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皮肤黑变病(neurocutaneous melanosis,NCM),亦称神经皮肤黑素细胞增多症(neurocutaneous melanocytosis)、Touraine综合征,是一种罕见、散发、先天性综合征。该病由Carl J. von Rokitansky于1861年首次描述。
虽然无症状性NCM可无症状存活很久,但一旦症状开始发生便提示侵袭性临床病程的开始,预后交叉,常于诊断2-3年内死亡。较早的研究发现,NCM重症/致死率高达92%。
1发病机制
原癌基因NRAS合子后向前突变可破坏RAS细胞信号通路(RAS/MEK/ERK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驱动宫内黑素细胞良性增殖,导致了皮肤及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生。另,BRAF、KRAS、APC、MET基因突变,ZEB2-ALK、SOX5-RAF1基因融合,亦或参与发病。
2流行病学
NCM罕见,全球报道仅约300例。
无性别差异。
高加索人似乎更常见。
3临床表现
典型NM与伴多毛症的先天性色素痣及神经系统(脑实质、软脑膜)黑素细胞增多症相关;先天性色素痣可为单发巨痣(有时伴小“卫星”痣)、多发色素痣,可组合出现,可伴增生性黑素细胞结节。
先天性色素痣是一种特殊的宫内黑素细胞增殖,其婴儿期或成年期黑素瘤转化风险增加。先天性色素痣在普通人群中可单独发生。普通人群中软脑膜黑素细胞增生症亦可罕见单独发生。NCM发生皮肤和(或)中枢神经系统黑素瘤、脑非恶性黑变病风险更高,因可增加颅内压而导致死亡率上升。
典型皮损出生时便可发现;神经系统表现既可于婴儿期因颅内压增高而出现急性症状,更常见于儿童或成年期。NCM可为症状性或无症状性,伴或不伴典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NCM无或罕见有系统受累。
NCM典型特征包括:
(1)皮肤表现(3种):良性先天性色素痣;增殖性黑素细胞结节;原皮损恶变为黑素瘤。
(2)神经系统表现: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脑膜)黑素细胞增生(良性或恶性)的症状。
3.1皮肤表现
3.1.1良性先天性色素痣
皮损常出生时便可见。
单发或多发色素痣,伴多毛。
约80%表现为大/巨痣伴小卫星痣;卫星痣数量自0-2500个,平均80个,中位数为20个。
肤色与毛发颜色类似。
部分新生儿可随时间稍变淡,故出生时的深色调版多毛具有诊断意义。
多数报道并未准确测量色素痣尺寸,而代之以体表面积占比描述。最严重病例,皮损可覆盖80%体表面积,这些患者发生软脑膜及皮肤黑素瘤的风险更高。伴大量“卫星”痣,累及头部、项部、椎旁区者发生NCM风险最高。
先天性色素痣分布可分为6种模式:
(1)Bolero或Shoulder stole模式
主要累及上背部,包括颈部、肩部,上臂常豁免。
(2)背部模式(back)
累及背部,常呈圆形,不累及臀部或肩部。
(3)沐浴-躯干模式(bathing-trunk)
主要累及生殖器区及臀部。
(4)乳房/腹部(breast/belly)
胸部和(或)腹部孤立皮损,不累及Bolero区或“沐浴-躯干”区。
(5)躯干末梢模式(body extremity)
局限于四肢,有时累及臀部。
(6)躯干(body)或救生夹克(life-vest jacket)模式
即Bolero区+“沐浴-躯干”区
另有对上述6种模式作以补充的“亚模式”:
(a)披肩样(cape-like),累及枕部及上背部,或为Bolero模式的变种。
(b)自行车手手套(biker-glove),不累及指远端。
(c)面部的衣袖(coat sleeve)或“长袜样”(stocking-like)。
(d)单侧模式(unilateral pattern),终止于中线。
先天性色素痣亦可见于粘膜部位。
顽固性瘙痒是一种少见并发症。
3.1.2良性增生性结节
发生于巨痣基础上的继发性增生性结节,尤其是“沐浴-躯干”或“救生夹克”模式基础上,多位于背部与臀部。
因黑素瘤可发生于新生儿期,故任何增生性结节的发生均应引起重视。增生性结节可单发或多发,可见于出生时,但更多见于以后得生命周期中。
3.1.3色素痣及增生性结节恶变
小痣恶变少见,大/巨痣恶变率高达12%。
来自神经嵴的其他组织的肿瘤亦可发生于先天性色素痣。
3.2神经系统表现
神经系统表现一般呈急性或亚急性。一旦出现,则预后很差,死亡率很高。累及脑实质而非软脑膜者预后相对较好。
神经系统症状通常见于1-2岁内。新生儿及婴儿常急性发病。
已报道神经系统表现包括颅内压升高(及其继发性症状)、癫痫、局部感觉运动缺陷、神经根病或肠、膀胱功能障碍的症状、进行性运动障碍、偏瘫或四肢瘫、失语、弥漫性小脑膜增厚、蛛网膜炎、继发性脊髓空洞[、颞叶黑素细胞增多症、脑积水、脑膜脊髓增强、广泛的蛛网膜下脑脊液积聚并脊髓受压和脊髓空洞、隐性脊柱裂、吞咽困难等。
(颅内黑素瘤)
[非本专业重点,仅做简述]
4诊断
1972年Fox首次提出了NCM诊断的3项标准:(1)大或多色素痣,与软脑膜黑变病或黑素瘤相关;(2)无任何皮损恶变的证据;(3)无任何部位(除脑膜外)黑素瘤的证据。
1991年Kadonaga及Frieden等修订了心的NCM诊断标准:(1)大或多色素痣,与脑膜黑变病或黑素瘤相关:大即指>20cm(成人);头部>9cm、躯干>6cm(新生儿、儿童);多即指>3处;(2)没有皮肤黑色素瘤的证据,除非在脑膜病变区组织学示良性;(3)没有脑膜黑色素瘤的证据,除非皮损区区组织学示良性;
5治疗
5.1皮肤损害
大/巨痣:连续切除术、切除+植皮、扩大皮瓣(皮肤扩张器)切除+覆盖等
非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化学剥脱、皮肤磨削术,但仅能去除真皮浅层色素及痣细胞,复发常见
5.2神经系统症状
对症处理。
5.3生物靶向实验室阶段的治疗
(1)MEK信号通路,如鼠模型中的急性MEK抑制剂MEK162;
(2)双PI2K/mTOR信号通路,如克隆致癌转化的NCM源细胞中的omipalisib/GSK2126458;
(3)RAS-ERK信号通路:如LCMNs细胞中的Vemurafenib、Trametinib等。
参考文献
[1] M Ma, Z L Ding, Z Q Cheng, et al. Neurocutaneous Melanosis in an Adult Patient with Intracranial 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World Neurosurg, 2018; 114(76-83.
[2] M Ruggieri, A Polizzi, S Catanzaro, et al. Neurocutaneous melanocytosis (melanosis)[J]. Childs Nerv Syst, 2020; 36(10): 2571-2596.
[3] M A Scattolin, J Lin, M M Peruchi, et al. Neurocutaneous melanosis: follow-up and literature review[J]. J Neuroradiol, 2011; 38(5): 313-318.
[4] A Vanood, Y A Lee, E Leleszi, et al. Symptomatic neurocutaneous melanosis: mild clinical onset in a teenager[J]. BMJ Case Rep, 2020; 13(11).
(本文仅作为科普与学术交流,增进了解,引起重视,有相关临床症状者,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