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海报
壹木自然读书会第358期《植物如何塑造我?》,由何慧中老师分享,以下根据腾讯会议室和何慧中老师提供的资料整理。
本次分享的腾讯会议录播:
马贝贝|远志: 何慧中老师很专业,他是华南农业大学的硕士,曾经供职于星球植物研究所,他创作的纪录片曾在B站有超过百万的观众观看。我也是星球研究所的超级粉丝,这是一个适合全家人一起看一起下饭的一个栏目。何老师也经常在视频里出镜,他本人也很帅气。今天,他要分享的是他的新书《疯狂的植物》。
植物怎么变成疯狂的植物?这些植物又跟何惠中老师有什么样的关系?今天邀请何慧忠老师给我们做一个分享。分享过程中大家没有必要记笔记,但是如果分享对你有价值,你可以给我们多一些的互动。等到何老师分享结束以后,我也会组织一个小小的一个互动,在这个互动里面,比较积极的小伙伴就有可能得到赠书。这次活动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卡丘老师大力支持,他给了我们三本书的名额,所以大家要积极互动,结束以后就有机会得到这个赠书了。我们现在就邀请何老师。
何老师,您现在在线吗?跟大家打个招呼。
河边的卡西莫多: 我在线,大家好!大家好。
马贝贝|远志: Hi,那请您开始分享吧!
河边的卡西莫多: 好,我共享我的屏幕。
感谢大家在节后第一个晚上来参加我的分享,感谢丸子老师和贝贝老师给我这样一次机会去讲述自己和植物之间的故事。
和群里各位老师相比,无论是对于植物的深度还是广度可能自己都有限,但我相信自己对于植物的喜爱应该和各位老师一样,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在我的分享中找到一些关于植物的乐趣以及植物带给我们的一些共鸣。
我在回顾植物对于自己的影响时想了很多。我应该怎么去讲述这个故事呢?后来决定用不同时期对自己最有影响的植物来代表自己的各个阶段。
我选了下面这5种植物。这些植物串联起从喜欢植物到做创作,再到现在自己生活的一个阶段。
接下来,我将按照这五种植物来分别讲述。
我和植物的故事要从读大学时开始说起。这是我开始喜欢植物的一个时间段。我是88年出生的, 07年读的大学。那时候,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
我相信很多人也经历过和我一样的大学阶段。
大学之前,人生目标非常明确。我要考个好初中,考个好高中,然后考个好大学。但是经历了高考,跨入大学这个门槛,突然就放松下来了。学校这么大,事情那么多,感觉有很多东西可以做,却又不知道要做什么。
相信每一个年轻人都有过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有时候并不是自己不努力,也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
我刚进进大学的时候也经历了这个阶段。我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就跟《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一样,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而自己其实并没有选择,不得不面对这个世界。
当时是真的很迷茫。
其实大学的课挺有意思。但是好像这些课,特别是大一大二的时候,又不知道这些课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
刚才贝贝老师也介绍我是华南农业大学毕业的。我的本科专业是环境科学,这个课其实是理工学科,是环保类的学科。但是大一的时候开了《植物学》这门课。刚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我觉得真无聊,就跟高中的生物差不多,甚至比生物还要难很多。特别是刚入学,刚军训完没多久,在一个大课室里上课就特别特别闷。我记得那个房间又没有空调,上课时间还是下午,老师讲得也特别催眠,整一个非常适合睡觉。所以前半个学期我上这门课的时候就是以逃课、在下边做自己的事为主。期中考试我又迟到了。跑到教室的时候后面的位置全被别人占满了,只有前面第一排是空的,只能坐第一排了。也就是说,这个考试我连个外援都没有,结果自然就是惨不忍睹。
但是《植物学》这门课我印象还挺深的。这可能跟我们学校有关。这是我们学校的照片。左边是我们的院楼,右边是我们大学宿舍必经的一条路,我们叫夺命紫荆桥。对广州有了解的小伙伴可能知道,这在广州华农是个挺有名的地方,也算是春天的一个景点。每年三四月的时候有个华农的紫荆节,因为那时候开满了各种羊蹄甲,有粉有白,特别美。
这门课对我触动最大的一次是什么呢?我们有实验课。实验课有一次是逛校园。那个时候入学已经大半个学期,仍然感觉一切都很新鲜,但其实并不熟悉学校。那次上植物课逛校园的时候突然就发现原来学校藏着这么多有意思的植物。很多植物以前在书上看过,但并不了解它的故事。记忆很深的是,我们学校有巴豆。以前我就知道巴豆是可以让人拉肚子的。但是真的看到这个活生生的植物,看到了它的叶子,看到整个植株,突然就发现植物学原来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课。
这个也是我的学校。左下角现在是学校校史博物馆,我刚入学的时候是我们学校的院楼,从这个院楼到我的宿舍特别特别远,走路可能要40分钟。第一次去院楼的时候认为华农不算是特别好的学校,特别对于广东的学生来说。广东的考生一般把华农作为一个保底的学校,但是当你真的走进了这个学校,看到了学校的风景,就会觉得还挺有意思,然后就觉得好像大学生活也挺有意思。
我觉得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植物这个学科的。
接下来,我要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树木园。这个树木园就在刚才看到的紫荆桥的下面。对于校外人来说可能不太熟悉这个树园,但对于学校的人来说,其实还是挺熟悉的。在大学里面这个地方平时基本没有什么人去,是一个很安静的森林。
这个地方我经常一个人去散步。不管是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到了里面我就会觉得心很安静。我特别享受在里面的这种感觉。特别是离开学校以后我才发现,比如说要去华南植物园才能看到的珍稀植物,在这个树木园里就有,只是在学校时我不知道。当时还觉得挺普通的,离开了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这也是学校里的一条路。除非里面有一些活动,或者有实习课会在里面聚集,一般的情况下树木园里面是非常安静的。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喜欢上植物了。正好有朋友送了一盆沙漠玫瑰给我。那是我在大学里养的第一棵植物。对植物熟悉的人都知道它还是挺好养的,非常适合新手。从不了解植物到喜欢上植物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个契机。我觉得沙漠玫瑰就是这个契机。养植物就是一旦上手就停不下来,此后就是一养就养得特别多。
我研究生也是在华农。本来想报考到园艺学院去学观赏园艺,观赏园艺是华农一个特别好的学科。最后分数差了几分没去成,被调剂回了自己本专业,我的本专业是学环保,再往上分就是固体废物的处理,即农业废弃物的可循环处理,通俗一点就是堆肥。我研究生三年干的活就是堆肥,把田里的玉米秆或者牛粪这些拿来堆肥。说是跟植物有关系吧,但其实关系也不是特别大。
比较幸运的是,我研三的时候刚好跟农科院的花卉所合作,用桉树皮堆肥以后来种兰花。当时假公济私,实验用的兰花用完就是处理掉,我就会拿到宿舍去。刚好研究生的时候住在二楼比较矮,就种了很多植物。我在我们实验室的休息室也种了不少植物,还有下面的葫芦,后面毕业就留给了后面的师弟师妹。
以前没种过葫芦,后来发现其实种葫芦还挺有意思。我突然就特别理解北京老大爷为什么喜欢盘葫芦了。葫芦从开花到结果要几个月的时间,它长得特别快,最后结了一个特别大的葫芦。我本来是想养小葫芦,结果特别大,还挺有成就感的。虽然葫芦长得不是特别好,但最后还是结了几个。
我学生这个阶段,从本科一直持续到研究生毕业仍然很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也不知道能做什么。
只是读了研究生,然后毕业了。
我当时唯一知道的事是,自己是喜欢植物的。我很幸运拥有这个爱好。从那个时候一直到现在,算下来研究生毕业十年了。这是对我影响蛮深的一个事,也是现在回想学生时代仍然觉得最值得提的事。
研究生毕业找工作了。刚开始是回到惠州。刚才忘介绍了,我其实是东北人,从小跟父母来了惠州。惠州是广东省东部的一个沿海城市。整个城市有山有湖有海,有罗浮山,有南昆山。这个图左边是双月湾,后面远远的山是国家唯一一个海归保护区。右下角是惠州西湖。这也是惠州的名片,也是外地人来惠州旅游都会去的地方。
惠州是个很适合生活的城市,但并不适合年轻人发展。
说到惠州就必须说到苏东坡了。他是惠州这个城市最有名的名人。惠州好吃的挺多,因为惠州属于客家地区,很多客家菜挺有名,最有名的是盐焗鸡。一帆大师也是惠州的。上图左边是惠州的苏东坡纪念馆,右边是他的夫人墓,叫做六如亭。从小我对苏东坡就有印象,研究生毕业回了惠州又觉得对他的感触更深了一点。
很多人也读过这本书,就是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这段话是他的推荐语,前言里说“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就是他对苏东坡的一种感受。我觉得等价于我对于植物的一种感受,了解得越多,感受得越多,就会越喜欢。
这是在广州的芳村花卉市场。可能在广州的小伙伴比较熟悉,它是一个非常大的花卉市场。研究生时我最喜欢逛这儿,总会大包小包买特别多植物回去。我回惠州最开始的工作是写报告,很快发现自己不喜欢做这个事儿,自己喜欢做的事儿还是跟植物相关。
这是我在家养的一些植物。当时找了一个苗圃,雄心勃勃的,做卖植物、养花的这个工作,我的店铺其实就是一个大棚。很简陋的大棚,卖花的都差不多是这样。当时想法很简单,我要找一份自己喜欢又能赚钱的工作,很快现实就告诉我,这是做不到的。
我想做的是在惠州卖很漂亮的盆栽。当时无知者无畏,因为不熟悉不了解,觉得这个东西可以去做,可以去尝试,但很快就发现尝试是失败的,各方面不是你一个人能做得来的。其实不止惠州。我觉得这个事儿在大部分的二三线城市都是很难的。
你喜欢植物和想以它为生,这是两回事,它不是同一个概念。作为一个消费者可以,但作为一个卖家其实是做不到的,因为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因为对于植物的欣赏是精神的需求,要靠它来赚钱养活自己,可能在大城市,比如在北京、上海还有可能,在惠州太难了。
这是我的第二个阶段,回惠州。
我觉得这个时期虽然在生活上不是特别如意,想做的事就是做不成,但还是积累不少东西,特别是对于植物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在学生时代只是喜欢植物,只是喜欢植物本身,到这个阶段了解到工作的不容易。还了解到比如说在植物的培育或者植物的贩卖过程中,其实很不容易。
任何一分钱都不好赚。
后面我破产了。但生活要继续,我就又回到了广州,这就是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也是一个契机吧,刚好那个时候想做关于科普的事情。
当时进了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做的是围绕小学科学课开展课程。它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做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的一个课程。大概18年19年的时候,小学科学课面临着逐步推广的阶段。很多小学不太注重科学课,不知道怎么去做,去授这个课。当时公司想做的就是以科学课为基础,围绕着科学课本身做一些课程。所以当时在广州的公司做围绕着小学科学课课本教材的解读,以及相关课件,还给老师配备一些教学具。
这个阶段,我觉得算迈入科普小小的一步。不过后面来看其实很不完备。当时也有很多不成熟。到现在我觉得科学课也是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是要摸索的节奏。
很幸运,在惠州包括在广州,我都特别喜欢听音频,特别是听汪洁老师办的科学声音这个机构。他有自己的公众号,叫科学的故事。
当时是汪洁老师写的前两本书。我就突然发现原来科普这么有意思。我从小也会去看科普的内容,就比如我们小时候会有叶永烈或者别的老师的科普内容,总觉得科普是不是就是给孩子看的,或者说科普是不是就是针对特定的人群。后来发现科学的故事也是故事,故事本身就有自己有趣的地方,特别是这个有趣的地方一旦跟自己的生活,或者跟自己的一些想法挂钩,会发现科普不止针对特定的人群,它就是从已知到未知的一个桥梁。这个桥梁有时是直接迈过去,有的时候是需要像汪洁老师这样的职业科普人去做引导。
后面就刚好在他的公众号上面看到科普训练营的培训。我第一时间报了名。这个培训从19年开始,一直办了五期。我参加的是第一期。当时汪老师也没有什么经验。他算是倾囊相助,把自己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
我很幸运。这个训练营一共上了20周,每周周天晚上上课,上两个小时,就像我们这样是在线会议的形式。我受益匪浅。最主要一点是,汪老师用了写故事的方法来写科普,这是之前我没有体会到,没有感受到的一点。
科普也可以很有意思。这两篇就是我当时在《科学有故事》上写的文章。其实是当时的作业。汪老师修改以后就在发表自己的公众号上了。这极大的增强了我的自信心。我学到不少东西,觉得自己好像也还能写科普的东西。
这是我们第一期结业的照片。当时是疫情前,还可以自由流动。我们就去了上海,举行了一个结业仪式。这个群有不少人已经是挺有名的科普从业者,或者跟科普内容创作相关的人员。比如说右边这位,对天文感兴趣的都会知道——巡天者叶梓颐,他也是我的同学。他是二期。他本身就是科普大V了,但是他也来上了这个课。
那个时候我一方面学习科普的知识,另一方面就是看了更多关于植物的书。这个是当时看的几本书。我也接触了一些国外的科普作家。其实汪老师的这些方法,也并不是完全自己原创的,他也有借鉴模仿。他借鉴模仿了国外的这些成熟的科普作家。科普写作的时候是有一些方法的。这个方法可能直接说不太好说,等会配合《疯狂的植物》这本书我再来细讲。我当时去做这本书的一些构思,就是将汪老师当时教过的一些方法应用到实处。
《棉花帝国》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挺大的。之前看的很多书,作者都是就事论事。讲植物,就只讲植物本身,比如讲植物生理,讲植物分类方面的一些故事。这本书联系到了历史。我除了对植物感兴趣,对历史也挺感兴趣。读下来就感觉到原来像棉花这种很普通的植物,也有很多故事。就像新疆棉被炒得沸沸扬扬,但有时候光看新闻了解的东西是不全面的。你不知道为什么棉花的影响力那么大?为什么西方一些国家会揪着棉花说事。看了这本书就会发现植物一旦被人类影响和利用,它就不单单是一个物种这么简单了。它是商品,但也可能是一个文化符号,也可能是影响很多人命运的物件。这本书挺厚,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去看看。
当时还有个契机,汪老师现在都在做的一个事就是拍科普纪录片。其实当时他就已经开始拍了。他拍的时候又想着音频节目不要放弃,就想找一些人来代班。刚好当时有个师兄叫董轶强,他找到我说,汪老师问我们是不是有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个节目,就是汪老师去拍科普电影的时候,我们可以协助他在喜马拉雅音频节目。我跟他讨论了好几轮,大家可以看这个图,写了第一轮第二轮。节目名称就是最终的定稿。
包括之前《植物的战斗》还有《疯狂的植物》,最开始的文本都是来自于这个音频节目。我们当时设想了,我跟董师兄都是特别喜欢植物的人,就想着如果做个节目就做自己最喜欢的,那我们就来做植物吧!第一轮的时候其事例的特别多,就是把能想到的熟悉或不熟悉的植物我们都列出来了。最后定名为“植物的战斗”,当时是叫“植物有故事”。因为这个节目,我们就想既然有这个契机,那我们就去做这个。但是做起来才发现这是个巨大无比的坑。这个坑大到我们现在去谈论的时候都会感慨,当时是咋熬过来的呀。
这个节目本来是想做成免费的。后来收费是因为汪老师觉得它的价值比较高,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觉得汪老师没有稿费给我们,我们做个付费节目,以后如果有收益了,就当我们的稿费。
免费的节目跟付费的节目的区别就在于,你收了别人钱,你就要好好干活。这个节目是一个周播,就是每周放一期,音频时长是10到15分钟左右,意味着我们每一周都需要去写一篇4000到5000字的文稿。很多的植物列提纲的时候还一知半解,只知道它很有趣,真的研究起来就会发现怎么这么复杂,能看的点这么多。举个例子,就像仙女木其实是大家平时不太常见的植物,但它在地质学上很有意义的。因为在地质学上有个新仙女木事件。我们觉得可以拿仙女木这个事儿去讲故事,结果发现要看很多的书,要看很多论文,看很多资料,最主要的是它时间期限还很短。付费导致的结果是要在一周以内消化这些,然后把它输出变成文稿。节目不能拉天窗,你必须要去看。
当时我跟董师兄做了一个分工,我负责收集词标、写初稿,董师兄润色、做整体的把控。毕竟是一个音频,有一个线索,虽然这个线索不太明显。当时给自己挖了这样一个大坑,然后就天天看书、看资料、看论文。当时还没有GPT,也很努力的看英文文献,我觉得我研究生时候都没有那么努力,看那么多。
接下来这个阶段我为什么要拿菟丝子来做代表呢?大家如果看过BBC拍的《绿色星球》就知道菟丝子是里面一个非常明星的植物。我们两个在写这一个系列的时候也觉得菟丝子真的很有意思。以前只知道它是寄生植物。这是开始的认知。其实这个认知已经挺深的了。因为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寄生。但继续研究发现它不仅是寄生植物,它还传递信息。它会窃取宿主的基因。你会发现这个植物怎么这么神奇。开始不研究的时候会觉得好像没什么,越研究越觉得能写的东西特别多,能看的东西特别多,所以这个阶段我觉得真是很煎熬,但是也快乐。
我们是从19年的二、三月份开始,一直做到了20年的三、四月份。最后坚持做了40多期,这个节目还有一些不定时加赠节目,所以一共做了45或者46篇文章。当时是卖的99元一个系列。现在看特别便宜,当时我还怀疑过会有人买吗?当然,汪老师的名声在这儿,我们也不能砸汪老师的招牌。最后做完我跟董师兄还是非常满意的。这是我们很喜欢做,而且做的还不错的一个事。
第四个阶段就是我来北京了,特别是在星球研究所工作两年多的时间。其实在写书的同时,也在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一方面是知道自己想做的是科普事业,但是在广州的公司,包括后面的公司,都发现做文化产业这个事还是北京最适合。别的城市哪怕是像广州已经是很大的城市了,也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当时刚好有一个契机,我看到星球研究所招聘,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投了简历。当时非常忐忑。没想到当时叫老板,后面我们入职以后叫所长,所长真的给了机会,我就来了北京。
左边这个是全亚洲最大的小区天通苑,研究所的公司就在天通苑的新华未来城里。
这个阶段等于是我32岁的时候开始了北漂生活,开始了在星球研究所的生涯。这个生涯我觉得一方面确实挺痛苦的,看过星球研究所东西的人都知道,它的要求非常高。可能读者看起来很爽,但是作为创作者来说,还是挺煎熬的。
一篇公众号推文差不多要花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反反复复的打磨。提纲要过个三、四版才能过,初稿也要改个三、四版,后面小的改动,包括优化调整更是不计其数。不到发文那一刻这个事都没有终结。这种感受比写研究生论文要难得多得多。
其实我很幸运,在星球研究所还是做了不少东西,特别是做了挺多我想做的东西。
这是我自己特别满意的三个作品,其实是三篇推文。
一个是讲梯田的。我在星球研究所前一年多一直写的是广告的文章。大家看右边那个就是赏春地图,其实也是广告。我接遍了当时星球研究所各种类型的广告,从次条开始写起,然后写头条,都是跟广告相关。梯田这一篇是我自己想写的,也是当时第一个没有广告的项目。左边跟右边那个分别就是赏春地图和赏秋地图,这两个我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组织的角色。因为是地图集,文字设计得并不太多,但这个过程也跟植物相关,而且我觉得很有意义。这几个项目对我的影响挺大。
21年的时候,星球研究所开始做视频项目,然后就拍了三部相关的纪录片。这个纪录片如果严格意义上它也算是广告片,因为其实每个都有赞助商,但是确实里面讲到了很多科普的东西,特别是跟植物相关的东西。
我在星球研究所很遗憾的事就是没有写出单一的哪一种植物。跟我同时进星球研究所的还有一个学动物的同事,他当时写了不少关于动物的文章,我就特别羡慕他。因为他本身就是动物学出身,又是做他想做的事。而我前期是做广告,后面才做跟植物相关的,但是也不是写单一的物种。不过后面想想也挺好的,因为这三个项目对我的影响也挺深,另外也算是非常宝贵的经历吧。
特别是右边,去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深处看到这样一条路,也看到了植物对于这条路的影响。所以这个阶段我拿来代表的就是柽柳。有些人对它可能熟悉,它是烧烤的红柳大串的来源,但同样也是它,在沙漠公路两旁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守护着路不被风沙吞噬,是它让这条路能够通行的功臣,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独特的智慧。
下面这几张图是当时拍摄的过程中我自己拿手机拍的几张照片。
这个是在云南红河州哈尼梯田。当时是日出,我抢在太阳出来那一刻拍了一些东西。这个在纪录片的时候也出现过。
这一张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道路两旁。这些格子就是草方格。写《植物的战斗》文稿时候,我也提到过草方格。当时的感觉只是这种结构挺奇妙、挺神奇的。但是等你真正的走到实地,真的在沙漠中看到草方格的时候还是很震撼的。眼前一片只有沙堆,其他什么都没有,非常遥远处能看到一两只孤羊,在道路两旁就是这样的草方格。看起来很简陋的结构,但它真的就能起到阻碍风沙的作用。它可以把沙停留在这里,也有很多植物会在草方格上进行种植。真正到现场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看到,这个时候你就会感受到植物这种力量,会特别的震撼。
这是第三个纪录片,拍的黄土高原。这个是在延安拍的。当时是先写的文章后拍视频,所以对梯田我觉得我很自信。我可能是中国所有做自媒体或者公众号里面,对梯田了解最多的人。但当你真正走在延安的梯田,你就看到延安梯田跟红河梯田还不一样,一方面延安的梯田是旱田,另外一方面北方的梯田是短时间重塑了黄土高原的地形。哈尼梯田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一代一代人去完成的,而延安梯田是几年或者十几年时间就形成了。把一个光秃秃的黄土高原种满了树。当然它一直是发展的。当时跟我们沟通的林业的负责人也有说到,这里的树开始是以针叶林为主,后面不仅要有树,还要长得更好,而且要保持多样性,所以后面也是在调整它改善它的一个阶段。
我们去的时候刚好是夏天,看着好像有点突兀,但是特别是在航拍的时候已经能看到很多很多树。对比历史照片真的很震撼。只有人类跟植物合作才会有这样壮观的超级工程。
这个是当时在塔克拉玛干拍的一些植物。我觉得柽柳真的很能代表我自己这个阶段,也能代表自己看到的这些景色。它可能是在一个很恶劣的环境,或者说不太适宜自己,并不是一个舒适的环境。但是在这个环境里,只要默默扎根、默默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特别是站在这样一个平台下会觉得你的努力、你的付出,它是有回报的。虽然当时觉得很痛苦,或者回报不够,但回过头来会觉得自己还是进步的。还是有努力就有收获的感觉吧。
这是当时在星球研究所。我是20年进去,22年年底离职的,经历了星球研究所从三四十人到后面我走的时候快100人的不断壮大的阶段。
在星球研究所这个时间,我觉得两个字最能概括,就是极致。做事也是,星球研究所也是,各方面都是极致。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星球研究所能做的那么好,那么有影响力的一个原因。
下面一个阶段就是从离开星球研究所到现在这个阶段,就是那些植物教我的事儿。这个阶段我选的植物是百花山葡萄。
为什么选这个植物呢?在星球研究所工作那个阶段,虽然在北京两年多,但是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了。因为星球研究所的工作确实是要一百分的努力才可以的。后面一方面要考虑家庭,另外一方面也是考虑到自我的发展,所以还是离开了星球研究所。现在入职了《万物》杂志,它也是一个做科普的杂志。
这个是前两天刚发的《这里是中国3》,我觉得很荣幸,里面收录了梯田那篇文章。不管怎么说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肯定。如果是几年前自己肯定想都不敢想,这么有名的一本书会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但因为当时自己的努力,现在我的名字写到这个名单里,怎么说也是件很骄傲的事儿。
还有就是这本《植物的战斗》。这本书应该是两年前还是三年前出版社把当时做的音频稿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重新来组织线索做的这本书。这本书怎么说呢?该熬的苦该做的事,在当时做音频稿的时候已经做了80%,剩下20%是把音频稿变成文本的过程。
这个是我现在的工作,我现在是在《万物》杂志上班。《万物》杂志是《环球科学》的下属,我们的稿件主要是来自英国的《How it work》。它是英国的一个科普杂志。我们日常的工作,我两方面都有负责,一方面是杂志的编辑工作,另外一方面是我们自己有个公众号,叫做“把科学带回家”。我们也是每周都要写。每个编辑都要负责一些文章。
这个是今年写的一篇。讲到历史和龙眼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最开始的素材也是从当时做音频节目的文稿截取了其中一部分。当时想偷懒,因为每周都要写文章,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就拿自己的存货,没想到还挺受欢迎的。阅读量当时是34万多。公众号文章十万+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篇也是我在《万物》数据最好的一篇。这也是植物带给我的,起码带来了丰厚的奖金。现在群里的胡老师也有帮忙,也在别的一些公众号写关于科普的东西,特别是关于植物科普。
这个是在重庆科技馆、宁波植物园的公众号上写的文章。
然后重点还是要安利一下《疯狂的植物》这本书。
这本书它的前因刚才也说了,其实是汪洁老师、董师兄还有我,我们三个人在音频稿的基础上继续去打造的这本书。
这本书每一篇文章也就是四五千字左右。我们一开始就想如果去讲植物的故事,不单单要讲植物本身,还想引起别人的共鸣。一定要打动别人。那打动别人一方面是讲故事的技巧,另一方面是我们为什么要去研究这个植物,或者这个植物能带给我们什么。这就是我们当时的一个思路,是一个通用的思路。
我们选取的植物大部分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植物。也有一些,比如说像仙女木或者是柽柳大家没那么熟悉,但是听一听这个节目,或者看一下这个故事,可能就恍然大悟,就发现它其实跟我们的生活挺相关的,只是之前不知道它的大名,并不会说见不到。这是我们开始确定范围的一个标准。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要从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开始。
那这个问题可以是什么呢?它一定会是一个比较有意思又对我们人类有影响的问题,就比如这种植物为什么会影响我们人类,或者说这个植物为什么会成为主食,或者是这个植物怎样塑造了地形?这个问题贯穿这篇文章始终。一个好问题,就相当于一个侦探,我们是在现有的线索下去破一个很精彩的案。一会我会拿槟榔为例具体来说。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用到一些技巧,这个技巧就是讲故事的技巧。这也是汪老师教我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用讲故事的方式去进行科普。
另外一方面,我们要深化这个问题。有些故事大家是比较熟悉的,再往深想一想,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植物本身,我们可以从演化的角度去考虑。比如说辣椒为什么是辣的,这可能是一个成年人不会去思考的问题,儿童才会去思考。但你如果能沉下心来去考虑,每种植物的诞生都不是为了给人类利用的。它为什么最后就变成了被人类利用呢?人类跟植物达成了一个合作的关系,或者是人类被这个植物束缚了。比如说我们讲小麦。最早的农业在两河流域,本来人还是挺自由的,想去哪就去哪,但是你一旦种了小麦就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了。它背后是什么原因?这也是我们想传达给读者的。
植物不仅有故事,而且它的故事还很有意思。《疯狂的植物》最后一个故事讲的是槟榔。说到槟榔,大家都知道它是上瘾的、有害的,这是大家的最基层的认知。它本身是没有错的。我们再深入想想。吃槟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湖南的,它是腌制过的。另一种是海南的,是鲜吃的。就是我左上角这个图。它是要包叶子的,这个叶子叫假篓叶,它是胡椒科的一种植物。很奇怪为什么要剥这个叶子来吃槟榔呢?
再往前想就会发现,其实槟榔背后有很多故事。比如中间那张图是辽代我国北方的一个墓。这个墓刚打开的时候就是这张图,栩栩如生好像墓主人刚刚完成了一场宴会。这个宴会刚结束,杯盘狼藉,这个桌子还没收拾。很神奇的一点是在我国的北方竟然出现了槟榔的这种植物。大家知道槟榔它是南方特别是在热带地区的植物。我国槟榔的主要产地只有海南,更多是在东亚、东南亚地区。那就很神奇了。为什么辽代我国的北方,一个草原民族的墓里会有槟榔这种植物?它有什么作用?它又是怎么从南方来到北方?
包括左边的图,是汉代扶荔宫的砖画。扶荔宫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植物园,有记载在汉朝时候就已经有人尝试在我们现在西安地区,也就是北方去种槟榔。当然最后没有成功。那就很神奇了。为什么古代人要在一个皇家植物园里去种槟榔呢?
右下角这个是在印尼的一个墓,距今已经差不多上万年的时间了,也发现了槟榔的残骸。很神奇的是槟榔旁边放着贝壳粉。这种贝壳粉蘸着槟榔吃,方法就跟左上角海南吃槟榔其实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吃槟榔嚼槟榔的这种传统有据可考,已经差不多有一万年的时间。那这一万年的时间内为什么人要嚼槟榔?而且嚼槟榔的方式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
所有的线索串在一起就会发现不单单是植物本身的故事了,它背后可能有一些我们不太了解的东西。刚好我看到了曹禺老师写的《一嚼两千年》,这是专门讲槟榔的一本书。他之前还写过一本辣椒的书。我觉得曹禺老师这两本书特别合我的胃口,因为它既讲到了历史,也讲到了植物跟人之间的关系。
它有点像什么呢,就像马伯庸写的《长安的荔枝》。大家如果看过这本小说就知道,他的出发点是一句诗词。为什么杨贵妃要吃荔枝?荔枝从哪来?这本书有想象的部分,也有真实的部分。它真实的部分是这个小说最重要的部分,支撑了这个小说的基础。比如说这个主人公的名字,历史上确实有这个名字。这是历史的细节,很多东西是要补充细节想象的。还有比如荔枝,它到底从哪来的?到现在也有争论。到底是从广东从岭南来的,还是从四川来的。其实有争论,就给了想象的空间。
我特别钦佩马伯庸的一点就是他确实从历史中找到这些细节,然后去放大再放大,去构建一个很神奇的世界。我觉得《疯狂的植物》这本书也有类似的情况。我们会有很多的线索,就像槟榔的那些线索,要根据史实的基础,科普的基础一定是真实的。在大的方向上它肯定要真实,但在细节上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评论,用自己的一些想法去关联一些事情。对于槟榔这个故事就是这样,就是列出了一个思维导图。
我写每一篇植物都有两个方面的属性。
一方面是植物本身的属性。比如槟榔,我们从它的产地,从它的归属,它是棕榈科的,就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想象一下在热带雨林里,它在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可能比我们在职场的竞争要激烈得多。一个生物怎样脱颖而出呢?它肯定有自己擅长的,一定要有一技之长才能脱颖而出,特别是要被人类发现。这个其实就是槟榔植物方面的属性。
另一方面,我们熟知槟榔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热带雨林的植物,它肯定跟人之间产生了关系。那它跟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关系呢?就是槟榔会上瘾。为什么会上瘾?人为什么要嚼槟榔?特别是槟榔这种植物对于南岛语族的意义。南岛语族是人类学上的概念。对于从我国海南、台湾,一直到太平洋这些群岛的这些人来说,它意味着什么?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多人不太了解这个故事,我把它们串起来,就可以讲关于槟榔、关于文化、关于南岛与植物的故事了。很神奇的是槟榔竟然可以上瘾。但为什么嚼槟榔的人,只有中国人特别喜欢嚼,为什么它不能像香烟或者可可,甚至像我们的茶叶一样能成为一个世界植物?这个问题曹禺老师在他文章里有写,《疯狂的植物》里也给出了我的答案。
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类似的。每一个故事既有植物的一面,也有跟人之间关系的一面。有的时候可能并不是直接的关系,比如说蓝细菌最大的作用就是产生大氧化时代。大氧化时代跟人好像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它对塑造后面整个生物圈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当时它怎么竞争的?为什么后面成为了优势的物种?现在我们对于蓝细菌不熟悉,但它是氧气最主要的来源。它有什么故事呢?它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影响?这样总结下来就形成了这本书的一个构造。
这本书当时的音频写了40多篇。为了这本书我后面又专门写了几篇,包括绿萝的故事,槟榔的故事,郁金香的故事。我在前期的基础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又把它应用到讲植物故事上面,就形成了这本书。
另外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也看到很多科普作家的书,很多印象深刻,也受益匪浅。
比如说这个系列。这个植物学家我很喜欢。这三本书,特别是《他们没有脚,但足迹遍天下》是刚刚出的一本书。我第一时间就买了,特别的喜欢。我觉得这个作家特别会讲植物的故事。另外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植物学家,所以他的一些想法,一些观点可能会有点激进。但从他的角度,就是他作为一个植物学家的观察角度会觉得顺理成章。在写《疯狂的植物》这个过程中,也借鉴了他的很多思路和一些想法。
第二本书是两本台版书,在淘宝上也能买到。在创作过程中,多少会有一段时间达到愚昧顶峰,觉得自己好像了解不少东西了。但你一旦看更多的书,特别当时看到这两本书,就发现好像自己是知道了一些关于植物的故事,但一旦把眼光继续放大,打开视野会发现其实还有好多故事你是没有说的,你是不了解的。所以这两本书看完我也受益匪浅,了解了很多自己不熟悉的植物的故事。我觉得这也是未来自己很感兴趣,可以去了解更多的方面。
第三本书叫《无爱的世界》。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什么呢?它其实是一本小说,一个叫三浦紫苑的女作家写的一本小说。它虽然是一本科普小说,里面讲到的却是关于植物的故事。特别是讲到拟南芥的故事,打开了我的思路。科普语言大的定义,它应该是说明文为主,但没想到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文体。用不同的方法去讲,去传达你想表达的观点和你想去跟大家分享的知识,最后用什么样的文体,它不是一定的。目的是达到你的想法,把你自己想说的告诉大家。所以这本书我觉得还是挺神奇的,我没想到小说也能用科普的方式来写。
最后还是要安利一下《疯狂的植物》这本书,因为从开始写这个书稿到现在正式出版也已经四年多了。四年多的时间我对自己、对于植物的认知也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这个过程中,有的时候也会看当时的文稿。我经常会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自己当时怎么写这么好,写的怎么看都满意,另外一方面是,当时自己怎么知道那么少,还有这么多东西可以说,可以去讲更多有意思的故事。这两种状态经常交替重合,反反复复。
非常感谢出版社的各位老师,现在出书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能出这本书我觉得很满意了。要是大家能支持能购买这本书,我就更开心了。
总结起来,讲那么多,不管说植物的智慧也好,还是讲植物有意思的故事也好,其实对于植物本身来说还是不了解的。因为植物并不是为了人而生存,它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是客观的事实。一旦我们人接触它,感受它,然后去赋予它意义。那它更多的意义是在于我们人本身。这也是我自己写科普的一个大的感想和归纳。我觉得科普是有温度的事情,它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说明。它不是一个说明书,而是要跟读者之间达成一些共识,要把自己的一些情感,一些想法去告诉读者。我觉得这个就是科普最有意义的事,也是我愿意一直去做,也努力去做的一个事情。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时间有点长,非常感谢大家,也希望有机会跟大家多交流,多合作。
马贝贝|远志: 非常感谢何老师今天的分享。我也是今天他开始分享以后才知道他做的是一个这么实在的分享。以至于大家一直在说,这也是可以说的吗?这也是可以讲的吗?未免也太实在了吧!因为之前跟何老师的交流,相对来说还是有一点点小官方的感觉,没有想到何老师这么可爱。我中间也一直感叹,哇,这个也可以说吗?能感觉到何老师非常的真诚。不管是他在分享他自己成长的故事,还是在分享他爱的植物,还是关于这本书的分享,都是充满着激情和爱。其实平时聊天,好像打字的时候感觉有点闷闷的。我觉得他又不是那种闷,就好像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但讲起他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很有激情。
刚才有提到过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卡丘老师,也是这本书的编辑,这次分享也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我们会有一个赠书的环节。其实是蛮心疼的。我认识很多做出版的朋友,也认识很多作者。我知道出这本书不容易。我本来想比方说回答一个问题,或者聊聊天这本书就送出去了,但是我现在想提高一点难度,大家不要怪我哈,就是我也想参与这个竞争。希望大家把今天分享里面关于何老师分享的内容,或者对你的一些影响形成一段文字。何老师的分享,我们会在大概两到三天发布在壹木瞭然的公众号上,大家在上面去留言。留言的时候根据评论的精致程度联系大家,我们再来赠书好不好?大家觉得这样可以吗?如果同意的话就打个1。
我觉得这么好的书,要赠送给爱这本书的人,对这本书有感情的人。那我们就确定这个分享赠书的形式。请大家关注我们壹木瞭然的公众号。我们会在两到三天之内更新,何老师今天的分享我们会整理成文字,也会同期把视频生成回放,到时候大家也可以在公众号里看回放的链接,然后再有更多更好的想法出来。如果你的留言得到了精选,我们会在后台跟你联系。这样你就会有机会得到这本赠书。当然我们也欢迎大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这样很了不起的科普作家和依然在奋斗的努力的出科普书的出版社。
刚才卡丘老师给我们申请了一波福利,开了一个快团团。他把这个链接分享到我们群里面去,回头我们也会把这个快团团的团购信息同步放在我们的文章下面,大家就可以以一个比较优惠的价格买到。我们壹木自然读书会是一个500人的群,现在已经加满了。大家可以在后面先聊天,然后我们会定期有一些方式让大家申请加入到我们的壹木自然读书会的群。大家也有看到,如果你看到海报的话,会知道我们这次壹木自然读书会的分享,今天请到的何慧中老师的这一期是我们的第358期。这个每周三的分享也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你想一周一期我们做了358期。很感谢曾经分享过的人,包括何老师今天跟我们的分享。如果你有关于科普的著作,你也可以跟我们分享,或者你读了一些书,像今天何老师也分享了一些他自己的阅读书目。读到好书也可以到我们这个平台来分享,欢迎大家跟我联系报名。我们每周三晚上八点,除了国家法定节假日,我们每周都会有这样一个分享,也希望大家能积极的报名。
我的广告打完了。大家如果有一些问题想要跟何老师交流的话,现在进入交流时间。你可以直接开麦提问,何老师会回答你。当然也可以在聊天窗口发,何老师给大家回复一下。
雨晴:今天听了何老师的分享,原来何老师这么厉害,错过了很多聊天机会。好像是去年11月份何老师加了我微信,当时我也是在培训。今天听了分享,突然产生了很多想法和灵感,就想跟何老师交流一下。
第一个就是我听到何老师说有在做一些小学科学课本的课程,把它变成一个可操作性的课堂,我就想问一下有没有再继续做,或者说在做这个的时候遇到哪些困难?
河边的卡西莫多: 没有继续做。那个公司后面改做研学了,我离职后好像也没人坚持了。但是行业内还是挺多人做的,比如说我知道就像《小牛顿》也有做配套的一些东西。很多科学课老师也会做分享。也能看到很多那困难。我觉得困难有两点,第一点是要做一个商品卖出去,到最后我觉得也没有太解决完好。这确实是一个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对学校老师,更多是要去说服校长去做这个事,也不容易。另外一个难是难在研究它的内容,因为它时间短,任务重。你要去做这个事的时候,要去解读它。整体来说,小学科学课它毕竟没有那么深入,它更多是去呈现一个现象,或者是引导学生去观察。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挺有收获,而且还挺有意思的。
马贝贝|远志:雨晴我可以跟你简单的交流一下,关于我们这种比较偏兴趣爱好型,或者是说拓展型的课程进入到学校这件事情。怎么讲呢?它是一个体系化的问题。你要做的内容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比方说像刚才我们何老师,他其实在PPT里面有一个章节是专门展示了,要符合那个课标里面的相应的规范。同时你要去说服,如果你只是服务一个学校,你要说服学校的校长,说服他们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还有他们学校的教导主任,然后同时还要去对一线的教师做培训。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比方说我自己做一个TO C的招生那么容易,我的感觉是这样。
今天聊完了,我突然很羡慕何老师。他第一章节叫迷茫,我好有共鸣,结果他在大学时候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我都已经工作了好多年了才发现我自己的爱好。
河边的卡西莫多: 没有,其实现在也很迷茫,只是迷茫的点不一样了。该迷茫还是迷茫。
马贝贝|远志:何老师已经回来了,雨晴你的问题是不是基本上差不多。刚才有卓瑞娟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她说感觉何老师很像诗人。确实。分享的每一个章节都会有一个很漂亮的也不是说很漂亮就是很nice,读起来感觉很像诗一样的文字的这么一个章节题目过来,感觉你的文字功底好厉害。请你是不是也是文学发烧友来着?
河边的卡西莫多:怎么说呢,我只能说比较喜欢看书吧,也不敢称得上发烧友,特别是看植物的书比较多。我没多少优点,其中一个优点就是记得牢,看过的东西能记住,这个可能算是为数不多的优点。
马贝贝|远志: 何老师是多少带着一点凡尔赛。我没有别的优点,就是记忆力特别好,一般看了就忘不了。我的天。羡慕羡慕。你知道何老师这句话说出来,大家已经承受不住了。
还有小伙伴有问题吗?我们也不好意思太晚。现在已经九点多了,再给四分钟吧,我们再聊四分钟。
雨晴:我就是属于那种表达起来有点费劲的。
马贝贝|远志: 9.20解决战斗,抓紧时间问问题。
雨晴:我是19年就在做户外科学的,包括现在做自然教育。一个深刻的感触就是现在孩子获得知识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很多,但是能够让孩子产生对于知识的追求跟热爱还是不足。现在很多孩子就是不太喜欢学习的状态。我想说看到有这么好的知识呈现的时候,我现在想做的事情更多是希望我成为一个引导者,能够不管是对自然也好,对身边的事物也好,让孩子开始对产生一种情感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对这一领域的知识产生想要去探知的那种情感。
马贝贝|远志:现在最难得的其实已经不是知识本身,可能是如何去激发孩子的热情和对这个东西的好奇心或者是爱。我觉得何老师的书就很好,《疯狂的植物》、《植物的战斗》。就像何老师分享的,他不光介绍了植物的特性,也让植物跟人产生关联,跟我们的文化产生了关联,可能就会激发兴趣。何老师要补充一下吗?何老师,还有人请你推荐体系化的植物课程。户外的这些你那边有一些比较好的推荐吗?
雨晴: 其实我现在就是在做系列课的,我更想是带孩子产生情感链接,然后再去提供知识。刚才我听了何老师分享之后特别有感触。刚好何老师刚刚分享的这些,包括你说做科普文章,我都很有兴趣,回头再跟你去交流。
河边的卡西莫多: 行行。我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呢?就是可能你自己喜欢一个事,它是要一个契机,就是可能对于孩子也是一样,不一定每个孩子都喜欢植物,可能有的孩子就喜欢手办,或者就喜欢地铁、铁路。我只能说,如果说简单的一点方法就可能让孩子跟它产生更多的联系。科普植物就是“能怎好”,它能吃吗?怎么吃好吃?它很通俗,但就是人与植物之间直接的产生了一种联系。对于普通人来说,对于一个植物他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个点,就是它能不能吃、好吃不好吃。它就是一个契机。如果能有机会在这个契机上,去让他了解更多,那可能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吧。这也是随缘的事,也不一定说努力就能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成功。
雨晴:我挺认同的,因为我现在带了这么多活动,跟孩子接触之后,我觉得不一定非得让每个人都像我们学植物或者学动物那样去那么深入。我还是想带给更多的人跟自然产生一种情感联系。
马贝贝|远志: 就是。我刚才说我们不要耽误太多时间,放何老师早点回去休息。感谢他准备了一个非常充分的分享,给大家说了很多掏心窝子的话,能说的不能说的,今天的分享里面都说了很多。
再给大家讲一下,我们今天的分享,如果你来的比较晚,我们会整理以后发在壹木瞭然的公众号上,欢迎大家关注。提到的关于赠书的活动,希望大家在公众号的文章下面去留言,我们会根据留言的情况跟您联系,然后做赠书的活动。非常感谢大家,谢谢何老师!
河边的卡西莫多: 谢谢贝贝老师!
马贝贝|远志: 谢谢你今天这么真诚畅快的分享。听得很过瘾。也非常感谢大家在周三晚上的陪伴,也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我们壹木瞭然,关注我们壹木自然读书会。后面每周三都会有这样的活动。最后给大家拜一个晚中秋,祝大家中秋节快乐,那我们就这样拜拜了。
老师拜拜,大家拜拜!
END
海报设计 | 菱角
图文整理 | 东宁
校对 | 张利娟
图文排版 | 徐育超
视频合成| 汪远方
发布 | 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