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性血管炎:长的像荨麻疹,其实是血管炎!

文摘   2024-10-26 10:18   河南  

荨麻疹性血管炎(urticarial vasculitis,UV)是一种少见临床病理形式,以慢性/复发性荨麻疹样皮疹、组织病理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为典型特征。

UV病变不仅限于皮肤,亦可累及肌肉骨骼、肾脏、肺部、胃肠道、眼部等系统器官。

1流行病学

UV具体患病率不详。

瑞典估计年发病率约0.7%,点患病率为9.5/1000000(2015年)。

有研究发现,伴慢性荨麻疹皮损者估计患病率约2%-20%,其中约5%满足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组织学标准。

UV更常见累及女性。发病高峰为生命的第4-6个十年。儿童受累罕见,婴儿受累更罕见。

2发病机制

UV被认为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III型超敏反应所致。其中抗原成分可为内源性或外源性,免疫复合物通过经典补体激活途径激活补体,产生C3a及C5a,进而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趋化因子及细胞因子,这可解释约50%UV患者存在的持续<24h的血管性水肿与真性荨麻疹皮疹,但此类皮疹不应与典型UV>24h皮疹相混淆。此外,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水解酶等亦参与UV典型组织损伤及水肿的发生。嗜酸性粒细胞亦参与UV发生,UV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比荨麻疹更显著。有研究发现IL-1参与UV发生,亦提示IL-1抑制剂潜在治疗价值。

UV病因常未知,诸如药物、感染、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恶性肿瘤等均有报道可触发UV。

  1. 药物:

    西咪替丁、地尔硫卓、碘化钾、氟西汀、NSAIDs、甲氨蝶呤、替米沙坦、依那普利、左乙拉西坦、非处方减肥药、抗COVID-19 mRNA疫苗等;

  2. 感染:

    链球菌、结核、乙肝、丙肝、EBV、支原体、COVID-19、流感病毒A/H1N1、阴道滴虫病、莱姆病等;

  3. 自身免疫性疾病:

    SLE、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Schnitzler综合征、Muckle-Wells综合征、IgG4相关性疾病等;

    需注意,部分UV满足SLE诊断标准,故有学者认为两者或为谱系病变。

  4. 恶性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结肠腺癌、印戒细胞癌、肾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睾丸癌源性转移性畸胎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有报道示冷接触部位可诱发UV,此类患者应筛查冷球蛋白等。

  5. 环境暴露;

  6. 遗传因素:

    有家族性低补体血症性荨麻疹性血管炎综合征报道,有研究发现此类患者与DNASE1L3纯合性移框突变相关。

3临床表现

3.1皮肤表现


UV最常表现为经典性质硬风团,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难以鉴别。不同于后者皮损常于2-8h内缓解(最多24h内),UV皮疹常持续>24h至数天,皮疹消退后遗留瘀斑性色沉。这些风团常无或仅部分变白,伴中央呈深红色或棕色斑疹。单个UV皮损直径0.5-5cm,而真性荨麻疹皮疹可融合成片(>10cm)或匐行性。UV皮损常伴疼痛和/或烧灼感,而非真性荨麻疹的常见瘙痒。

UV平均发作时间为4-8周,30%-40%UV可于1年内缓解。慢性UV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3.2系统症状


更常见于低补体血症性UV或表达抗C1q抗体者。

  1. 肌肉骨骼症状:

    关节痛、肌痛,为最常见皮肤外表现。

  2. 肾脏:

    约累及20%低补体血症性UV,亦有报道示受累率为9%-60%;

    最常见表现为肾小球受损,其中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最多见,毛细血管外、膜外、肾小球系膜、新月形、局灶增殖性、节段性透明变性肾小球肾炎等亦有报道;

    部分患者可见弥漫性间质受累;

    最常见肾脏症状为血尿、蛋白尿,少数最终可发展至肾衰而需血液透析;

    幸运的是,即便伴泛发性肾脏病变,其预后亦相对较好。

  3. 肺部:

    约20%-30%可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其中低补体血症性UV中COPD发生率可高达50%;

    最常见于吸烟的年轻缓和,伴低补体血症性UV病变更广泛;

    UV在COPD发生中的作用尚未知。

    胸膜炎:

    常表现为胸痛、气短;

    常治疗抵抗,部分患者甚至需要肺移植,倾向于岁疾病进展而恶化。

    肺部受累,尤其是在吸烟者中,与较差短期预后相关,为UV死亡率主要病因。

    上呼吸道受累(喉部水肿)亦可见。

  4. 胃肠道:

    可见于30%患者;

    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

    肠道缺血亦有报道。

(乙状结肠管壁环形增厚)

  1. 眼部:

    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巩膜外层炎、结膜炎;

    可见于10%UV患者、30%低补体血症性UV患者;

  2. 其他:

    心包炎、心包积液、假性脑瘤、颅神经麻痹、横贯性脊髓炎等。

4实验室表现

ESR升高、低补体血症为最常见UV实验室异常。

依据补体情况,UV可分为低补体血症性UV与正常补体血症性UV。正常补体血症性UV预后更高,系统受累较少。低补体血症性UV合并症风险更高。低补体血症常提示潜在系统性疾病。

UV中可检测出循环性免疫复合体、自身抗体(包括抗C1q),可见于50%低补体血症性UV及100%低补体血症性荨麻疹性血管炎综合征。部分研究发现UV中抗甲状腺抗体患病率高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但其意义未明。

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生化、肌酐、肝功能、尿常规、肾功能、抗核抗体等。抗DNA酶B亦有价值,其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伴相关症状者,可考虑行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

血清D二聚体水平升高。

约半数低补体血症性UV可查见抗核抗体。

5组织病理

UV表现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最常累及皮肤毛细血管后静脉。

常可见真皮血管损伤(内皮细胞肿胀、管腔闭塞)、白细胞碎裂、核尘、红细胞外溢,管壁纤维素样变性亦可见;血管壁及血管周可见炎症细胞浸润,一般由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构成。随着皮损进展,浸润细胞由中性粒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转变为淋巴细胞。

免疫病理示血管壁常见IgM及IgG沉积,少数可见IgA、C1q、C4、C3、纤维蛋白原沉积。

典型UV组织病理表现可持续24-48h,故选择理想皮损活检对诊断至关重要。过早、过晚、系统治疗均可影响组织学表现。

低补体血症性UV相比于正常补体血症性UV,血管周及间质内嗜酸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外渗、核尘形成更广泛。低补体血症性UV更常见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浸润,而正常补体血症性UV更常见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浸润。

6诊断

依据皮损、病史等可临床诊断UV。

皮损活检为UV诊断金标准。

需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Well’s综合征、游走性红斑、肿胀性红斑狼疮、多形性荨麻疹、Schnitzler综合征、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荨麻疹期等鉴别。

7治疗

开始治疗前,需先解决潜在病或诱因。

常用一线用药:口服抗生素(多西环素)、秋水仙碱、氨苯砜。

伴SLE者可考虑羟氯喹。

NSAIDs可治疗肌肉骨骼症状。

抗组胺药对多数UV无效,但可辅助治疗伴血管性水肿及真性荨麻疹者。

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环孢素)常被用作二线用药。与激素联用效果更加,尤其适用于顽固性病例。环磷酰胺亦有应用,但其毒性限制其使用。

激素常有助于控制皮肤或系统症状,一般适用于中重度患者或其他一线治疗失败时。可有效缓解约80%患者的皮肤病变,亦可改善关节、眼部、胃肠道、肺部症状。

部分生物制剂尤其适用于对传统治疗失败的顽固性病例。利妥昔单抗,常与激素、羟氯喹、环孢素联用,可产生更高应答率。奥马珠单抗,尤其可有效治疗正常补体血症性荨麻疹性血管炎。IL-1拮抗剂(阿那白滞素、康纳单抗)、IVIG亦有应用报道。

参考文献

[1] N A Brown,J D Carter. Urticarial vasculitis[J]. Curr Rheumatol Rep, 2007; 9(4): 312-319. DOI: 10.1007/s11926-007-0050-x.

[2] M Daldoul, M Korbi, A Bellalah, et al. Urticarial vasculitis triggered by SARS-CoV-2 vaccine (mRNA vaccine)[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2; 36(10): e743-e744. DOI: 10.1111/jdv.18253.

[3] W Grotz, H A Baba, J U Becker, et al. Hypocomplementemic urticarial vasculitis syndrome: an interdisciplinary challenge[J]. Dtsch Arztebl Int, 2009; 106(46): 756-763. DOI: 10.3238/arztebl.2009.0756.

[4] S L Gu,J L Jorizzo. Urticarial vasculitis[J]. Int J Womens Dermatol, 2021; 7(3): 290-297. DOI: 10.1016/j.ijwd.2021.01.021.

[5] A Hamad, W Jithpratuck,G Krishnaswamy. Urticarial vasculitis and associated disorders[J].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17; 118(4): 394-398. DOI: 10.1016/j.anai.2017.01.017.

[6] Y T Hung,W T Chen. Urticarial vasculitis in a young woman with Graves hyperthyroidism[J]. Cmaj, 2022; 194(17): E612. DOI: 10.1503/cmaj.211926.

[7] M Jachiet, B Flageul, J D Bouaziz, et al. [Hypocomplementemic urticarial vasculitis][J]. Rev Med Interne, 2018; 39(2): 90-98. DOI: 10.1016/j.revmed.2017.03.005.

[8] G Nazzaro,C A Maronese. Urticarial vasculitis following mRNA anti-COVID-19 vaccine[J]. Dermatol Ther, 2022; 35(3): e15282. DOI: 10.1111/dth.15282.

[9] H Ono, R Yamaguchi,A Shimizu. Urticarial vasculitis after COVID-19 vaccination: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 Dermatol Ther, 2022; 35(8): e15613. DOI: 10.1111/dth.15613.

[10] A A Younis. Urticarial vasculitis as an initial manifestation of colonic carcinoma: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Reumatismo, 2018; 70(4): 259-263. DOI: 10.4081/reumatismo.2018.1052.

(本文仅作为科普与学术交流,增进了解,引起重视,有相关临床症状者,建议及时就医!!!)


DermatoSharing
DermatoSharing(皮肤病学交流):专注于分享皮肤科临床常见问题与最新学术进展。[版主坚信:常见病也有大道理,罕见病也有小原理,于细微处见真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