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印度空军仅有3架费尔康预警机和3架性能低下的国产“平衡木”预警机,整个机队的实力不仅远逊于中国,甚至连巴基斯坦的预警能力也不及。这种落差让印度不得不重新审视其空军预警能力,最终提出采购6架新型预警机的计划,试图在技术上追赶竞争对手。然而,这一计划从诞生之日起就问题重重,远谈不上“救场”,反而更像是一次徒劳的尝试。
印度政府对本次预警机采购提出了极为严格的本土化要求:只有印度本地注册的企业才能参与竞标。这项政策表面上是为了推动“印度制造”,但实际上却严重限制了技术来源。国际上能够提供成熟预警机技术的国家只有美国、以色列、俄罗斯和中国,而印度的本土政策等于自动排除这些选择。
美国的技术固然先进,但基于战略考量,不可能向印度出口高端预警机;中国则更不用说,作为印度的主要竞争对手,自然不在考虑范围内;俄罗斯的预警机平台虽然价格低廉,但性能早已落后。印度唯一可能的技术来源是以色列,但问题在于,以色列对核心技术的保护极为严格,其是否愿意完全配合印度的“国产化”要求,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印度制造”不仅没有为军队带来希望,反而成为一道“自我设限”的障碍。缺乏国际先进方案的支持,印度航空工业很难独立完成这样一个复杂且技术要求极高的项目。
让人疑惑的是,印度在技术层面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
续航时间:至少8小时飞行能力,配备空中加油装置。
飞行性能:1.2万米的巡航高度,0.7马赫以上的巡航速度。
雷达能力:具备360度覆盖范围,探测距离超过550公里,目标包括高速战机和低慢小无人机等。
如果单看这些指标,几乎是对标世界最先进的预警机。然而,问题在于,这些要求甚至连美国新研发的E-7预警机都难以完全达到。比如,雷达实现360度全覆盖并保持长距离探测,意味着需要极高的功率和稳定的平台,而印度不仅缺乏这样的技术储备,甚至连相关零部件供应链都没有建立起来。
这份“理想化”的技术清单,与印度航空工业的实际能力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对本土企业而言,这不仅是一场技术挑战,更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本土化政策还带来了另一个致命问题——时间成本。军事装备的研发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印度在这一领域的效率问题众所周知。以国产“光辉”战斗机为例,从立项到形成战斗力,花费了30多年;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的建造也因种种技术难题一拖再拖。
即使这次预警机项目顺利推进,印度恐怕也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来攻克技术瓶颈、解决供应链问题。而对于印度空军来说,预警机的需求早已迫在眉睫——10年、甚至更久的等待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即使印度的新预警机能够克服技术和时间上的障碍,最终服役的成果也未必能在中巴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中国已经完成了空警-500的量产部署,其技术成熟度和作战体系早已领先全球。而巴基斯坦虽然军费有限,但通过引进瑞典的“萨博2000”预警机,同样建立了灵活高效的预警能力。在中巴合作的背景下,巴基斯坦还进一步提升了预警机的实际作战效能。
相比之下,印度即便采购6架性能合格的预警机,也难以撼动中巴联合体系的优势,印度想要凭借6架预警机实现弯道超车,显然过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