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乌解禁美制导弹,拜登要给特朗普挖坑?也太小看特朗普的“生意经”了

时事   历史   2024-11-19 23:40   湖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俄乌战争即将打到1000天,乌军突入俄罗斯本土库尔斯克地区的战斗,也已持续了小半年。从目前来看,这场冲突似乎即将终止。与此同时,美国大选后的权力交接,似乎也成为了战场之外的另一场博弈——特朗普在大选中胜出,拜登即将卸任。然而,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拜登突然宣布:允许乌军使用美制战术导弹,直接打击俄罗斯本土。  

消息一出,震动了国际社会,不少人认为,这是一记“政治地雷”,是拜登给特朗普挖的坑——毕竟,特朗普一心想让美国快速脱离乌克兰战争,而这一决定无疑会让战事进一步升级,拖累特朗普的对外政策。  

但冷静观察会发现,真相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一决定不仅可能是拜登的政治手段,也可能是特朗普乐见其成的结果,甚至,背后还可能藏着两人达成的某种默契。从美国的整体利益到全球军火市场,这场局中的局,远比表面上看起来更复杂。  

很多人习惯把特朗普视为“不爱打仗”的总统,因为他在上个任期内没有发动过新战争。但事实上,他并不是反战,而是精打细算的务实主义者。他不喜欢无意义的消耗战,但对“划算”的战争却毫不排斥。  

2017年,特朗普以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为由,发动了大规模导弹袭击;2018到2019年间,他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达13轮的经济制裁,甚至强行限制“北溪”天然气管道项目。此外,他还对乌克兰大幅加码军事援助,提供了大量致命性武器,包括标枪反坦克导弹。  

特朗普的思维很简单:战争可以打,但必须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他并不排斥动用武力,只是更注重成本和收益的平衡。他希望战争能迅速达成成果,同时不让美国本土承担过多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拜登是否想通过导弹问题为特朗普“设局”,这一决定对特朗普来说并不完全是坏消息。相反,特朗普或许会从中找到自己施展拳脚的空间。特朗普一直强调“让欧洲承担更多责任”,但这句话背后的逻辑并不仅仅是推卸义务,而是为美国军火生意铺路。  

欧洲在军事工业上相对薄弱,要支援乌克兰,只能依赖从美国采购武器。这样一来,美国不仅可以从中大赚军火订单,还能避免直接卷入冲突。而且,美军的撤离并不意味着美国退出战争,实际上,美国通过武器和情报支持,仍然在间接主导局势。  

拜登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制导弹,似乎在挑衅俄罗斯,但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这一举措扩大了乌克兰对美制武器的需求,同时也为特朗普接下来的“军火外交”打下了基础。如果特朗普接手这一策略,他完全可以进一步压榨欧洲国家的军备采购能力,把账单转嫁给盟友,同时继续满足美国军工产业的利益需求。  

这并非简单的“甩锅”,而是一次精准的利益分配:美国靠卖军火赚钱,欧洲出钱支持乌克兰,而乌克兰则成了消耗这些武器的战场。这套机制可以让美国获得最大收益,同时把风险降到最低。

特朗普的算盘远不止乌克兰。他深知军火是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而乌克兰战场只是一个切入点。他的目标,是通过一场场地区冲突,把美国军火卖到更多地方。  

可以预见的是,特朗普上台后,军火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狂欢。土耳其或许会重新获得F-35战机,印度可能进一步增加与美国的军火交易,就连伊朗这样的对手,也可能因为制裁放松而成为潜在买家。而对于俄罗斯周边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等,特朗普的军火推销更是难以拒绝——面对地缘压力,这些国家很可能选择“花钱买平安”。  

但这场军火交易狂欢的后果也显而易见:它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军备竞赛。地区冲突会进一步激化,而美国则通过武器输出和“保护费”双向获利。美国的军工产业繁荣了,制造业回流的目标也可能因此得以部分实现。  

当然,拜登和特朗普的博弈,最终还是要看俄罗斯如何反应。目前,乌克兰的无人机已经多次对莫斯科州发动袭击,而未来导弹的加入,可能会让局势更加复杂。但从战略层面来看,这些战术变化对俄罗斯的整体决策影响有限。对俄方而言,乌克兰战争早已不是一场简单的军事冲突,而是关系到国家生存和战略安全的全面博弈。  

军志方略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