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批次歼-16的交付,引发了军迷圈的高度关注。根据专家鲁普雷希特的分析,从歼-16诞生至今,它的编号规律始终清晰可见。本次亮相的“1402”战机属于第14批次,每批次生产大约24到26架战机。按此推算,总数量已突破336至364架。再加上专注电子战的歼-16D,整个家族规模轻松迈过了400架的门槛。
这样的规模意味着什么?用最直观的话说,这让解放军成为了全球范围内,重型战斗机数量最多的空军之一。
美媒《军事观察》坦言,全球范围内同类型的重型战斗机,无论是数量还是性能,都很难与歼-16抗衡。对比之下,俄罗斯苏-35数量仅为百余架,美国的F-15EX更是屈指可数。而歼-16不仅数量庞大,更在性能上对同代机型形成了碾压之势。
歼-16可不仅仅是“数量取胜”,它的性能也称得上顶尖。作为一款多用途战斗机,歼-16几乎可以适应所有现代化战场的需求。
首先是在空战领域。歼-16装备了和歼-20相媲美的先进雷达系统,具备远程超视距打击能力。简单来说,敌机还没来得及看到歼-16,就可能已经被它的导弹锁定了。此外,歼-16还配备了新型空空导弹,让它在远程作战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更有趣的是,这种“空中猎手”并不仅仅局限于对战斗机的作战任务。美媒分析指出,歼-16在战时可通过其远程能力打击敌方的高价值目标,比如预警机、电子战机、运输机等。这些目标一旦被击毁,敌军的战场信息链将遭到严重破坏。
当然,歼-16的“硬实力”不仅体现在空战上。它同样是一位出色的对地攻击专家。歼-16继承了“侧卫”系列强大的设计基础,最大载弹量达到12吨,可携带各种类型的制导炸弹、反舰导弹和反辐射导弹。在海上打击方面,它能从容压制敌方舰艇;而在地面战场上,它能为地面部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在实战中,歼-16既能独立作战,也能与其他机型配合作战,为解放军提供更加灵活的战术选择。
让歼-16真正显得与众不同的,还有它在现代化信息战中的表现。它不仅是一架多用途战斗机,更是未来智能化战场上的“空中指挥官”。
依靠强大的数据链技术,歼-16能在战场上与其他战机和地面部队实现信息共享。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指挥无人机群执行协同任务。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一片复杂的空域中,歼-16的后座飞行员通过先进的AI技术,实时规划战场,并将指令发送给无人机群。这些无人机不仅可以打击敌方目标,还能担任侦察任务,为歼-16提供更全面的战场态势信息。
相比之下,美军在无人机协同作战领域的技术进展较为缓慢。歼-16的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正是解放军未来战斗力的一大关键优势。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能大规模生产重型战机的国家屈指可数。以中美俄为代表的军事大国,各自都拥有数百架重型战机。然而,与歼-16相比,无论是俄罗斯的苏-35,还是美国的F-15EX,都存在明显短板。
首先是数量。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空军现役的重型战机数量已超过1200架,其中歼-16系列占据了400多架。而俄罗斯空天军仅拥有659架重型战机,美军更少,仅582架。
其次是性能。虽然苏-35在机动性上略有优势,但其航电系统和武器装备明显落后于歼-16。而F-15EX虽然性能强大,但高昂的成本和有限的产量使其难以在规模上形成竞争力。
美媒直言,歼-16的生产速度和装备规模,已让中美俄之间的重型战机竞争变得“一边倒”。
更令人期待的是,歼-16的规模扩张远未停止。根据预测,2024年后,歼-16的总产量有望突破500架。随着更多批次战机的交付,解放军空军的实力将进一步提升。
对于世界来说,这款战机代表的不仅是中国空军的强大,更是一种全新的战机设计思路。无论未来战场如何变化,歼-16都将是那个“改变规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