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和“皇上”这两个称呼有什么区别?

百科   2024-11-19 19:20   四川  

在古代,皇帝为万人之上的存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任何人称呼皇帝都要用尊称。

我们在看宫廷古装剧时,不同的影视作品对皇帝的叫法也不一样。比如有些电视剧里将皇帝称作“陛下”,而有些又叫做“皇上”。

这两个称呼意思一样吗?什么时候叫“陛下”什么时候称“皇上”呢?

首先来说说“陛下”。

“陛下”,最早并不是帝王的称呼,其中“陛”指的是台阶,“陛下”就是宫殿内的台阶之下。

比如《荆轲刺秦王》中“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此进至陛下。”,这里的“陛下”指的就是皇宫的台阶,而并非帝王。在“陛下”两侧,一般站立有帝王的侍卫。

东汉蔡邕曾解释过,“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意思是当大臣们有事需要与帝王交谈时,不能直呼天子,因此需要陛下的侍卫进行转告,表示出对天子的尊敬,于是“陛下”逐渐变成台阶旁侍者的称呼。

到后来,或许觉得这样转告有些麻烦,于是便在与天子交流之前叫一声“陛下”,代表着不是直呼的天子,而是通过台阶下的人代为转告之意,这也是保持着一种恭敬的礼节,不能有失尊卑。

再往后,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陛下”也就在此时正式成为了皇帝的称呼。

蔡邕在《独断》中还提到:“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可见在汉代,“陛下”的叫法已经非常普遍,连普通老百姓都可以这么叫。

而“皇上”这边,起初也是源于秦始皇,本为皇帝的简称。

最早的记载是在东汉的《马姜墓志》:“皇上闵悼,两宫赙赠,赐秘器。”

古人认为“皇帝”代表天地万物之主,“皇”为上天代表光明,“帝”为万物有生机之意。因此“皇上”有至高无上的意思,也是一种尊称。

不过,“皇上”在明清以前用得并不多,特别到了清代,成为了帝王的专用称呼,所以我们在清代宫廷剧中听到“皇上”一词是最多的。

虽然“陛下”与“皇上”都是代指皇帝的尊称,但它们二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除了它们本身的含义之外,“陛下”一般用作在正式场合向皇帝汇报时的口语中,有点第二人称的意思,比如与皇帝二人独处,面对面交流时,可以用称呼“陛下”。

而“皇上”口头与书面均可,多用于第三人称,就好比两个人在背后议论皇帝时,可称呼其为“皇上”。

所以说,“陛下”与“皇上”的使用场景和历史背景略微有所不同。“陛下”使用得更多且更早,而“皇上”基本为清代专用。

当然,除此之外,古时候历朝历代对帝王的称呼还有“天子”、“圣上”、“万岁”、“官家”等等,不同场景也有不同的用法。



更多冷知识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每晚19:20咱们不见不散

扫描二维码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趣冷知识
好玩、有趣、涨姿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