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忘记知青这个独特群体

文化   2024-09-17 00:00   上海  


转载自:兵团战友




历史不会忘记知青这个独特群体 

作者:沈宝英

转自:知青问题研究


知青情结,没有这段生活经历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为什么我们受了那么多的磨难仍对过去充满眷恋与回忆?为什么我们面对各种挫折仍能挺起坚强的脊梁?为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是因为我们曾经为共和国分忧解愁,把自己的青春热血献给了山寨边疆;是因为我们读懂了艰苦奋斗的内在含义,体味到了人生的苦辣酸甜;是因为我们勤奋努力、锲而不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历史是不会忘记知青这个独特群体的。


我们北大荒知青与那片黑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回到北京后,“八五三”农场的荒友经常聚会,关注着农场的发展和变化,回忆那段特殊而平凡的历史。


曾经在几位热心人的组织下,荒友们编写了《荒原印“记”》、《走出雁窝岛》两本书。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和笔墨,深情地描绘了在“八五三”农场战斗的那一段色彩斑斓的人生轨迹,重温那些酸甜苦辣逝去的年代。看得出荒友们对曾经生活过、工作过的“八五三”满怀眷恋。看得出大家珍惜这段感情,把“八五三”农场当作第二故乡,大家回顾那段难忘的经历时,既感慨在农场所付出的和所承受的一切,也自豪地感到自己在那段生活中所得到的最为珍贵的一切。


1964年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和北京市等领导在北京少年宫欢送中学生代表赴北大荒参观学习并合影留念


一提起“八五三”农场知青,大家就那么亲切,抱团儿。我非常喜欢参加荒友聚会,原因有两条,第一,我是一名北大荒老知青。那是在1964年高中即将毕业时,有机会参加了由农垦部和北京市团委组织的赴黑龙江农垦局学习参观团。临行前,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同志给我们来自北京市49个学校的同学讲话,提出学习要求。我们分两路到了垦区几个知名农场参观。那次行程的高潮是在“八五三”农场雁窝岛,我们乘着解放牌大汽车,飞驰在神奇的黑土地上,见到了机械化的大农场,一望无际的、美丽的大草原;见到了垦荒英雄马继常、张汉荣、杨民主、李柏等,含泪听了他们讲的感人故事;见到了北京1963年支边到“八五三”农场的第一批有志知青,带着敬佩的心情听了黄霞、常振翔、陈欣成、王学英等如何过好“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的介绍。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心情异常兴奋。 


北大荒农垦老前辈、原老红军黄振荣向北京中学生参观团介绍垦荒史


参观结束回到北京,由于这次参观的人员都是各校的学生骨干,北京市的领导曾动员我们继续升学或留北京工作。但北大荒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像磁石般地吸引着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艰苦的家人工作,做出了人生第一次重要选择,同38名参观团的北京同学一起来到了最艰苦的“八五三”雁窝岛。不能忘,我们得到老一代垦荒者的热情传、帮、带;不能忘,我们在冰天雪地中刨送粪肥的情景;不能忘,我们收获庄稼时的劳累与快乐。我和农场知青有共同的感受,没有当年在“八五三”农场工作生活的11年经历,就不会有我的今天,是黑土地养育了我。 


1964年农垦部与北京团市委领导与即将赴北大荒建设的38位北京知识青年在天安门前合影


我愿意和荒友聚会的原因之二,是我和“八五三”农场的知青们一起摸爬滚打过。1968年农场抽调了一些老知青由劳资科张果科长带队,到北京接上山下乡知青。我有幸受到委派,6月27日,从北京出发乘知青专列的第一批年轻人就是由我负责把他们接到农场的,后又承担了知青工作任务,从此和“八五三”农场知青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八五三”农场机关到连队,从学校到科研单位等都留下了知青的足迹。更令人崇敬和怀念的是张梅玲、李晓军为扑灭大火、保卫农田英勇献身,杨一平、朱波在珍宝岛战斗中荣立战功,还有象陈越玖等一些优秀的热血青年,将自己的青春生命献给了为之奋斗的“八五三”农场。我熟悉他们,深深地爱着他们。来“八五三”农场的大批各地知青曾有过幻想和自豪,也曾有过宝贵青春的迷茫和生活自信心的动摇,而引以为荣耀的是知青那种为国分忧、艰苦奋斗的高尚精神,绝大多数人都是按照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按照时代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知青从城市到北大荒,从学生到农业工人,是人生道路上一大转折,经历了一场极为艰难的磨练,从思想上、体能上、生活上、感情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步地对国情有了比较接近实际的认识,真正懂得珍惜国家和个人今天来之不易的发展和变化。


“853”农场张汉荣书记和有关领导在雁窝岛会议室召开欢迎会


随着时代的前进,随着改革的潮起,随着知青政策的调整,“八五三”农场大多数知青回到了城市。北大荒人的影响和北大荒精神的培育在我们身上继续发光,爱国热情、奉献精神和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成为知青群体最为宝贵的财富。许多人面对着无工作、无住房、无任何经济来源的现实,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而立之年重新就业和创业,这中间的艰辛真是可想而知的。但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在知青中间,有的脱颖而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的继续上学深造,做到了学有所成;有的进入商界,成为行业精英。知青在各行各业,都不乏表现突出的工作者,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知青这一代人的命运是那样的相似又那样的不同,每一段经历抽出来都是一份诉说与感动。不管是当官还是为民,不管是做学问还是经商,有两个字几十年经久不衰,将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紧紧相连,那就是“知青”。 


分配到连队参加劳动,队长布置生产任务


在荒友聚会时,大家对上山下乡这段历史的评价很关心。延续了二十多年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而终止了,如何认识这段历史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究竟如何评价这场持续四分之一世纪的上山下乡,多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反思。大家确信,历史终将做出公正的结论。


雁窝岛五队1964年北京知青和1963年北京知青一起合影留念


我曾在国务院知青办工作过。据我所知,早在1981年10月间,承担上山下乡具体组织和日常工作的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起草了一份《二十五年来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对这场运动的起因、发展、教训等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这些看法和认识,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过在当时能够做出如此评价,也是难能可贵的。


在后来的一些历史文献中,对上山下乡的评价,尽管不尽相同,但基本观点是有共识的,那就是:知青以青春的热情、青春的热血以及对祖国的忠诚走过了最艰难的历程,用稚嫩的肩膀和无数普通中国百姓一起,支撑了处在狂风暴雨中的共和国大厦;知识青年的经历,积淀了现代中国太多的沧桑,知青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和才智献给了祖国,人们不会忘记我们,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我们。

(作者沈宝英,1964年由北京市赴北大荒“八五三”农场知青;本文摘自作者《回首特殊而平凡的往事话知青》一文,原刊于2013年出版的《“八五三”记忆》一书。)


荐读:

【知青情缘】作者文集(89+8集/2965篇)(2024.7.19.)

.阅后请在下方点击【分享】【点赞】【在看】,谢谢支持!


知青情缘
欢迎你!知青朋友!这里有简单而真实的快乐,这里有同龄人的心声,这里有往事的回眸,让我们走进《知青情缘》打开心灵之窗,共同谱写生命中永不熄灭的人生之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