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木自然读书会 | 第355期分享 | 《与孩子重回自然》

乐活   2024-08-28 21:59   广东  

本期海报

▼本期音频


主 持 人:一 帆 

大家好,又是周三晚上的八点,又到了我们固定的分享节目,今晚由朱静老师给我们分享《与孩子重回自然》。
首先让我介绍一下朱静老师。朱静,自然名云雀,浙江大学环境工程博士,5岁男孩的妈妈、“新泥自然游戏力”联合创始人。
热衷于自我探寻,围绕这根主线,逐渐将生活中热爱的“零废弃”、“博物”、“育儿”和工作中的研究方向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自我探寻体系,在平和中稳步追求自我,实现自我。
参与编著《四季自然游戏》,运营个人公众号“Green Flow”, 倡导人们“用心”实践“零废弃”、博物、育儿、徒步……感受发自内心的愉悦感、充实感和成就感,收获“心流”的极致体验,找到内心丰盈且丰富的自己。
朱静老师还是我们壹木自然读书群的热心志愿者,经常参与我们推文的排版工作。而且,这些年她也在我们群做过多次的分享,第161期分享《低吟的荒野》,第257期分享《看不见的森林》,第303期分享《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第327期分享《孩子,我们慢慢走,漫漫行走一座山》。去年十月,更是做了一个月的值日生,分享“零废弃的生活”,让大家受益匪浅。
下面,有请朱静老师。


 分 享 人:朱 静  

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一帆老师的介绍,也非常感谢壹木自然读书会这个平台,每年能够有一次这样的机会。让我来分享一本书,同时也是结合书来回顾自己的一些日常生活。
那我们就进入今天的分享环节,我今天分享的书是《与孩子重回自然》——幼童阶段自然游戏实践回顾与展望。
2023年6月,我翻开此书,爱不释手。作者从身心灵的角度,阐述了自然对儿童及青少年整体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有重点地给出了可以从身边开始做起的事项,兼具理论和实操指导。同时,2023年,我也正好开始着手一个面向幼童的自然游戏项目——“新泥自然游戏力”,这本书的理念与我们想要做的事情不谋而合,是项目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今天的分享开始之前,群里面大家也看到了王西敏老师的一篇文章,就是关于自然教育更深层的一些意义,关于如何教育一个人,他只是基于自然这样一个基础,如何去教育一个人,如何去引导一个人,所以这本书其实他也回应了一些,就是自然教育方面的一些重要的内涵。
阅读《与孩子重回自然》,让我想起《人类简史》、《林间最后的小孩》、《大地在心》、《生态心理学》、《运动改造大脑》、《园丁与木匠》、《生态自我》等书。这与封面的介绍相吻合——“融合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神经科学和生态学等多个领域。”因此,这本书的视角是整体的、宏大的、系统的,有助于我们打破格子化的限制,形成整体性、系统性思维,对未来突破可持续发展变革瓶颈有一定的助益。爱因斯坦曾说,“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变革,亟需在思维上向整体性、系统性转变,这与我原本的事业理想是一致的。因此,面向幼童的“新泥自然游戏力“项目,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幼童身心灵的健康整体发展,对于我来说,也包含着重要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内涵。

作者:斯科特·桑普森,加拿大籍古生物学家,动物学博士。译者,汪幼枫,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本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儿童与自然脱离的现状,强调带孩子体验身边自然、培养“野孩子”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讲述带孩子重回自然的三个重要方面:自然指导、地方本位学习、讲故事。第三部分讲述不同年龄段孩子玩耍的侧重点,强调基于孩子发展规律的游戏化引导。第四部分讲述带孩子重回自然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包括科技、城市规划、设施等。作者认为,“我们的身体、思想和情感都是在荒野中进化形成的,与大自然的深刻联系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作者用“培养野孩子的诀窍”贯穿全书,在每一章节的最后都给出实用且有重点的实践方向。

接下来,我想结合“新泥自然游戏力幼童自然游戏实践、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本书内容,重点分享以下4方面:

其一,没有他者,人类与自然万物从时间和空间上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者认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亟待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思想和教育问题,而不是科学和技术问题。思想和教育问题出在哪儿呢?

思想上,大多数人觉得,“人类存在于大自然之外,自我是独立于皮囊而存在的。

教育上,不论学校教育还是生活教育,令绝大多数儿童和成人疏离大自然。

那大自然是什么呢?“大自然不仅仅是远方的一群动植物、一年中可以去了解和参观一两次的风景,而是一个我们每天都要浸润其中的环境,尤其是在我们的童年时代。”因此,大自然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后院,那里有动植物、微生物、风、雨、空气、土、水、天空……

“与大自然联系,意味着扩展一个人的意识,与所在的地方融为一体。如何融为一体?如何让人们看到整体性的世界?关键是要让人们看到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作者强调了两个宏大的理念:(1)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万物相互联系,如网一般交织在一起;(2)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万物皆有亲缘关系,人类与其他物种拥有共同的祖先。

我很喜欢作者对“自我”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更像一个漩涡,一个在一条已经流淌了数亿年的浩瀚之河中出现的短暂而不断变化的能量聚集体。你不仅仅是通过生命之网与大自然相联系,更是与它交织在一起,通过你的皮肤、呼吸、食物以及你的体表和体内无数的微生物与大自然保持着持续不断的交流。”

有了这种交流的视角,我们就会发现皮囊之内是内在的我,皮囊之外是外在的我。内外因此而统一、融合,没有他者。这种统一和融合是发展对自然之爱的基础,而通过爱的情感又是从根本上持续引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所在。

在新泥自然游戏力上,由于面向的是幼童,我们将活动场地设在小区旁边的绿化带草坪,从对应季节的树、虫、风、土、水等主题出发,尝试从联系与整体的视角来引导周围社区的幼童们玩耍。风从哪里来?土从哪里来?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比如,“风与树的舞蹈”那节课上,我们设置了一些简单、但是引导者又回答不了的问题,去引导幼童们对风的体验。分享环节,你一言我一语,一首充满童趣又真实的诗就诞生了。

“风从钱塘江来,
风从北京来,
吹过我的树。

哗啦哗啦,
在跳舞,
在摇摆。

像被子盖在脸上,
像宾馆的毛巾,
温柔、柔软、凉快。

我站在树下,
安静地欣赏着,
风与树的舞蹈。”

——春季课程全体成员

在春季课程最后一课,我们安排了秘密基地剧场环节,设置了7个角色:泥土、雨水、风、花、树(和叶)、鸟、虫。所有家长和孩子都有自己的角色,并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根据主题对应的时间线索,设置了一个情景,将这些主题都串联起来,试着向家庭尤其是幼童传达这样一个理念:秘密基地里的众多元素都是互相联系的,它们是一个整体。

情景是这样的:

“在一片宁静的土地上,

春姑娘走过,

树儿抽出了新芽。

风来了,

雨来了,

树儿开花了。

随着气温的升高,

虫儿醒了。

它在森林里行走,

吃树叶、晒太阳。

突然,一只饥饿的大鸟来抓虫。

虫儿可以保护好自己吗?

......”


生态学角度的“万物相互联系“和进化论角度的”万物皆有亲缘关系“是大自然的一对轴心,我们需要围绕这两个宏大的理念来引导和学习。尤其在幼童阶段,他们具有强大的”灯笼意识”,能够在广泛而分散的注意力中构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果成人的引导包含以上两个宏大的理念,这就为幼童的意识里搭建了一个联系与整体的框架,然后幼童通过在自然里的思考和体验会慢慢填充和增强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先建立大的理念框架,然后填补缺失的部分,已经被证明在传达意义和促进理解方面比传统的从局部到整体的方法更为成功”。最终,“没有他者,人类与自然万物从时间和空间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整体与联系的世界观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其二,地方故事的力量

“人与地方之间的纽带可以促进个人与当地环境建立更深厚的联系,并对附近的自然感到好奇,通过提高观察技能和积累详细的、地方本位的知识来提高生存力。我认为,恋地情节的进化是为了帮助人类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因为每一种环境都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生命形式和地貌。”

在气候变化越来越频繁地影响人类生活的情况下,与某一地方保持亲密关系,不仅在于增强一个人的归属感,也能提升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性。未来是充满不确定的,提升适应性是拥抱不确定性的关键。

选择一个常去的地方(常常是家附近)蹲点观察可能更具深化与大自然联系的潜力,也更能让一个人与一个地方保持亲密、紧密的关系。童年早期(0-6岁)很可能是人类与大自然缔结纽带最有效的启动时机。同时,“在培养与大自然的纽带方面,与其颇费周折定期到动物园、国家公园接触大自然,可能还不如在某个单一的、很可能是位于本地的地点花大量时间在户外更为有效。

因此,我们的“新泥自然游戏力“项目,秉承”地方本位”的理念,引导家庭长期定点观察家附近的一片场地,讲述自己与脚下土地的故事。下面举两个春季课程的例子:

风主题的课程上,制作风铃环节,亲子互动互助的氛围很好,家长也很投入、享受。我们在此给予了比较多的时间,一来是想把节奏慢下来、给到幼童留白的时间,二来是给到家庭充分的时间,去创造和制作。孩子以及父母们,把观察风的过程中看到的、想到的事物都记录在风铃上,梅子、花、风、兔子、竹子……意料之外的,其中一位幼童在完成风铃时,还献给我们一个关于风铃的感人故事。

“绳子里住着兔子小姐。
兔子要搬到另一个地方去生活了,
她的朋友很舍不得她,
给她送来了一串风铃。
每当风儿吹响风铃,
那便是朋友们对兔子小姐的思念。”

——小花花

我将小花花的故事分享给大家时,有伙伴被感动到闪现泪花。

虫主题的课程上,我们偶遇了树下的一幕“惨剧”——三只雏鸟躺在地上已经没有气息,抬头看,正上方,树冠层的树杈上有一个鸟窝,鸟窝底部有一个大窟窿,还有一撮鸟窝的材料挂在鸟窝底部,似乎诉说着鸟去窝空的悲凉。
我试着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让大家想象一下这里曾经发生了啥,“3只幼鸟为什么死了?这跟正上方的受损鸟窝有什么关系?”幼童们表达了各种猜测:是刮大风把鸟窝弄破了,鸟宝宝就掉下来,摔死了;是下大雨把鸟窝弄了一个洞,然后小鸟就掉下来了;是动物干的,有可能是猛禽,猛禽来偷蛋,把鸟窝捅破了,小鸟就掉下来了……也有家长猜测是人为的。
这里没有正确答案,只是让大家通过联系的视角,深度地观察身边的自然。自然不全是美好的,也有残酷的一面,比如这幕“惨剧”,令在场家庭唏嘘不已。
最后总结环节,各家庭分享的质量非常高。一位家长将“雏鸟惨剧”与自己家的“仓鼠惨剧”联系起来,感叹道,很多时候,我们眼睛看到的,只是一个大事件的“冰山一角”,切忌自以为是,断定自己了解事情的真相。在大自然面前尤其如此,永远保持谦卑之心,享受美好的同时,也要谨记,残酷也是自然界的重头戏。
“一项为期9年的对地方本位教育的调查研究显示:地方本位教育促进了学生与地方的联系,在学校和社区之间建立了充满活力的伙伴关系。它能提高学生成绩,并增强环境、社会和经济活力。简言之,地方本位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通过了解他们的居住地,并在自家后院和社区中采取相关行动的学会关爱世界。”
我相信,基于地方的、亲身参与的故事具有与当地自然深度交流的力量。

其三,幼童“真游戏”

“真正的玩耍是自发的,由儿童自由选择,有内心驱动,在儿童的主导下进行的。对幼童而言,玩耍等于学习,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在儿童情感、精神和社交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户外玩耍时的零散部件很重要,例如树枝、盒子、绳子、泥巴、水、竹筒等,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感官和协作。

幼教专业的陈欢博士认为:开放性材料+时间=游戏。她的译作《幼儿园开放性材料——培养幼童必备的七种生存技能》中指出:“使用开放性材料开展基于游戏的教育,可以培养儿童具备在全球化社会中立足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心智倾向,帮助他们直面未来不可知的挑战。”那如何使用开放性材料?陈欢博士根据她的经验提出:提供大量同样但尺寸规格不同的材料比提供多种但每种材料数量都很少更有利于幼童投入游戏。

绳子,一直被认为是很棒的幼童玩具。我们在课程环境里投放了粗细长短不等的绳子,结果就被其中一个幼童HH玩出了花。他自由地探索着这些长短粗细不一的绳子,拉、扯、甩、摇、系……他紧紧盯着挂在树上的绳子一端,晃动手头的一端,看着树上的那一端是如何跟随自己手上的动作而摆动,他看到联系,并投入地探索,玩的满头大汗。这其实就是我们追求的“自然游戏力”,最终我们成人只是创造一些场域和环境,去支持孩子的自主玩耍。

如何看待“幼童不参与课程活动,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这一现象?

站在家长的角度,可能会觉得,我的孩子这次课基本没参与,效果不理想。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呢?我们再回到以上的HH案例。

相比于课程预设的活动,HH更感兴趣自己的绳子游戏,只是在他感兴趣的环节,与我们一起玩了一会。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尊重并允许HH的自主选择,并且会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观察,ta的玩法或许就是新游戏的源头。对于如何游戏,幼童绝对是我们的老师。

同时,HH的案例中,也非常典型的表现出幼童的灯笼意识。HH虽然看似专注的玩着绳子,但是他的注意力其实是扩展到全场的,他会在他感兴趣的环节来参与我们的活动,之后又去捣鼓自己的绳子。

春季雨水课程上,雨水+各种大小的竹筒+落叶+时间,组成了孩子们花样百出的游戏。

有的将竹筒插在身体两边,
化身飞机,在天空遨游;

有的将竹筒套竹筒,
变成“竹筒套娃”,
让我猜里面多少;

有的运用浮力,
在粗竹筒里拍起了“竹筒皮球”;

有的钟情于“搭建工作”,
专注地为“鱼儿”创建一幢幢特别的房子,
最后引领大家一起玩“跳格子”游戏;

……

寻找虫虫邻居课程的剧场环节。首先根据情景,示范两遍剧本的玩法。然后,提供给孩子自由选择角色的权利。“雨水”的角色最受欢迎,因为有喷壶可以玩水。这就涉及到“社交能力”——5个小朋友都想当“雨”,但是喷壶只有一个,怎么办?助教不慌不忙,提议通过黑白配的方式来决定谁先谁后。小朋友最后全都服从黑白配和石头剪刀布而来的排序结果。没有当成“雨”的,就去选其他角色了,有当鸟的、有当风的、有当虫妈妈的。被排在最后一个当“雨”的小朋友有些失落,他又不想选择其他,就想原地等待,旁观大家玩耍。我们尊重他的选择,在等待的过程中,他观看“大鸟抓虫”时很开心,脸上的失落烟消云散,在游戏结束时如愿玩着喷壶,到处洒水。

我们根据他们的状态,选择将更多时间还给幼童,真正体现了孩子们自由玩耍和自主创造的能力和精神,也让我们看到幼童们徜徉在开放性材料中的着迷姿态,很专注。当幼童可以用我们提供的材料和现场的自然物自主地、自由地、投入地玩耍,成人们选择暂时退后并密切观察,保证安全并适时提供支持。

为了幼童真正地游戏,继续努力呀!

其四,对自然充满好奇、热情与渴望的引导者

“没有任何东西,比你自己对自然界的热情表现更能激发孩子对自然的热情。”

“如果缺少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这样的知识的贫瘠的,通常无法影响世界观和行为。”

关于做好自己这一部分,我非常感谢壹木自然读书会和观察一方自然项目的引领,虽然观察一棵树项目执行3年来,一直都没有完完整整跟过一年,但是即便这样,也让我在长期跟踪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生命的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宽度与广度,与脚下的土地建立了深厚的联系。

这里我想特别分享今年3-6月带着孩子种地的故事,这是一个整合了“没有他者、“地方故事”、、“幼童自主游戏等理念的综合实践。

“吃”这件事,似乎在引导孩子走进自然的过程中有着特别的影响力,可能因为它更直观地将自己与可食的动植物联系在一起。我们餐桌上的蔬菜从哪里来?会经历什么样的过程?需要什么样的照料?如何自制堆肥给土壤提供养分?这一系列的问题在这3个月里都有亲身体验。虽然我从农村长大,帮母亲干过不少农活,但是亲自照料一方土地,也是不曾有的体验。因此,选择去种地,与其说是引导孩子,倒不如说是满足自己对土地、对生命的好奇、热情与渴望,让自己内在的小孩重回自然。

3月接手这块地,从一家人一起开荒开始。

这块土地,并不肥沃,排水性也不是很好,一场雨就变成池塘。虽有一些蚯蚓、潮虫,但是土壤质地依然很黏,10cm一下的泥土更是紧实板结,毫无活力可言。不过,我并不嫌弃。如果能够凭着自己的双手,将这片贫瘠的土地变得富饶,该是多么宝贵的经历。恰巧,良渚自然学堂有一整套的“良土有趣”实践,与种植和土壤改良密切相关,给了我恰到好处的指导(良土有趣|系列课程12集汇总,详解自然教育场地营造和教学细节)。

由于土壤肥力不足,种植之前试着通过厚土种植的方式,在种植层之下埋下粗枝、新鲜厨余、粪肥等,希望在接下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土壤里肥力缓慢、逐渐增高。同时也试着利用、果皮、菜叶、枯枝烂叶自制堆肥,家里的餐前厨余也因此有了去处,整个家庭的垃圾分类内驱力陡然提升,并且分类质量非常高。五一劳动节,我和小琛在菜园子边上,利用废旧钢丝网、竹片、铁丝,搭建了一个简易好养堆肥箱。早晨,去菜市地摊向摊主讨了一些菜叶、蚕豆壳;去路边收集了枯枝落叶;收集家里的餐前厨余,按照重量大约1:1的比例投放、测温,开启好养堆肥实践。从无到有的自制堆肥箱、变废为宝的堆肥全过程,让我们扎扎实实地过了一个劳动节,双手创造的体验让人无比踏实、充实、快乐。我也相信,孩子目睹了这一切,年复一年,他就知道双手蕴藏着无穷力量,生活中的物品很多都可以重复再利用,哪些可以回归土壤、如何回归土壤,循环再生的理念深藏于心。

种下一粒种子、种下一棵苗,就像多了一些孩子,心系着那片土地,每天都想着去地里转转看看,为它们拔草、浇水。清明节气种下的番茄幼苗,将近1个月的时间,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小满节气头几天,我外出出差,三天未见,个头翻倍。它们就像青少年一般,蹭蹭蹭地往上窜个子,完美贴合了“小满”节气“灌浆饱满”的生长状态。这让我对植物跟随四季节奏生长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明白,紧跟农耕时序的重要性。在一块土壤并不富饶的土地上,亲手将4株番茄幼苗从半指高养到半人高,看着它们开花结果,就像将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抚养成人。我想,小满节气之前的番茄幼苗,之所以没有窜个子,那是因为它首先得把根扎稳扎实,这是未来所有生命计划的基石。这不就像是幼童阶段的育儿指导吗?幼童阶段的重点,也是让他们在一个地方深深地扎根,这是独自面对未来风雨的基础。

6月,意料之外的,那片土地要用于种植水稻,菜园子也要跟我说再见了。与这同时进入尾声的,还有《植物教会我们的事》一书的共读、良渚自然学堂《良土有趣》实践课程。这么巧的时间节点,让我觉得这片菜园子是专程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用来伴随《植物教会我们的事》一书共读的、用来实践“良土有趣”课程的。我很庆幸,我没有嫌弃土地的贫瘠,相信了生命的力量,狠狠地抓住机会领悟了植物、土地和时间想要告诉我的秘密——关于合作与竞争、关于适应与转变环境、关于存在、关于如何支持他人和自己的成长。

3-6月的种地实践,让我充分感受到——种一块地,可以相对容易地让一个家庭由内而外地开启可持续生活方式,可以让生活中的资源切实的流动起来,在自己的眼皮地下形成闭环,具体生动地体验着生命万物的自然循环——“万物源于泥土,最终又归于泥土”,那种踏实的感觉真是大快人心。

同时,一块菜园就是一座小型的自然栖息地,为循环流动的生命之网提供了强大的第一手观察资料,尤其是将手插进堆肥感受其中热气腾腾的瞬间!

最后,种一块地,让我们不可避免地更加关心当地气候与节气,切实地与天地、与当地的时空紧密联系起来。

种一块地,不仅是为了吃上一些蔬菜瓜果,更重要地是可以密切观察它们的生长,从它们的身上汲取关于存在的经验教训——自己是谁、身在何处、该做什么、如何带着使命感、能动性和意念生活!

更多关于种地的故事可以参见以下4篇文章:

种地|照料一方土地

种地&读书|番茄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种地&读书|神奇的根系

种地&读书|豇豆的故事——成为一个“环境管理者”

长期观察一棵树、观察自己的小区、观察一座山和种一块地,让我逐渐成为一位由衷对自然充满好奇、热情与渴望的引导者!

未来,继续跟着《与孩子重回自然》的指导,脚踏实地地实践!

我想用安托万 德 圣埃克苏佩里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分享:

“如果你想建造一艘船,那么不要鼓动人们去收集木材,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务和工作,而是要教会他们向往无边无际的大海。

那么类似的,如果你想加强孩子与大自然的联系,你的主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和专门的技能,而是用自身的实际行动生动传达一种对大自然的深切渴望。

分享完毕,感谢大家的聆听,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群 友 互 动  

蔳公英:谢谢云雀老师的分享,我小孙子在玄武湖情侣园里也有一个秘密基地。
马贝贝:云雀老师的分享总是这么系统又结合实际。
贾薪玉:谢谢云雀老师的分享,受益匪浅。

卷尾:谢谢云雀老师的分享[玫瑰][玫瑰][玫瑰]保存啦,谢谢云雀老师。云雀老师发的都是原图啊,挨个保存啦,都是干货

郑国颉:精彩。

--END--



海报制作 | 陈思佳

文字整理 | 汪远方

校       对 | 朱   静

视频合成 | 郑文慧

排       版 | 紫   叶

发       送 | 一   帆


壹木瞭然
杭州壹木科技有限公司旨在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联结,以科技手段降低联结成本。以建立完善的自然教育人才培训体系为近期目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