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木自然读书会| 第361期分享 |《放牧人生 湖区故事》

乐活   2024-10-22 16:49   广东  


本期海报

本期音频

分享人介绍

陈艳敏,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3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编审。著有:《书中岁月》、《纸上情怀》、《书与人:随遇而读,自在欢喜》、《书与城:家的记忆,生命的河》、《书与生活:锦上添花,生活很美》、《书与艺术:为美而生,与美同在》、《艺术卷:美轮,美奂》、《文学卷:且行,且歌》、《哲学卷:觉知,觉醒》、《自然卷:安然,安在》、《循着那抹亮色,找寻你》、《回到何处,去往哪里》、《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光》、《那些地方》、《破格:大师的成长之路》、《紫竹笔记:我的园子,我的花》、《读懂美国:行走在现实与书本之间》等。国画作品入选“首届中国作家书画展”、“当代五十位中青年作家书画展”等。



陈艳敏:

壹木自然读书会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我跟大家分享詹姆斯·里班克斯的《放牧人生 湖区故事》这本书。在咱们这个群里边做分享,我是非常的忐忑的。因为我知道群里边的老师都是专家大咖,有非常深的造诣。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的敬佩。《放牧人生 湖区故事》这本书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今天,我就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粗浅的读后感。同时,也非常的荣幸能在这个美丽的秋夜跟大家一起来重读这样一本书。当然了,群里边有很多老师应该也读过这本书,我今天的分享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多多包涵。








这本书的作者詹姆斯·里班克斯是英格兰北部湖区山地的一个牧羊人,是一个读完了牛津大学又回来放羊的一个牧羊人,一个不但没有后悔反而赶着他的羊群幸福的度过了一生的一个牧羊人。他来自于那片土地,又归于那片土地。他始终非常深刻的爱着他的那片土地,爱着他的羊群,爱着他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那种传统和生活方式。

 

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我们知道很多人但凡有机会,但凡有可能,但凡有出路都走出了山区,走出了牧区,走出了村庄,走出了田野,去到了繁华的都市,享受不一样的生活。但是詹姆斯·里班克斯没有这样做。外面的世界对他好像从来构不成诱惑。他也从来不曾有过丝毫的动心。甚至对于读书他也是抵触的。在他非常小的时候就不愿意去上学,也不知道上学有什么用。因为从很小的时候,他就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家。

 

从小他就拿定了主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要留在他的家乡,留在这片土地上。就像这本书在前面所做的一段介绍所说,许多故事都在讲述一个人如何为了离开而努力工作,这个故事则是讲述了一些人,他们努力工作是为了留下来。但是他留下来,我感觉还不仅仅因为他是世世代代牧羊人的后代。作为牧羊人的长子,是先人生命的延续,肩负着继承的责任。而是在他的本性里边仿佛就有着对这片土地的一种执着。这里仿佛是他生命的全部。这是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的一种强烈的感受。就像他的命中注定一样。他对这片土地好像有一种天生的贪恋。

 

詹姆斯·里班克斯是一个有思想的牧羊人。他不是被迫无奈的留下来。留下来是他的一种主动的选择。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选择。他周围的人也是风言风语、品头论足。但是他很骄傲。

 

他非常骄傲自己能够坦然的按照自己的心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内心非常的静定自足、不为所动。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该怎么做。即便后来读了牛津大学,接受了精英的教育,拥有了进入都市摆脱劳苦的可能,迈入了这个世界上大家都在追逐的一种理想生活的边缘,他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回来,选择了放羊。他不仅留了下来,他还带着他的妻子孩子一起留了下来,在哺育照料每一只羊的日常劳作中撒下了欢声笑语。


这张图片中的这个小女孩就是他的女儿,从小就跟他的羊一起长大,在这个羊群当中度过了她的童年。

 

詹姆斯·里巴克斯读牛津不是为了别的,他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缺少读书的能力。他要验证他留下来不是上不了大学,不是没有能力去读书。当然在他读了牛津之后,他就不再需要去验证什么了。从那个时候他也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更加清楚地了解了自己想要的一种方向和一种生活。他只是忠实的跟随自己内心的指引。

 

他的读书和这种短暂的逃逸似乎也都是在帮助他认同和强化他作为牧羊人的这样一种身份。从离开牧区起,他好像就已经在回归了。在读书期间,他也曾在伦敦谋到了一个助理编辑的职位,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周,但是就是在那几周里边,他把那几周看作生命当中最怪异的几周。

 

为什么呢?因为那个非常局促非常逼仄的办公室,和辽阔的牧场相比有着天壤之别。他非常不适应,因为那里的气场、感觉、韵律、节奏都跟他的生活格格不入,和他惯常的一种模式截然不同,有着一种不可调和且无法接受的反差。

 

也就是在那样的办公室里,他第一次深切的理解了都市人的艰难,明白了城里人为什么要逃到湖区散心,为什么要到开阔的地方去旅游。他也更加清楚地知道了他得回去,回到他的故乡,他的牧场,他的土地。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就是在读着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也正坐在钢筋水泥的大楼和格子间里。在那种格式化了的房间里顿时有了一种非常怪异甚至有自怜的感觉。那一刻不禁想要去反问或者去思考人为什么要这样生活?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生活?

 

就像詹姆斯·里班克斯看到都市人的艰难。他从一个牧区来的人的角度去看另外的一群人,他认为生活在都市里的格子间里边的人们生活得非常艰难。

 

在读到这些的那一刻我仿佛也瞥见了自己,和像自己一样,生活在都市的人们的某种尴尬的处境。也就是说在读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我有了一些思考和触动。现实或许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但是人各有志。事实上哪怕是在再复杂和局促的现实的环境当中,每个人还是可以跟随我们自己的本性,最大限度的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去选择我们的生活,做出我们自己的选择。有时候就在于你看中的究竟是什么,你要的究竟是什么,你到底有怎样的决心和意愿。

 

像詹姆斯·里班克斯就毫不犹豫的选择留在那个地方。他从始至终都非常的笃定。在这本书里,他说:有时候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因为我们已经见识过这个广阔的世界。然后明白还是喜欢我们自己的那一套和独立自主的感觉。与家给予的归属感和意义相比,都市提供的潜在财富简直不值一提。

 

这就是他的一种思想和方式。他带着他的牧羊犬,赶着他的羊群,带着他的孩子在牧场上放牧。他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自由和辽阔。

他说,那一刻我远离了山下纠缠着我的各种琐事,我的生命找到了意义,一种朴实的能被感知到的意义。他说,在这片山地干活真是妙不可言。在他的牧场里,他放逐了羊群,也是放逐了他自己。他的生活放达,但是不空虚。他看到万物生息无始无终,也看到每个个体都是永恒之物的微小组成,他们坚实牢靠而又真实。他说,我们的农牧生活我们的农耕生活方式数千年来深深的根植于这片山川的泥土之中。和先人一样,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属于这个世界,属于世界上这片土地而感到骄傲、自由和独立。

他生活的这片山地牧场给了他永恒的激情,放牧着羊群的詹姆斯·里班克斯呼吸着山间凉爽的空气,看着有时候飞机在蓝色的天空划出一条轨迹,母羊召唤着小羊跟着自己爬上峭壁。他说,这就是我的生活,我别无所求。

 

他的选择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世界上的道路有千万条,目标坚定的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他认定的那一条。生活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为什么不能从心所欲的做出自己选择。人生短暂,怎么过都是一生。不管选择了哪一种生活,最重要的是心满意足。

 

詹姆斯·里班克斯视角下的牧区景象跟旅行者的视角是不同的。他对于生活的理解也不同于旅行者的理解。但他的内心非常的喜悦,非常的笃定。他知道从一开始游客所迷恋的就是他们各自想象当中的一种理想化的风景,是他们的梦想之地和避世之所。他说,这从来不是我们这些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的人的梦想。我们一直在这里生活。那是无数看不见的小事的总和。可能这些风景在外人看来或者是说在旅游者的眼睛里所看到的是一些朦胧的和抽象的意象。但是在作者的眼里,他世世代代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在这样的人们的眼睛里,每一件事都是非常细小的、非常具体的。

 

当他翻开恩莱特写的一本关于这个牧区的旅游手册,他感到非常的惊讶。他说,我低头看着这片经由我的父亲和他的朋友们耕耘的土地,同时对照着旅行指南参考,我惊讶的发现恩莱特的书里根本没有一点我们所关心的事物,除了地图上用来标示牧场或墙的奇怪的点。我们的世界完全没有出现在这些书页中,我想知道现在那些站在山上的人是否看到了这片土地上的劳动景象,而这些在他们心中是否有意义。就我而言,这些十分有意义。所以旅行者写的旅游手册和他真实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感受、见闻和理解截然不同。他认为只有打小在这里成长的人的见识、理解和尊重,对于这片土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延续才是至关重要的。他也非常惊讶,在他人给这片土地赋予的故事和意义中竟然没有本地人的一席之地,看不到本地人的视角和感情。所以当他看到外来的旅游手册描绘这片土地这片风景的时候,他感到非常的异样,甚至有些不可思议。

 

与此同时他还感到有一些心绪不宁。因为他知道自己跟这片土地的关系是不论风霜雨雪,不论怎样都会一直守在这里,不离不弃。他对这片土地的认识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于祖祖辈辈的传承,古老的习惯和观点。所以他说,我是祖父的孙子。他的身份认同始终在这片山谷,这片牧场,在他世代延续的血脉之中。

 

他说,我们的生命中交织着某些共同关心的事物,它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都令我们牵挂

——那就是牧场。牧场对他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是他的全部。他在山间放牧,在牧人中交易。他帮助母羊生产,在暴风雪中给他的羊群送去干草,他为培育出优良品种付出着自己的劳动,自己的辛苦,发挥着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在日复一日的劳作当中,他发现了坚持和思考的力量,也感受到人生的幸福。詹姆斯·里班克斯脚下的生活是坚实的,不是虚幻和想象的。他爱着这实实在在的生活。他说,与我相关和我所关心的每一个人几乎都生活在这片山景中。当我们称之为我们的山水时,是从事实和精神两方面来阐述,绝无偏颇。这片山水就是我们的家,很少有人弃之远去或长久逗留他方迟迟不归。

 

我爱这个地方。对我而言这是一切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其他所有地方仿若无物。在他的眼里仿佛只有他的牧场,其他一切都不存在。他说,离开牧场似乎就意味着你要开始另一种人生,但这却使我意识到牧场是我生命的起点,也是终点。

 

他说,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祖父曾和我一起站在属于他的土地上的一个独立棚屋里,对我说道,未来某天我应该在这建一座房子,并在那里生活。现在这个念头出现在我脑子里,这就是我的目标。它是我清晨想到的第一件事,也是夜晚想到的最后一件事。正如笑话里讲的,这不是什么生死问题,但它比生死更重要。

 

倾诉平日里的一些平凡的事情也让他非常的骄傲。他说,父亲总是会跟我提起这筋疲力尽的一天,就像别的父亲可能总会跟儿子提起在海边度过的家庭日一样。这就是他和我曾一起做过的事情。对于别的地方,虽然詹姆斯·里班克斯也充满了好奇,但是他从来也没有去探索的欲望。当他看到山地牧场散发着红色、橙色和蓝色的光,当草地上开满紫色的花朵,当山谷沐浴在夕阳之中,昆虫和花草笼罩在一片金黄色的暮色中,他的内心非常的静谧和安然。

 

在这样一本书里,他执着地歌颂着平凡,非常自信地肯定着平凡人士和生活的价值。就像他在后记里面谈及这本书的写作的时候所说的,他说这是一个家庭和一个牧场的故事,但同时也讲述了更多被现代世界遗忘的故事。他将告诉我们为什么需要睁开双眼看看生活在我们中间却被遗忘的人。这些人的生活是如此传统,深深根植于遥远的过去。

他看到了这些平凡的人祖祖辈辈的故事淹没在一份难以辨认的16世纪的手抄本中。这个手抄本属于教堂记录,上面记着村里人的生卒年月和婚姻状况。他们的后代仍在这里生活和劳作。

 

詹姆斯·里班克斯说我的祖父经历十分简单,他也是那些被遗忘的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在其他人眼里他就是一个无名小卒。作为他的后代,我们也仍然无名无望,但这就是关键所在。关键在于这里的一切,正是这些无名小卒创造出来的。他说这是属于谦卑劳动的人的土地。我们这方水土的真正历史应该是小人物的历史。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当中也让我想起另外的几本书,比如说像英格兰女作家玛丽·拉塞尔·米特福德的《我们的村庄》。我想到,当玛丽·拉塞尔·米特福德满怀热情的在《我们的村庄》这本书里从鞋匠家写到木匠家,从石匠家写到佃农家,不舍得落下村里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的时候,她对她的家乡和那些平凡的人也是极尽了热爱。

 

这本书还让我想起辽西作家胥得意写的《沙卜台》。作者在这样一本书里也是挨家挨户写下了他的家乡沙卜台。沙卜台是辽西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当他饱含感情写下这些的时候,他对故乡想必也是怀着同样的一种心情,表达着深切的缅怀与致敬。

 

还有就是我们群里边的一位作家周华成。他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又毅然决然的返回到乡村去种田,写下了《下田:城市的稻米书》等等一系列的关于乡村的非常朴实的作品,里边有一种非常笃定和执着的精神。这和詹姆斯·里班克斯在这本书的精神气质很相似。

 

每个时代都不缺乏为显赫的人著书留名,而那些芸芸众生呢?他们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生活,创造了坚实而不空虚的一切,他们又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了什么。

 

当我们一天天走得更远,我们是否也应该找回我们的来处和原乡。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除了刚才提到了那几本之外,还包括娜恩·谢泼德、毛罗·科罗纳。当英国作家娜恩·谢泼德怀着满腔的热爱写下《火山》的时候,当阿尔卑斯山的作者毛罗·科罗纳写下《貂之舞》的时候,我想也是怀着同样的一种感情。这些作品也是我比较欣赏的。从这些作家和作品当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守候的满足,以及故乡的安然。那是地理的故乡,也是各自精神的原乡。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自信,非常自足。他们的世界在自我圆满中展开。詹姆斯·里班克斯说,我们身后的大山空旷而安静,只要工作还在继续,那些曾经与我们一起劳动的男人和女人们也都会继续好好活着。他们既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的故事和回忆的一部分。同时还是我们为什么以及如何做这些事情的一部分。他对他的孩子们说,我不在意你们是否成为牧民,我只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们了解我们,能带你们走进我们的世界,知道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并为此骄傲。没人能夺走你脑子里和心里的东西,坚定信念。这种执着、这种自信和这种笃定非常的可贵。

 

他努力为世人提供一种视角,希望人们透过这本书看到他们的生活,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这个尊重我觉得首先也是来自于他对自己的一种尊重,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自信。他说,我不愿失去家庭牧场多彩多姿的劳作,正是这些劳作塑造了这片土地。我想其他人也不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要坚定步伐,继续前行。

在这本书扉页的题记中詹姆斯·里班克斯说这本书献给他记忆中的祖父W·H·里班克斯,

并向他的父亲T·W·里班克斯致敬。沿着他的祖父和父亲的足迹,他和他的羊群、他的家眷一起度过了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好了,群里的各位老师和朋友们,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各位。





群友互动




主持人王宏:谢谢陈艳敏老师,您的每一条语音都听了,也同步做了笔记关键词,对您的分享特别有触动。

一帆:谢谢陈老师的分享,声音真好听。

马贝贝:听起来这本书气质和《我的阿勒泰》比较像?

王宏:有的人,为了离开故乡而努力工作;有的人,为了留在故乡而努力工作。作者忠实于自己内心的选择,牧场是作者的起点、地理故乡,也是终点、心理故乡。作者提出灵魂拷问:你内心要的是什么?你的决心、意愿、行动力是什么?没想到的是,《旅行指南参考》眼中的牧场与当地人眼中的牧场差异很大。一个牧羊人,一个读过牛津大学的牧羊人,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胡勇:有的人,处处是故乡。这也是一种好事情。

小丸子:感谢陈老师分享,知道这本书以后,我在微信读书里找到了这一本书,看了前面夏天部分。没想到这本书里还有这么多图片。微信读书的版本里一个也没有图片。一下子就让作者所写的放牧生活鲜活起来了。当然,读完牛津再去放牧,让我想到了前一阵被乡镇录用的斯坦福大学的公务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作者还能够按这样的想法去做,就更加不容易了。陈老师推荐的那些书,最好能够整理出一个推荐目录

王宏:一个读过牛津大学的牧羊人,可以通过写书,向更多的人传播:尊敬自己,尊敬故乡,从而引发更多人去思考。

彭灵:谢谢陈老师的分享,知道了一个有个性的牧羊人。

张阳华:一个读过牛津大学的人回来再放羊。他放的是羊,却又不仅仅是放羊。身体劳累,心灵自由。相信他的思想经常会跳出放羊这件事本身。就像我们观察一棵树。我们已经不再是观察一棵树,而是大自然的一切,也是对自我的内省。让植物疗愈自我,暂时逃离!谢谢陈老师的精彩分享,娓娓道来,意犹未尽!感谢陈老师!

王宏:牧羊,也是牧心。观察一棵树,也是观察自己。羊→树,这个联想好!@张阳华—芜湖 

陈艳敏:感谢各位老师!林老师,刚才提到这几本分别是:玛丽·拉塞尔·米特福德《我们的村庄》、胥得意《沙卜台》、周华诚《下田:城市的稻米书》、娜恩·谢泼德《活山》、毛罗·科罗纳《貂之舞》。

白桦林:从这些作家和作品当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守候的满足和故乡的安然,那是地理的故乡,也是各自精神的原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自信,非常自足。他们的世界在自我的圆满中展开。 谢谢陈老师分享,娓娓道来,走心。





海报制作:朱陈强

图文整理:黑鹳

音频合成:郑文慧

校对:张利娟

排版:邹艳

图文发送:一帆







壹木瞭然
杭州壹木科技有限公司旨在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联结,以科技手段降低联结成本。以建立完善的自然教育人才培训体系为近期目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