,近代以宋朝兴宗公作为分支始祖。从兴宗公往上,在旧时的图谱和次序里有详尽记述,以彰显祖先教诲;从兴宗公往下,近代各支系源流分别有详细记载,以昭示后人。这些记载并不是牵强附会,确实可以说内容简明扼要又不繁琐。

【注释】(2)廉宪公:尊称官至湖广按察使的曹崇。廉宪,廉访使的俗称。宋元时代职官名,主管监察事务。(3)大用公:曹达中,初名大用。元朝延佑元年乡贡进士,官至大理寺评事。《曹氏宗谱》初修谱序者。(4)遗篇:前人遗留下来的著作或文稿。(5)兴宗公:曹兴宗,字伯起,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仕至参军,赠金紫光禄大夫。(6)备述:详尽叙说。(7)图序:图谱和次序,指族谱中记载的家族成员图谱和排列次序。(8)昭:彰显、显示。(9)分派:指家族分支的划分,即不同支系的分别记载。(10)附会:把不相关联的事物说成是有关联的。(11)要而不烦:内容简明扼要,不繁琐。

夫宗谱既修,则长幼之序别,尊卑之分定。濂(12)(13)居教职,解组(14)归田,隐处闲轩(15),窃(16)谓子孙蕃庶(17),故复增修前谱,庶长幼、尊卑秩然不紊。将使后之子孙观斯谱者,咸知尊祖而敬宗,睦族而敦伦(18)云尔(19)

【译文】一旦宗谱修撰完成,那么家族中长幼次序就会分明,尊卑界限也会确定。濂(我)虽然曾身居教职,现已辞去官职回归田园,隐居在闲适的居所之中。我私下认为由于子孙众多,所以有必要再次增修先前的家谱,以便使长幼、尊卑的秩序井然有序不混乱。这样,将来子孙后代在翻阅这份家谱时,都能明白要尊敬祖先,敬爱宗族长辈,和睦族人并敦厚人伦的道理。

【注释】(12)濂:曹濂,派名曹伯清,号卫南,上坂支第四世。由南康府学生员选入国学生,授浙江衢州府江山县训导,升授河南郑王府长史。(13)叨:表示自谦地承受或接受。(14)解组:犹解绶,解下印绶,谓辞去官职。(15)闲轩:喻指静室。(16)窃[qiè]:私下;私自。(17)蕃庶:繁盛、众多,出自《易·晋》。(18)敦伦:谓敦睦人伦。(19)云尔:语末助词,表如此而已的意思。

时弘治甲寅九月,上坂支裔孙,前浙江衢州府江山县训导(20),升授河南郑王府中长史(21)致仕(22),濂谨序。

时值(明)弘治甲寅年(1494)九月,上坂支裔孙,前浙江衢州府江山县训导,升任河南郑王府中长史已辞去官职,濂恭敬地撰写序言。

(20)训导:古代学官名,辅助教育生员。(21)长史:官职,王府属官,负责王府管理事务。(22)致仕:辞去官职。古代官员正常退休的制度,官员到了法定年龄或因为其他原因而离开工作岗位。

▲民国二十年《曹氏宗谱》
我的祖源(一)
家谱里的名仕墨迹
家谱与我的寻祖问亲故事
初修谱牒•(元)乡贡进士曹达中
《曹氏宗谱》谱序系列•再修谱序
我自故乡来 本是同根生

一门耕读
我的祖先我的根~新建鲁江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