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不论是国民党,还是中共,庐山都召开了许多重要的会议。建国之后,1959年的庐山会议,更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彭老总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以至于政治上彻底被边缘化了。
彭德怀有两大爱好,一是喜欢《离骚》中“路漫漫其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二是喜欢实地调查,讲证据。庐山会议之前,彭德怀曾来到湖南的韶山。当他看到韶山农民们不去抓生产,而是将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拿去炼铁,眼里充满了担忧。
同时,对于干部们在农村张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彭德怀总是提出了批评。他讲道:“虚报浮夸的作风一旦滋生,便不会轻易散去,总有些投机分子会趁机捞取利益。”即便是在面对中央领导同志,彭德怀也是坚持自我。
比如1958年末,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号召全国钢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彭德怀参加了讨论,尽管举了手,还是提出了不同意见,询问是否可以减少些。至于对待“大跃进”的问题上,彭德怀更是感到忧心忡忡。
1958年12月,中央在武昌召开了八届六中全会。会议的一大主题就是当年的粮食产量。会上,有人提出将年初制定的1万亿斤,提升到1.2万亿斤。
本就是农民出身的彭德怀当然知道,甭说中国了,就是当时的美国也达不到这个产量。于是他直截了当地说:“粮食根本没有这么多,这个任务完不成。”
当时有人批评彭德怀,说他思想“保守”,还说他:“老总啊,你这也怀疑,那也怀疑,工作还怎么进行下去?”彭德怀解释说:“我是农民的孩子,地里能长多少粮食,我心里清楚。公布的数字少些,将来也好弥补。如果公布的数字多了,将来会很被动。”
听了彭德怀的建议,中央也认识到了政策似乎有些过于冒进了。便将计划定在了一万亿斤之下,为7500亿斤。
上庐山之前,彭德怀不是没有经过调查,就乱说一通,而是亲身回到了家乡平江。一次考察中,还有一件事让彭德怀终身难忘。一位土地革命战争负伤致残的红军战士,在人群中悄悄给了他一张纸条。
彭德怀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陇胡?”
看完之后,彭德怀心情十分沉重。另外,接到命令,上庐山前,彭德怀就已经遭到了主席的训斥,在政治上成了独行者。但他执拗的性格非常不解,还曾对身边人说:“主席为啥老是敲打我呢?我不过就是说了点真话。”
谁也不知道彭德怀的心境究竟有多么愤懑,但他还是于6月29日下午从北京出发,乘火车到武汉,在7月1日早晨到了庐山。根据《彭德怀传》,他是为了尽早地纠正当时存在的问题,也是为了维护总路线,才会上“万言书”。
“万言书”是14日递交给主席的,信中提醒主席并告示国人:“浮夸风气非常普遍,资产阶级狂热性让我们的政策不断向“左”去,长期以来形成的实事求是的路线置于脑后。”
主席一看到“万言书”,就大发雷霆,认为彭老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是反对三面红旗。
几天之后,各地干部越来越多,会议上有人便严厉批评了彭德怀,说他是“右倾机会主义”的带头人。随后,更是有人无中生有,揣测上意,竟然污蔑老总有“里通外国之嫌”。
对此,彭德怀当然是暴跳如雷,自我辩解道:“说我什么都可以,唯独这条不行。”下了庐山,彭德怀就被免去了国防部长的职务,特殊历史时期,更是遭受了非常严重的迫害。