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 知青岁月:当年在镇赉县插队落户差点丢了性命,他至今没忘老队长(草根作家)

文化   2024-09-10 00:00   上海  




知青岁月:

当年在镇赉县插队落户差点丢了性命,

他至今没忘老队长


作者:草根作家

    
张援朝老师说,吉林省镇赉县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曾在镇赉县的一个小村屯插队落户生活了九年,那里有他青春的足迹,那里是他一辈子都眷恋的地方。
今年暑假,张援朝老师带着他十四岁的孙子重返第二故乡看望乡亲们,去那里寻找青春的足迹。第二故乡的变化令张援朝惊诧,村里的萧条令他伤感,八十六岁的老队长还健在,是张援朝老师最欣慰的事情。
据张援朝老师回忆,他是1969年春天在北京车站乘坐火车离开北京的,历时两天两夜,他们来到了吉林省镇赉县,张援朝他们七名北京知青被分派在太平岭八队,是李春山队长赶着队里的牛车把他们从公社驻地接回屯子来的。

图片来源网络
太平岭八队是一个人口不多的自然屯,全生产队只有三十多户人家,总人口126人,包括北京来的七名知青。屯子坐落在一片地势相对较高的区域,发再大的洪水,太平岭也没遭受过水灾。同为太平岭,其他生产队的地势就不如太平岭八队的地势高,雨季时常受水灾。
知青们临时居住在了队部的三间土坯房子里,三名女生住一间房子,四名男生住另一间房子,中间的房子是烧火做饭的东方,知青们居住的房间里都有火炕。李队长安排了他媳妇临时帮知青们做饭,队里一天给她记六分工。
来到太平岭的第三天就出事了,张援朝他们差点就丢了性命。
那天一大早,李队长的媳妇提着半篮子土豆和几个水萝卜来帮知青做饭,可敲了半天门,屋里一点动静也没有。李队长的媳妇又敲了女知青的窗户,屋里好像有说话声,就是没人来开门。
一看情况不妙,李队长的媳妇撒腿就往家跑。
很快,李队长就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后面还跟着两名社员。来到知青们居住的房门前,李队长又敲了几下门,还是不见有人来开门,李队长和那两名社员用力撞开了房门,直奔男知青居住的房间。
推开男知青居住的房门,只见三名男生还躺在炕上呼呼大睡,地上还躺着一个人。突然出现这样的情况,李队长当时可真吓坏了,他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了,先把躺在地上的那个男生扶起来,然后对一名年轻社员说:“大力,你快去叫马玉芹,叫马玉芹来看看是咋回事。”
大力转身跑出了队部大院,李队长的媳妇到女知青的房间里一看,只见三名女生还躺在被窝里,不过有一名女生能说话,她说头疼恶心,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想下炕都下不来,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马玉芹是太平岭大队的赤脚医生,也是八队的社员,不大一会功夫,她就背着一个小药箱跑来了。
不愧是赤脚医生,马玉芹看了一下知青们的症状,当即断定是煤烟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并让李队长赶紧把大家都抬到院子里去。
过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三名女知青都说没啥大事,就是有些头疼,马玉芹问她们用不用去公社卫生院看看,她仨都说不用去。很快四名男生也清醒了,三名男生说就是感到头晕脑胀的,还有点恶心,好像没啥大事。只有张援朝一个人头疼得厉害,还呕吐了。李队长担心出意外,赶忙用架子车拉着张援朝去了公社卫生院。
到了公社卫生院,医生给张援朝静脉注射了葡萄糖,又挂了两瓶吊瓶,到了下午三点多,张援朝说感觉好多了,李队长又用架子车把张援朝拉回了太平岭,还让他媳妇给张援朝做了一碗炝汤面。刚来插队落户就给李队长添了这么大的麻烦,张援朝心里挺过意不去。
煤烟中毒在太平岭几乎没发生过,因为乡亲们都用秸秆当柴烧,火炕都有烟筒,发生煤烟中毒的几率很低。那天知青们之所以发生煤烟中毒,是因为煤烟燃烧不充分造成的。
原来,知青们居住的那三间房子之前居住过县里来的蹲点干部,为了取暖做饭方便,他们不知从哪弄来了一些煤炭。蹲点干部撤走后,那三间房子就空闲下来,剩下的一点煤烟也就堆在了灶坑。李队长媳妇做晚饭的时候,一名女生帮着烧火,她嫌烧秸秆麻烦,就烧了堆在灶坑里的煤炭,烧她们女生的火炕,也是烧的煤烟。那天正好一丝风都没有……
知道事情发生的原因后,李队长把灶坑的煤烟都清理出来,垫在了队部院子里的低洼处。他说他是队长,北京知青要是有个好歹,他可担当不起。
之后的日子里,李队长对知青们格外关心,他几乎每天都到队部来一趟,知青们有啥困难,他都想办法解决,李队长当年虽然只有三十一岁,可他就像知青们的父亲,啥事都为知青们操心。
那年过端午节,一大早李队长就给知青们端来了半盆鸡蛋,他说挨家挨户跟乡亲们要的,有的家给一个,有的家给两个,也有不喂鸡的,家里就没有鸡蛋。过端午吃鸡蛋是太平岭的习俗,乡亲们有鸡蛋吃,就不能少了知青们的。
那年秋天,队里为知青们盖了三间新房子,成立了知青集体户,知青们就都搬到知青集体户居住了。当时县里要在插队知青中选拔一名文书去县里工作,太平岭大队就推荐了张援朝。张援朝顺利通过了文化课考试,他却没能通过政审,原因还是他父亲的问题,他当时准备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没能通过政审,也是因为他父亲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
一晃就到了1976年秋天,在太平岭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基本都招工进城了,也有到县里或公社当干部的,张援朝就是因为过不了政审这一关,他迟迟没能招工进城。当时全大队还有五名北京知青,一名女生嫁给了当地农民,她也就失去了招工进城的机会。另三名男知青是在其他生产队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为了便于管理,他们三人都合并到了太平岭八队,张援朝也就不那么孤独寂寞了。
那期间,李队长经常拉着张援朝去他家吃饭,也经常开导他宽慰他,说不能进城就在农村好好干,还说要提拔他当副队长。对于李队长的关爱和照顾,张援朝发自内心地感激和感动,他暗暗发誓,等以后自己有能力了,一定要报答李队长的这份恩情。
那年秋天,李队长找了大队书记,大队书记让张援朝到太平岭小学当了民办教师。在不能招工进城当工人的情况下,当民办教师算是不错的职业,比下地干农活要轻松很多。后来李队长的媳妇还张罗着给张援朝介绍对象,当年张援朝都二十五岁了,李队长说再不找对象,就该打光棍了。
1977年夏天,张援朝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他父亲恢复了工作,他以后再也不怕因为政审影响招工招干了。可那一段时间偏偏没有招工的名额,张援朝只能在学校当民办教师,耐心等待着招工进城的机会。
没等来招工进城的机会,张援朝却等来了恢复高考的好消息。张援朝决定好好复习功课,全力备战高考。
1978年春天,张援朝收到了北京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终于圆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梦。离开太平岭那天,李队长把自己舍不得穿的一双新布鞋硬给张援朝穿在脚上,赶着队里的牛车一直把张援朝送到公社汽车站。
临分别时,李队长拿出五块钱塞给了张援朝,让他路当盘缠,然后笑着说:“援朝,你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就是吃国库粮的国家干部了,我就不用为你的前程操心了,也不怕你娶不上媳妇打光棍了。以后得空的时候,就回来看看,这里什么时候都是你的家……”
带着不舍和留恋,带着感激和感动,张援朝离开了插队落户生活了九年的太平岭,回到了北京,踏进了高校的大门。
大学毕业后,张援朝被分配到首钢工作,两年后担任了工程师,九十年代初走上了领导岗位,后来调到冶金部工作。
回到北京后,因为工作很忙,张援朝一直也没抽出时间回镇赉看望乡亲们,看望李队长。但逢年过节,张援朝都会想着给李队长寄一些钱物,他一直都没忘了对他恩重如山的李队长。
1998年秋天,张援朝到长春参加一个会议,休会期间他去了一趟太平岭,看望了乡亲们和李队长一家人。当时因为时间紧,张援朝没顾上在李队长吃午饭,就匆匆返回了长春。
退休后,因为事情比较多,张援朝回第二故乡看望乡亲们的愿望一直也没能实现。
前段时间,也就是2024年8月中旬,趁着他孙子放暑假的机会,张援朝和他爱人带着孙子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第二故乡。
站在村头,看着那平坦有宽阔的水泥路,看看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张援朝心里很激动也很感慨。他孙子问他:“爷爷,您不是说农村很穷很苦吗?”“那是以前,现在国家富裕了,农村也变样了,农民伯伯都过上了好日子。”张援朝跟他孙子解释道。
到了村里,看看偌大一个村庄几乎见不到人,张援朝心里有些伤感,费了挺大劲,总算打听到了李队长家。李队长的老伴前两年就去世了,八十六岁李队长跟着儿子一起生活,他大儿媳妇在家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他的三个儿子都在城里打工。
听到了张援朝的说话声,老队长就知道是张援朝来了,他上前拉住张援朝的手,抹了半天眼泪,才哽咽着说:“援朝,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老队长,对不起您老人家了,现在才回来看望您……”张援朝也流泪了。
老队长抹了一把眼泪,等大家都坐下了,他平定了一下情绪说:“援朝,可别说对不起,这么多年,你可没少帮我们,年年都给我汇钱邮衣裳,你婶子临死的时候还念叨你,说我家三个儿子都没你一个人孝顺,可惜你婶子没了,她要是还活着,看到你得多高兴啊……”“老队长,当年那次煤烟中毒,要不是您及时赶到队部,我们恐怕就没命了……”张援朝又想起了当年煤烟中毒的往事。
老队长虽然86岁高龄了,他的身子骨还挺硬朗,领着张援朝一家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又来到小广场,指着那些健身器材说:“援朝,这里就是你们当年的知青集体户,头几年上级拨款在这里修建了这个休闲广场,可惜现在村子里没人了,都进城了。”
老队长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这么平坦的村路没人走,太阳能路灯天天亮到半夜,广场上也不见个人影,不像你们在这插队时那么热闹了,上级白花了这么多钱建设新农村,这刚建好了,听说又要合村并镇了,以后我们就要到镇上住楼去了……”




图片来源网络
这次回太平岭,张援朝一家在村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在老队长家吃过午饭才离开。分别的时候,老队长拉着张援朝和他孙子的手不让走,眼里噙满泪水说:“援朝,以后怕是见不到你了……”
讲述完自己的知青生活经历,张援朝老师也流泪了,他说当年下乡插队,他们可没少给乡亲们添麻烦,乡亲们给了他们北京知青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第二故乡的乡亲们都是他们的亲人,他永远都不会忘记插队落户生活了九年的第二故乡,更不会忘记第二故乡的乡亲们。

作者:草根作家(感谢张援朝老师提供素材)



作者简介



     朱成金(笔名:草根作家),男,汉族,一九六六年出生于山东平阴。
    本人现生活在吉林延边,自由撰稿人,从事网络写作,中国乡土文学论坛散文栏目版主,今日头条特约作者。著有长篇乡土爱情网络小说《山水情深》、中篇乡土爱情网络小说《悠悠陕北情》——接续路遥前辈的人生、《草根诗歌集》等,作品散见于《新文化报》、《老年日报》、《长白山诗词》、《家庭百事通》、《延边广播电视报》、《读写新天地》等报刊杂志,业余时间从事自媒体创作。


荐读








【知青情缘】朱成金(草根作家)文集(二)(500篇)

...

..

501. 知青岁月:一口铁锅,一件羊皮袄,我一辈子难忘的知青经历(草根作家)


502. 支边青年爱情故事:从相识到相爱,我的爱情她做主,我感到很幸福(草根作家)


503. 知青岁月:考上大学不忘糟糠之妻,坚守十三年把农村妻子带回城(草根作家)


504. 知青岁月:当年嫁给农民成了留守知青,我非常喜欢现在的山村生活(草根作家)


505. 知青往事:爱在杜梨树下,我心爱的姑娘却成了别人的婆姨(草根作家)


506. 知青往事:我意外撞见寡妇刘大妈帮队长擦汗,老队长求我不要声张(草根作家)

507.  知青岁月:多年后重返第二故乡,当年爱他的那个农村姑娘却不在了(草根作家)


508. 知青岁月:为了回城他抛弃了初恋,初恋却为他养育了一个女儿(草根作家)


509. 知青往事:民兵连长带人捉奸差点酿成悲剧,我们促成了一桩好姻缘(草根作家)


510  知青往事:他闯入女厕所被误解,知道真相后大家反倒不好意思了(草根作家)


511. 知青岁月:我深爱的那位上海知青哥哥,分别后再也没有他的消息(草根作家)


512. 知青岁月:四十七岁的儿子还打着光棍,她该不该把儿子接到城里来(草根作家)


513. 知青往事:因为家庭问题迟迟不能回城,他娶了一个寡妇考上了大学(草根作家)


514. 知青往事:当年他和自己的学生谈恋爱遭非议,最终两人牵手在一起(草根作家)


515. 知青往事:当年知青哥哥借住在我家,多年后我成了他的妻子(草根作家)


516. 知青岁月:到云南插队落户他娶了丧偶的傣族女人,结局谁也没料到(草根作家)


517.  知青往事:我和他的结合,缘于那次探亲途中他对我的热心帮助(草根作家)


518. 知青往事:当年在昌邑县插队落户,我娶一位农村姑娘幸福了一辈子(草根作家)


519.  知青岁月:上海没有了他的家,但那里还有曾令他痛苦和牵挂的初恋(草根作家)


520. 知青岁月:两个女儿一个妈,江西的这位妈妈成了她俩一辈子的牵挂(草根作家)


521. 知青往事:她刚当赤脚医生就遇到尴尬事,一名后生被毛驴踢伤下体(草根作家)


522, 知青往事:当年房东家的女儿说让我给她做嫂子,我都不忍心拒绝(草根作家)


523.知青往事:下乡插队期间,队长总安排我和他儿子一起干农活(草根作家)


524. 一对老知青夫妇的苦恼:看管孙子学习,比插队落户还要苦累一百倍(草根作家)


525. 知青往事:插队时我嫁给农民父母不让进门,三年后我俩一起上大学(草根作家)


526  知青往事:我是校花却嫁给了知青点里的“小个子”,大家众说纷纭(草根作家)


527  知青往事:陕北农村媒婆说媒要高额谢礼,北京知青打破了这个陋习(草根作家)



本文由作者授权《知青情缘》编辑发布

荐读:

【知青情缘】作者文集(89+8集/2965篇)(2024.7.19.)

知青情缘
欢迎你!知青朋友!这里有简单而真实的快乐,这里有同龄人的心声,这里有往事的回眸,让我们走进《知青情缘》打开心灵之窗,共同谱写生命中永不熄灭的人生之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